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如今在海南,说起黎族民歌必说王妚大,谈起黎族乐器必谈黄照安。今年48岁的黎族汉子黄照安,是保亭一位兼通

2009-09-12 23:26 南海网 陈耿 黄青文

如今在海南,说起黎族民歌必说王妚大,谈起黎族乐器必谈黄照安。今年48岁的黎族汉子黄照安,是保亭一位兼通黎族乐器的收藏、制作、传承和演奏的人。

黄照安是保亭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会主席,他能用牛角吹出乐曲,用椰壳奏出旋律,在他手里,竹子也能飞出音符,从他那里,人们看到了黎族乐器的神奇。

9月初,海南日报记者走进黄照安的家里,只见地板、床边和墙上,放着、摆着、挂着各种吹、拉、弹、奏的黎族乐器,这些乐器有牛角烙成的、有椰壳雕成的、有木料拼成的、有竹子制成的,传统古朴而又推陈出新。

据了解,黄照安从1991年开始,便深入保亭、五指山和陵水等市县的黎族村寨,搜集、挖掘各种黎族传统乐器。听说哪里有乐手,他就往哪里跑,不管山高路远。每到一处,每找一人,他都虚心请教,先让乐手拿出乐器演奏后再拍照,有时还进行录像,乐手愿意出售乐器他就买下。

黄照安告诉记者,为了寻找几近失传的黎族乐器“哒唠”,他凭借小时候的记忆,四处采风四处打听,但一直没有结果。1998年,黄照安出差到陵 水,无意间听说本号镇九坡村一户人家有两把“哒唠”放在厨房里,他当即赶过去,没想到几天前这家人的厨房炉火烧坏了“哒唠”。黄照安没有气馁,继续四处寻 觅,几经周折,终于在陵水光坡镇一名民歌手中找到了“哒唠”。

多年的演奏实践,黄照安发现了黎族传统吹管乐器存在着局限:只有四五个音阶,音域窄,音色低沉,音量小。如何突破这些“瓶颈”,让吹管乐器亮丽起来,他苦思冥想后动手进行改良。

传统古老的鼻箫长短不一,大多根据人的身高而制作,往往只能一人独用,同时因用鼻息吹奏,音色低暗,音量微小,舞台效果欠佳。经过多次研究,反 复琢磨,黄照安在鼻箫鼻奏处钻了一个导息的孔,又开一个笛膜孔,使原有的三个音孔增加到六个音孔,从而拓展了鼻箫的音域,音高也随之提升。

黄照安成功了,喜悦和兴奋填满了他的胸间,接着,他先后改革了灼叭、双音灼、牛角哒等乐器,一件件、一支支、一把把相继推陈出新,展露芳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黄照安已经搜集、挖掘出黎族传统乐器利列、口弓、伦、灼叭、叮咚、牛角胡、椰胡等吹管、打击、弹拨、拉琴等四五大类50多种。

黄照安有个梦想:“我想将乐器推广普及开来,使本民族的人学会传统乐器,让更多的人关注黎族文化,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报记者 陈耿 特约记者 黄青文

(本报保城9月9日电 )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