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傅聪的音乐会从来不会是热情洋溢的,这不仅因为他已古稀之年,更源于他的音乐审美:他与钢琴做自我对话和心灵沟通,他是为了弹给自己听,继而再打动听众,所以他的舞台灯光永远是暗的,他很少与台下做过多交流。

相关 About

傅聪 Fou Ts'ong 钢琴家

时间:2016-12-24 22:30 《钢琴艺术》 翟园

《钢琴艺术》 2012年04期 作者翟媛,天津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

每年听一场傅聪先生的音乐会是我音乐生活的一种习惯,看着舞台上一身黑色唐装的老头,消瘦的身躯,波澜不惊的神态,可抚起琴来,就变换成一位饱尝人间疾苦却又超脱而出的仙人,每每听他弹琴,总怀疑那美到极致的音乐不应该是用手指弹出来的,而是用魔术棒轻轻一指就幻化而出的。

大师这次在中山音乐堂的演出曲目单是:斯卡拉蒂六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第15号钢琴奏鸣曲《田园》,李斯特《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第123首》,舒伯特的《匈牙利旋律》、《柔板》、《即兴曲作品946》。傅聪选择了这些最主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但他选择演奏的作曲家作品都是比较冷感的类型,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太有名,既不讨巧又不热烈,是相当容易冷场的作品。傅聪避开了所有热门的选择,弹舒伯特不选D.960偏偏选匈牙利旋律,弹贝多芬不选晚期奏鸣曲偏偏选田园,弹李斯特不选狂想曲偏偏选十四行诗。恐怕这些音乐,他是选来弹给自己听的。而他对作品的诠释则完全跳脱了我们惯有的对作曲家风格的思维定势:

  1. 他的斯卡拉蒂颇为空灵且意蕴悠长,而非我们认为的古朴洗练,有当代作品触键色彩的风格剪影;

  2. 他的贝多芬用了极少的踏板来制造干净,冷静,纯净的听感,而非我们认为的激情满溢;

  3. 他的李斯特清淡而超脱,颇有世外桃源般的意味,而非我们认为的浪漫而多情;

  4. 他的舒伯特则饱含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笔墨浓重,而非我们认为的唯美内秀。

没有一个钢琴家在音色处理上像傅聪那么丰富,他的处理不仅丰富,还有清雅的中国古典美学遗风。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他对于钢琴声音的处理听上去与中国古琴的弹法颇有相通之处:声音不大,他用不了太大力气,也不愿用大力气;声音充满空气感,松弛有度,松多紧少,充满弹性和通透力;节奏自由度很大,但在自由的设计上有严密的音乐逻辑。有时听他弹琴又颇像在作画,作山水画:抽象写意,笔墨浓重时倾尽其所能,笔墨淡薄时多有留白,同一抹灰色又细致出若干层叠。

傅聪的音乐会从来不会是热情洋溢的,这不仅因为他已古稀之年,更源于他的音乐审美:他与钢琴做自我对话和心灵沟通,他是为了弹给自己听,继而再打动听众,所以他的舞台灯光永远是暗的,他很少与台下做过多交流。整场音乐会是外冷内热的,然而今年的冷感多过往年。想起前年听他还颇有老顽童的玩闹样子,和对生命的热切赞美,而今年这种感觉已然淡了很多。他用指触勾勒的一幅幅中国山水画笔法日渐凝练,他用音乐描绘的世间冷暖和喜怒哀乐是真实而敏感的,但又是冷眼旁观的。傅聪的音乐诠释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他以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作为根基,融贯西方古典音乐,所以他的演奏风格如庄子的《逍遥游》般恣意超脱,透着仙气儿。国人钢琴家中无人能及,国外的钢琴大家也与他不是一种风范。所以,傅聪的音乐表达是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如他一样在现今这浮夸的当代社会,静下心来在暗淡的舞台中央对着钢琴如泣如诉,喋喋絮语。那么,能够静下心来在台下与他心灵呼应的听乐者,恐怕也不会是多数了。

老人家对音乐的赤子之心不减,但身形日渐消瘦。大师,保重身体,明年还要来听你与钢琴的心灵对话。(本文写于2011年11月29日)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