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麻布戏”是什么戏?当提到“麻布戏”这三个字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质疑。近日,记者在兰州市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第一次听到有这样一种戏,带着疑问和好奇数次上门采访,了解到正是这样一个有着“草根”名字的戏曲在宁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的一个乡村存在了400多年

2008-06-18 01:01 中国网

“麻布戏”是什么戏?当提到“麻布戏”这三个字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质疑。近日,记者在兰州市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第一次听到有这样一种戏,带着疑问和好奇数次上门采访,了解到正是这样一个有着“草根”名字的戏曲在宁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的一个乡村存在了400多年,而在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曾对全国各地的剧种做过摸底调查,并经统计截至1962年我国共有地方戏曲剧种360多个,其中并未列入“麻布戏”。上世纪80年代,我省在编纂《中国戏曲志·甘肃卷》时,当时的编辑部也未发现“麻布戏”这一地方民间剧种。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麻布戏”将刷新我省戏曲剧种记录,为我省多添一个戏曲剧种。

 
麻布戏戏服
 

画在竹纸上的秦腔脸谱 

从事多年戏曲研究的陈岚是记者采访的主要人物,正是她发现了“麻布戏”并进行了实地考察。陈岚说:“我在兰州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工作,对西北地区的戏曲史料进行收集研究亦属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因此,这则信息所带给我的欣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为对‘麻布戏’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我到积石山柳沟乡柳沟村赵王家社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当地‘麻布戏’民间艺人进行走访了解和全面的调查。搜集查阅了艺人们保存着的有关文物资料,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

 
古老的麻布戏剧本
 
 
古老的麻布戏戏箱和头饰

    一个偶然的发现

今年春节期间,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个乡村演出团体上演了一个令人陌生的古老小戏“麻布戏”。这则消息,深深吸引了陈岚。她随即赴当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2008年春节,赵氏家族戏班恰巧迎来了3年一演的节令。而该戏班第5代传人赵怀渝,也正好首次请人对“麻布戏”的演出盛况进行了录像……

唱腔独道:形似秦腔 但又不同于秦腔

陈岚告诉记者,从录像中她看到,正月初八正式演出的那天,尽管艳阳高照,但也掩不住今年频遭大雪的景象,周围山上依然白雪皑皑,乡亲们踏着泥泞的山路从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在舞台前,虽然寒风凛冽,但观众们看戏的兴致颇浓。临时用彩条布搭建的舞台上,文武乐队各据左右两厢,正中上方悬吊着一个话筒,一切都显得简陋而古朴。截至正月十三,共演出了6本戏《升官图》、《铡美案》、《辕门斩子》、《法门寺》、《清官册》、《打金枝》及3个折子戏《祭灵》、《拜台》、《苏武牧羊》。她仔细听了积石山“麻布戏”的唱腔,其声腔板式与秦腔的6大板路基本相似,但在行腔及吐字、归音等方面却具有浓厚的地方方言的显著特点,不但语言道白不相同,而且在行腔拖音上更为明显。

严格的戒规:传内不传外 传男不传女

麻布戏的传承有一个戒规:就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因此,这个戏班子没有女性演员,自然,戏中的旦角一行也完全是由男性演员来扮演,就连《铡美案》中的“小冬妹”也是由本村的小男孩扮演。他们有自己传承下来的剧目,脸谱。陈岚亲眼目睹了赵氏家族戏班那些发黄陈旧的剧本《全家福》、《升官图》、《太湖城》、《临潼山》、《铡美案》等10余本。还有一本清末民初,画在竹纸上的秦腔脸谱,脸谱均带有盔头、瘦脸型,线条流畅,笔法娴熟,风格别具,古意悠悠。这是一个带有典型宗族性的演出班子,他们的演出是有周期性的,一般并不经常组织演出,循例3年才演出一次。

古朴的戏服:

        麻布染色缝制而成

为了详实的考察,陈岚请求看看戏箱。经掌门人赵怀渝的同意后,在戏班管事的人聚齐后,开启戏箱,这是族规。当箱中的服饰、道具等物件一一亮相时,“古朴”二字同时显现。所有彩鞋、戏服都是用土法纺织的“麻布”缝制而成。戏服尤其是蟒、靠、箭衣等装饰图案均非彩绣或图形缝缀,而是在麻布上以彩色颜料手工绘制的龙豹花纹等各色图形,与我们通常在舞台上看到的用缎、绸料刺绣的戏服完全不同。演员们身着戏服站在舞台上,显得简洁古朴。所以“麻布戏”这一剧种的称谓,大致也是因此而来的吧。陈岚介绍说,“麻布戏”的装扮十分简朴古老,尤其是旦角扮装,完全和舞台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装头”不相同,没有发髻、头饰,仅在一条约一寸宽的黑条带上缝缀些许金属或布制小花,系在额面上方,算是“头面”了。#p#分页标题#e#

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

积石山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一个多民族聚集之地,生活着保安、撒拉、土、回、东乡、汉等13个民族。而柳沟乡柳沟村的赵王家社,沟壑纵横,干旱贫瘠。加之“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3年演出一次等戒规,致使“麻布戏”这一独特的民间小剧种“藏在深山人未识”,偏安一隅,鲜为人知,同时也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原生态的演出特点。进而,方言和声腔难以分解,产生声腔的土壤是乡音方言,而藏在大山深处的民间小剧种——“麻布戏”,从其所保留的鲜明的“原生态”特质上,明显地可以看到发展演变的典型性。

陈岚认为,尽管“麻布戏”的声腔板式与秦腔确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且也不能排除其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从其所鲜明体现出来的特点看,其最基本的特点仍然是明显的本地乡土特色,包括方言、语音和表演、服饰、化妆等,因此,“麻布戏”应视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流传保存下来的一个古老的地方小剧种。为什么这样说,陈岚进一步说明了她的理由。

其一:属于自己的剧种称谓

有关学者指出,“应该看到方言、声腔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同时,方言和声腔又积淀着深厚的地域文化”。麻布戏与陕西的同州梆子,汉调乱弹,阿宫腔,西府秦腔等剧种一样,虽然在声腔板式上,他们都具有和秦腔板腔基本相同的特点,但在各自的流布传承过程中,因地而异地发展演变,最后都有了各自的剧种称谓。

其二:早期的秦腔形态

据“麻布戏”艺人们讲,他们的前辈是在400年前从山西大柳树巷地方迁移而来的,这个“麻布戏”,便是从那个时候带来的。我们知道秦腔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和山西南部地区密不可分,秦腔曾一度被称为“山陕梆子”就是这个原因。这样的话,积石山的“麻布戏”,最初有可能是早期的秦腔落户积石山后,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而变异成了现在的这样一个与现代秦腔有较大区别的剧种———“麻布戏”。

其三:独特的道白方言

今天看来,“麻布戏”在整体模式上以其独特的道白方言,本地语音入韵,以及服饰、砌末等有别于秦腔的特点,使我们有理由将其视为一个有别于秦腔和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其他任何一个剧种的独立的地方小剧种。不可否认,今天的“麻布戏”在排练剧目时,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当代秦腔剧目或表现手法、手段为标准来编排自己的剧目,因此也逐步出现了丢弃自身原生态的表演特点和特质的倾向,但仍能透过其所保留的原生态特点看到,其有别于现代“秦腔”的明显特质。

发展:口传心授家族相传生存400年

据陈岚介绍,赵氏家族在传承“麻布戏”当中,也考虑或关注到时代的发展和当代人们的欣赏需求,一方面在改进演出模式并与时代结合的过程中,削减了自己作为独立剧种的原生态特点;另一方面,也找到了“麻布戏”与时代的结合点,从而依然能够得到当地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观众的欣赏。

“麻布戏”在积石山县柳沟乡柳沟村这个贫困之地,仅凭世代家族相传,口传心授,就在这里生存传承了400年,至今仍在当地民间保留着一个演唱团体,演唱基本在积石山一隅之地,很少向外交流,一切都显得古老质朴,应视为散落我省的一份珍贵的民间表演艺术瑰宝和一项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应该讲,这本身就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来源:兰州日报 肖洁 陈岚)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