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月6日,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因心力衰竭在东京的家中去世,享年88岁。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涉猎广泛,在音乐体裁上精专于歌剧和交响乐,在乐曲风格上擅长于现代和古典作品,达到同辈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关 About

小泽征尔 Seiji Ozawa 指挥大师
唐若甫 Tang Ruofu 独立乐评人

时间:2024-02-20 17:17 音乐周报 唐若甫

2月6日,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因心力衰竭在东京的家中去世,享年88岁。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涉猎广泛,在音乐体裁上精专于歌剧和交响乐,在乐曲风格上擅长于现代和古典作品,达到同辈难以企及的高度。即便晚年罹患食道癌而命悬一线,他依旧不遗余力地主推交流,扶持晚辈,让一代代的音乐家受惠于他在欧洲、美洲和亚洲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亚洲指挥驰名世界

如同交响乐团和古典音乐都发迹于欧洲一样,指挥行当也是一门源自欧洲的职业工种,并一度和作曲家合为一体。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潘德列茨基都是人见人爱的作曲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指挥家。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顶尖指挥家几乎可与欧美人种划等号。

亚裔进入由白人一统天下的指挥家“众神殿”,一半有印度指挥家祖宾·梅塔的功劳,另一半则归功于小泽征尔。1959年,时年24岁初出茅庐的小泽征尔从日本远渡重洋,带着心爱的摩托车和木吉他蹭着一艘货轮,历时两个月抵达法兰西参赛,一举拿下法国贝桑松青年指挥大赛桂冠,不仅一跃为日本指挥之光,也让亚洲指挥进入国际视野。

比赛评委深为小泽征尔打动,尤其是彼时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法国指挥家查尔斯·孟许。他向小泽征尔抛出橄榄枝,请他到乐团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夏季驻地坦格伍德深造。年轻的小泽征尔不负厚望,拿下了1960年指挥学员的最高荣誉,旋即被伯恩斯坦任命为1961-1962乐季纽约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28岁时,他出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夏季驻地拉维尼亚音乐节总监,随后接连拿下多伦多交响乐团和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席位。

1973年,40岁不到的他被任命为波士顿交响乐团总监一职,一干就是29年。2002年,他宣布从波士顿离职,转战奥地利出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总监一职,直到2010年卸任。值得一提的是,小泽征尔任内总会带着麾下乐团来华巡演——1979年3月率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2007年9月率维也纳国立歌剧院访华。

小泽征尔所处的时代,欧美指挥强手如林,卡拉扬、伯恩斯坦、阿巴多、小克莱伯、巴伦博伊姆、海丁克、马泽尔、索尔蒂、滕斯泰特、杨松斯、萨瓦利什、奥曼蒂、莱因斯多夫等高手云集。小泽征尔能够以亚裔之躯直抵古典之魂,以青壮之力直取音乐之真,让全世界为其动容,无疑得益于精湛的艺术修为和造诣,也有过人的个人魅力和领导力。

“指挥,尤其是总监职位,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领导岗位,考验的不仅仅是艺术能力,更是领导能力。”深受小泽征尔言传身教的指挥家俞潞表示,“小泽征尔能长期受邀指挥全球顶级乐团,出任欧美顶尖院团总监职位,不愧为亚洲艺术领导力登上国际舞台的第一先锋。”

能助小泽征尔进入指挥“众神殿”的,恐怕还有日本的国立和国运作为支撑。居住在波士顿的作曲家吴羿明表示:“在小泽征尔雄起的年代,日本顶级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文学家、艺术家乃至资本都抱成一团,那是真正的大师间互相仰慕的同心戮力,而不是权力寻租之下的拉帮结派。小泽征尔的崛起是时代应运而生的硕果,因为艺术尤其是向外输出时是需要庞大社会资源去整合的。”

个人能力和社会资源并驾齐驱下,这位亚洲指挥的代言人驰名世界,深受尊崇。他逝世后,波士顿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纽约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费城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斯卡拉歌剧院、萨尔茨堡音乐节、琉森音乐节、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多伦多交响乐团、马勒青年乐团、NHK交响乐团、水户艺术馆、东京国际指挥比赛、新日本爱乐乐团和松本音乐节等都在第一时间吊唁致哀。

艺术成就达到巅峰

矮小精瘦的小泽征尔在外形上与西方普遍认知下的指挥家相去甚远,独树一帜铸就了他的声名鹊起。他似乎永远不加打理的拖把头,半高领针织衫,不用指挥棒的双手挥舞和一惊一乍的面部表情显然部分受到伯恩斯坦的影响,亦成为自己广为人知的招牌。人们怀着欣喜猎奇的眼光看待这位来自日本的黑头发指挥家,理所当然地把他理解为日本音乐的不二代言人。

作为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指挥日本作品方面当仁不让。25岁时,他担任伯恩斯坦在纽约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1961年4月14日首度登台指挥这支乐团,作品便有日本作曲家黛敏郎的《响宴》。当年5月,纽约爱乐赴日本巡演,5月5日在东京的音乐会,小泽征尔又在伯恩斯坦的授意下指挥了此曲。可见,本国指挥演释本国作品自然有意气相投、一脉相承的优势,这是音乐界的共识。

然而,不管是来自哪国的新人真正要在指挥界站得住脚,西方传统经典曲目和现代作品必须两手都要硬。贝多芬、莫扎特和马勒等交响曲都是指挥家和乐团的试金石,也是让小泽征尔立于不败之地的看家法宝。在他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124场音乐会中,曲目从莫扎特、贝多芬到斯特拉文斯基、泽纳基斯斯应有尽有,此外还有武满彻和科什纳接受乐团委约作品的世界首演。宽泛曲目为小泽征尔的艺术成就先下一城。

广度之后便是“大度”,体现在指挥家对巨大编制的恢宏巨著的驾驭能力。在法国,他指挥了梅西安《阿西西的圣方济各》世界首演和首录。这部演出时长四个半小时的歌剧是梅西安完成于1983年的最为雄心勃勃的舞台作品,演出需要150人组成的乐团,其中光是打击乐就有41个声部。类似的复杂作品,小泽征尔还指挥过柏辽兹《浮士德的沉沦》、勋伯格《古雷之歌》、布里顿《战争安魂曲》和理查·施特劳斯《艾莱克特拉》等。他也在致力于培养青年才俊的“小泽征尔音乐塾”定期推出歌剧排演,于松本音乐节公演。正是基于指挥家对大型声乐作品的掌控力,当然也有日本财团的鼎力赞助和日本听众及市场的强大后盾,小泽征尔得以问鼎不可一世的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成为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前任院长的接班人。

最后便是高度。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乐评人蒂姆·佩奇(Tim Page)在《华盛顿邮报》撰文形容小泽征尔“与生俱来就是一个严肃认真,善于深思和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荣获普利策音乐奖的作曲家列昂·科什纳(Loen Kirchner)把小泽征尔称为“无论从气息、味觉还是感官上来讲都是非凡之才”。长久担任《波士顿环球日报》乐评人的理查·戴尔(Richard Dyer)在2002年如此评价小泽征尔:“同辈指挥中,他有着最伟大的肢体语言,通过音乐记忆力所表达出的幅度、精确度,让所有领教过的音乐家都羡艳不已,同时又自愧不如。他直到晚年的动作都飘逸潇洒,高度专注,情感充沛,通过眼神、神态和姿势与人交流的能力鲜有可及。他简直是活着的草书,既精准无误又随心所欲。”

抛弃掉现场视觉的冲击,落实到录音的纯听觉层面,乐评人同样对小泽征尔佩服得五体投地,这里就不得不提被不少人遗忘的马勒交响曲全集录音。美国乐评人大卫·霍维茨(David Hurwitz)曾经比较过三套马勒交响曲的录音,这三套录制于1977年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分别由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克劳斯·滕斯泰特指挥伦敦爱乐乐团,伯纳德·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皇家管弦乐团灌录。三者中,霍维茨觉得小泽征尔为上选。

就整套马勒交响曲全集录音而言,霍维茨认为小泽征尔的录音优于滕斯泰特、阿巴多、海丁克、西诺波利和索尔蒂指挥的全集录音,而且其后小泽指挥斋藤纪念乐团的版本“更胜一筹”。不过霍维茨也抛出一个未解的疑问:一般指挥家会在马勒全集中加入以唐诗德语译本为唱词的《大地之歌》,而小泽征尔的全集录音并未收入。作为东方指挥家,为何全集中唯独少了这部在西方人眼里最具东方色彩的马勒作品呢?

生于沈阳醉心中国

《大地之歌》在录音中的缺席无法褪去小泽征尔的东方色彩,更无法稀释他与中国的浓厚情缘。

让世界铭记的一刻发生在向全球数亿听众直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2002年1月1日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小泽征尔执棒。下半场加演曲目《蓝色多瑙河》的小提琴引子被听众的掌声打断后,照例是指挥和乐团向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致以新年问候的时刻。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师来自世界各地,每个人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说出了“新年快乐”,其中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匈牙利语、俄语、捷克语等。当乐队首席莱纳·库舍尔起立用日语表达致意时,人们都对日本指挥家用何种语言问候充满好奇。只见小泽征尔弯着腰,转过头,瞪大眼睛小心翼翼地憋出了三个字“新年好”。现场以欧美和日本为主的听众传出了稀稀拉拉的掌声,中国收看直播的千千万万观众却沸腾了。小泽征尔在古典音乐界最具人气的舞台上一语道出了他与中国的渊源。

小泽征尔出生于沈阳,长大于北京新开胡同。而他在享誉全球后,一遍又一遍地回到出生故土,一次又一次地圆满中国情结,则是他寄情于华夏儿女的有力写照。

1976年12月,头戴波士顿交响乐团总监桂冠的小泽征尔携母再次履及这片他出生的故土,亦开启了他随后十一次访华演出的序幕。1978年6月,他再次访问中国,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和首都体育馆先后举行了两场音乐会,曲目包含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吴祖强等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琵琶独奏刘德海)及弦乐合奏版的华彦钧《二泉映月》。

这场划时代的音乐会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泛起的余波直到四十多年后还在荡漾。1978年音乐会的万余听众中就有军旅出身的指挥家郑健。2023年12月,他以一套类似的曲目与苏州交响乐团初次合作,便是“向为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小泽征尔致敬,亦向1978年6月小泽征尔指挥中央乐团的那场历史性音乐会致意”。

1978年的那场音乐会对数位中国音乐家的事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样在现场的指挥家汤沐海回忆道:“演出仿佛沙漠里的甘露。我深受鼓舞,觉得一定要出去开拓眼界,看到世界,学到真本领。”当时已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的汤沐海由此坚定了出国深造的决心,同年他考取了公费出国留学,次年远赴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深造。在柏林跟随卡拉扬学习期间,他再度遇到小泽征尔,随后被“亦师亦友”的小泽征尔邀到坦格伍德受训两个月并获得最高荣誉。汤沐海在坦格伍德接受小泽征尔指导的画面被定格在了英国广播公司摄制于1985年的纪录片《你想成为指挥吧》中。

像汤沐海一样受到小泽征尔提携扶持的中国音乐家不在少数。指挥家叶咏诗亦受小泽征尔邀请成为美国坦格伍德和日本桐朋学园的指挥学员。大提琴家赵静1995年赴日本留学的签证便是小泽征尔向时任日本首相羽田孜打招呼后担保加急办理的。指挥家俞潞的出道便是在小泽征尔音乐塾的音乐会中执棒。此前担任中央乐团圆号首席的韩小明1981年跟随小泽征尔去波士顿深造从而开启了自己的国际演奏生涯。琵琶演奏家刘德海、二胡演奏家姜建华、钢琴家郎朗等都受小泽征尔之邀在海外与其合作,他们擅长的中国代表作也随之漂洋过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岂能忽略听众?醉心于中国的小泽征尔或许最初就是被中国听众征服的。在回忆1979年3月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北京音乐会时,小泽征尔对随团记者威廉·塞克斯顿(William Sexton)如此描述现场氛围:“音乐会中听众一片死寂,我感觉他们好像很僵硬。但在音乐会最后,他们开始了狂吼,听上去好像是叫好。中国听众在聆听西方古典音乐时的感受不会写在脸上,但他们的内心恰有一团火。”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