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深圳音乐厅,寄托的是众多当年像我这样在深圳安定下来的人们,一种对深圳未来生活的浪漫想象。

2011-07-11 00:06 深圳特区报 王 扉

◎ 王 扉

我和深圳音乐厅的缘分始自2008年。

那一年,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从北京又调回了深圳。回来后不久,就接到一位北京友人的电话,说她来深圳了。跟青年歌手谭晶一起过来的。谭晶有一场个人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她说,你有时间的话,我们碰个面,我给你留票。她的这番话当时说得我有点懵。我2005年离开深圳去北京时,深圳还没有音乐厅。虽然2008年回来后,耳闻深圳建了一个很漂亮的音乐厅,但一直还未来得及去看看。当时的深圳音乐厅对我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远不如提到北京音乐厅的那份熟悉劲和有感情。

北京有音乐厅,上海有音乐厅,广州有音乐厅。音乐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沉淀和市民素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尽管我之前早就认为,深圳有音乐厅是迟早的事。但在2008年底接到那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时,我的神情颇为恍惚。在我的印象里,音乐厅是温润宁静的,而这个城市是青春躁动的……所以,当我第一次踏入深圳音乐厅时,我的确有种不知身在何处之感。“黄红青白黑”五色的外墙,演奏大厅入口处那由五根金色的巨大树状结构体支撑着屋顶的“金树大厅”,整个建筑空间的氛围,既古典又时尚。

深圳音乐厅坐落在福田中心区,北靠莲花山公园,南临市民中心,对面是深圳图书馆,旁边是深圳中心书城。附近还有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博物馆、少年宫等。这个地段已经成长为深圳新的文化中心。相对于罗湖区荔枝公园周边当年的罗湖书城、深圳大剧院、老图书馆、老博物院的鼎盛期,从硬件到人气有过之而无不及。文化中心的西移,是整个城市成长迅猛“西进”的结果。博物馆、图书馆搬去了新馆,深圳书城新开了中心城。深圳也终于有了音乐厅。但唯一不能与当年相比的,或者换句话说,唯一让深圳人心头有所缺憾的,可能就是一度执深圳平民化娱乐牛耳的“大家乐”舞台,它的默默衰败、悄然歇业。

2010年深圳广电集团筹拍纪录片《深圳地标》。我曾是主要撰稿人之一。当时我曾有一个构想就是有关音乐厅与大家乐。我认为,音乐厅是新深圳的象征;而大家乐,则是老深圳的身影。但如何将两者能有机地连接起来,我一直没太想好。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厅和大家乐独立成集。而当时为了写脚本,我特意去了“大家乐”所在的红荔路口周边走了一圈。由于修地铁,“大家乐”舞台被施工方圈拦了起来,几乎等同从深圳街头消失了。没有人能从眼前的这片喧嚣的工地、飞扬的尘土中看得出来它当年的繁华。它身后的那些落寞的树木,或许还能记得,当年在露天广场找不到空座、爬在树上看演出的人们……当年的“大家乐”,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就是“大家乐一乐”的一方空间。

日前看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当我看到各地而来的草根选手站在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或歌或舞,或亮出花样翻新的个人绝活。我突然想起这个表演形式何尝不是另一种的“大家乐”。骨子里张扬的不就是深圳大家乐舞台曾经标举并引领风潮的“平民化娱乐”。而地点却是在上海最好的演出场所――上海音乐厅内。音乐厅和大家乐在这里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对接。

在我看来,无论是音乐厅,还是大家乐。无论是高级,还是简单,让这个城市的人们都能享受到欢乐才是充满幸福感的圣地。因为,青春可以老去,但快乐永不过时。如果说,深圳音乐厅,寄托的是众多当年像我这样在深圳安定下来的人们,一种对深圳未来生活的浪漫想象;那么,大家乐舞台,则承载的是过去多年来在深圳打拼的人们,一份对深圳岁月的青春回忆。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