提要 Overview

唐朴林1934年出生,河北唐山人。1947年(13岁)参军,部队全称为:晋察冀边区四纵队十旅政治部宣传队。参军11年,是部队培养教育了这位为人豪爽、热情耿直、业精于勤,非穷其奥而不舍的典型的北方汉子。

2008-06-18 21:26 中国音乐报 杨晶晶

  小八路的音乐路

唐朴林1934年出生,河北唐山人。1947年(13岁)参军,部队全称为:晋察冀边区四纵队十旅政治部宣传队。参军11年,是部队培养教育了这位为人豪爽、热情耿直、业精于勤,非穷其奥而不舍的典型的北方汉子。

在部队的十余年中,唐先生下过连队开展过各种文娱活动,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编演形式新颖的节目,并作出较好成绩荣立三等功。他也在鼓动站中即兴编演过鼓舞士气的快板,唱着鼓动词。声音虽然嘶哑但仍不停歇,休息不了几个小时又要出发准备去下一个鼓动站。喊话组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组,在对敌的政治攻势——喊话中很可能遇到危险,但唐先生不畏艰险毅然凭着自己出名的“大嗓门”用尽全身力气由队长编写唐先生唱的劝降歌,竟然在敌军中引起了不小凡响。说起“队长”,唐先生脸上既无比的兴奋又带有几分思念,肖伶队长是一位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好干部,又是一位多才多艺、极受战士喜爱的文艺工作者。他精通京剧“武场”的全套曲牌,又会拉京胡,编词作曲,也是他教授了唐先生锣鼓镲的技艺,又教演奏二胡,使他对民族音乐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为195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时演奏二胡曲《汉宫秋月》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谈话中也可以从唐老先生的神情中感到对这个已有60年失去联系、自己音乐路途中的启蒙老师深深的思念与感谢。

也正是因为在部队的这些经历,我们才可看到今天唐先生不怕困难、执著、为音乐不懈追求、永不放弃的一面。

离开部队走学院路

唐先生当时一心想当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和指挥家,所以决定离开培养了他11年的部队,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报考了上海音乐学院,他凭借着民乐合奏《花板舞曲》和他演奏的二胡曲《汉宫秋月》、古筝曲《演舟唱晚》、笛曲吹奏《河北梆子》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从此走上了正规的音乐道路。

在考取上海音乐学院之前,他把《花板舞曲》拿到在校的高年级同学们看时,他们斩钉截铁地称赞到,你考取了!唐老先生当时还很纳闷,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些同学们一致说就凭这部作品考取上海音乐学院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当前无人写民乐合奏开天辟地第一个,空前的。

他是十几岁就参加革命的,谦虚得声称自己大字不识多少,文化底子不如别人,学起来也比别人累,所以必须要比别人付出的多。在就读上海音乐学院五年的寒暑假当中,他没有回过一次家,而是在学校里不停的“学”,整天整天的在图书馆寻求着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上海的天气很热,他甚至呆在澡盆里看书。当时学习的心态非常迫切,由于学院刚开设乐队指导这个(后改为民族作曲)专业,课程还不够系统化,他对课程的安排很不满意,就一次一次地去找老师、书记谈话。唐先生不但苦学自己本身的课程,还向王秀卿学唱“单弦牌子曲”,向丁喜才学唱“榆林小曲”,向曹正学弹“古筝”,这些课程都是自己额外加的。学院的副书记还很严肃、语味心长的对他说:“你在民族作曲方面条件不错,学校打算把你培养成音乐作曲方面的尖端人才!”

唐先生当时还很“抢手”,不但在作曲方面成绩甚优,还有一漂亮的嗓音,声乐系主任还不断地让唐先生改声乐专业,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戏剧男高音。就现在看来,虽然唐老年已古稀,但声音依然具有穿透力。由于当时还会大提琴大贝司,管弦系也是“要人”。但当时他一心就想当一名指挥家和作曲家,毅然地从事着自己的作曲行业。

  孜孜不倦创作路

196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学直至退休。在这几十年中,唐老既在教学上勤勤恳恳,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人才,又不断地丰富自己,笔耕不辍写出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他认为选材方面是最重要的,题材和体裁上比较慎重。题材选好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比较重视打附稿,写作时间上有个比例:7:3 。(案头附稿工作占7,剩下是创作)所以创作中一般是一气呵成比较顺利的,创作过程中如有新的想法、灵感再有所改动。他认为:“‘创作创作’既然是搞创作的,就要有一个‘闯’和‘新’,没有哪个作曲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丰富多彩的。”正是因为唐先生有一股敢闯、敢想的思维,他创作的民乐合奏《花板舞曲》在当时就是独一无二、开天辟地的第一个,还用巴乌、笛子各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合奏的《三月三》也是突出了一个“新”字;《歌乐.多媒体》加入视觉的也是少有的音乐体裁。在唐先生的眼里,他所储备的题材在十年二十年里也都是写不完的!

在退休的这十几年当中,他仍然笔耕不辍,精力之旺盛,有种与时间赛跑的精神,投入到创作当中,完成了“中国故事民族歌曲系列”一部分。拿去一些作品给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姚盛昌看,惊叹不已的说:“唐先生,您太勤奋了!” 他还在2005年6月份举办了一场个人民乐作品音乐会,展示了多年创作研究民乐的成果。预期今年的五月底再次举办一次以“和”为主题的一场音乐会,这种“勤”实在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在我问到在众多作品中哪一部您感到满意时,这位老先生斩钉截铁地说,“下一部”。在他眼里,以前的一些作品在做完或演出之后,总感到些不满意或有些遗憾。虽然一些作品得到了一些人的好评和推崇,但总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总觉得自己的作品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总是期待自己的是下一部作品,因为坚信音乐是无止境的,创作是无止境的,总会一部比一部好,永无止境地向更好的去发展。

#p#副标题#e#

羁绊中成就辉煌路

在唐先生从事音乐的六十年中,编撰有《歌曲作法》、《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概论》、《民族乐队配器法》、《民族器乐多声部写作》等教材。出版有《民.音乐之本 》《民族器乐多声写作》《历代八音诗荟萃》、《神奇的音乐》等专著。发表有《敦煌琵琶谱刍议》、(古谱学的后期工程》、《中国打击乐器与节拍》、《八板与黄金分割》、《“琴”辩》、《关于民乐的杂谈》、《潮乐音阶探析》等数十篇论文。策划主题民族音乐会十余场,共创作民族器乐曲300首,部分作品获奖。

中国民族器乐交响曲《黄陵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90年代前后,人们(尤其海外华人)形成一股“寻根热”,一时间各种历史古迹——尤以“炎帝陵”、“黄帝陵”等则大兴土木,修葺一新。华人寻根,认祖归宗:不分贫富、地位高下;服饰各异、华服洋装;语言有别,和而不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大家齐聚黄帝陵前,虔诚而肃穆地屹立,诵经颂扬;轩辕吾祖,伟哉黄帝,万代朝宗。体现一个“和”字。这部作品写于20年前,但现在看来这部作品至今也是相当出色有分量的作品,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思想、以及背景的探究,营造了古朴悠远的意境,真是中华民族传统器乐一应俱全啊!问世后,在北京演出时,受到前文化部长的极力称赞:“想不到天津真是藏龙卧虎啊!”

  唐老先生对“古龠”可谓是情有独钟,是当代为古龠作曲的第一人。当唐先生第一回听到刘正国教授演奏的“古龠”后,深深地喜爱上了这人类美妙的声音,并进行充分理论研究后为古龠谱写了一整套音乐会曲目。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我国现代龠曲的开山之作,并在音乐史上将为唐朴林对古龠创作的贡献重重地记下一笔。古龠独奏《诗经.甘棠》,此曲是根据《诗经》中《甘棠》一节而创作的,描述了周代大臣(召伯)在甘棠树下与民和睦相处,促膝谈心,宜扬周文王政德。音乐和谐,情趣平静,似语重心长,侃侃而谈;似心领神会而牢记在心。好一幅臣民和谐共建大同的景象。他创作的《游思》有着福建“南音”的基调色彩,古龠吹奏出飘逸、深情的旋律,加上变奏中的远近关系调性的对比,表现了对远方海岛的一种游动不安的思念之情。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古龠的评论,而且他还把自己多年研究古龠的成果和他人有关古龠的论文编成专著《古龠论》,并自费印制出版。当时我问,为什么自己会“自费”出版呢,唐先生说:“人们都对‘龠’不熟悉,不了解,为了使人们更加了解‘龠’,谁让咱从事这行了?爱上这行了?既然从事了,就要义无反顾的去钻研,有股‘专’劲!”

虽然一路上有过辉煌,受到人们的肯定,但在前进的路上仍有羁绊,路途坎坷,屡遭不测。在上海音乐学院时,他的老师杨嘉仁是留美的指挥家,是我国当时一流的指挥家,但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中,恩师惨遭迫害,说到这时,唐老先生泪光不禁润满眼眶,为失去这样一位老师而感到终身遗憾。毕业后又逢“四清”,又是“文革”,学业荒废了近20年;1982年,济南召开的“民族器乐观摩大会”,会议中决定举办“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大赛”,唐先生作为倡议者和文件起草之一报告文化部,在1984年得到了批准。自己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精心准备了六部作品却因为迟迟不能落实排练录音而错过了这次权威的比赛,认为这是影响他一生的憾事。他除了在创作上不断地充实自己,还在教学当中吸取经验融入自己的学术研究上,受到了前中国青年编辑主任的大力赞赏,要求为他出版该书,还很诚恳地说:“您还有什么书,我一一都给您出版了!”唐先生听到这个话都震惊了,还有哪个作曲家听到自己的著作被人这样的肯定而不感到振奋的。但天有不测,正是编辑去山东组稿时惨遭车祸身亡,之后的书也就不了了之了。但唐先生依然在艺术道路上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智慧,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自己的手中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匪的贡献,不愧为当代民族音乐的前辈。

1993年起唐先生终身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四届大会”上,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离休教师唐朴林教授,被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并颁发奖牌。

为何以“朴实”“百姓”为题目呢?是出自我对唐老的第一感觉。并不像自己先前想象的那种,大可放下先前不必要的紧张,朴实的衣着,朴实的家居,朴实的话语,亲切的像位“爷爷”。“老百姓一个”是唐老对自己的评价,他开始就对我说,不喜欢“著名”两个字,觉得不是到很高的地位,不要轻易用这两个字,不是那么容易得的,我们就是普通的小老百姓嘛!与唐老先生一下午的谈话,在唐先生的嘴里,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哼出一小段旋律,正是这七个音符谱写出了这位作曲家一生的艺术生涯。质朴的话语透露出了这位年以七旬的老人对艺术毕生的追求,虽年逾古稀,但精神饱满,依然投身于创作与学术研究当中,为我国的民族音乐释放着一生的热情。文/杨晶晶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