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飞弦组合”——一把二胡和一把小提琴的组合。这个新名词显现演奏者的小心翼翼。不单是这把为那把伴奏,也

相关 About

星期广播音乐会 Weekly Radio Concert 创办于1982年

2009-08-30 17:28 新民晚报 吴同

飞弦组合
陈友义

“飞弦组合”——一把二胡和一把小提琴的组合。这个新名词显现演奏者的小心翼翼。不单是这把为那把伴奏,也不是两件乐器并列的二重奏。他们避开所有现成的称谓,恰恰显示了两位演奏家深入骨髓的专业修养。

    上周“星广会”展现了这台开创性很强的音乐会,坐得满满的音乐厅里都是充满好奇的听众。两位演奏家的资历都不浅:一位是著名二胡演奏家段皑皑,一位是原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兼作曲家乔治·马克西曼。强强联手,却不能借助以往的任何经验。你来我往,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音。

    二胡和小提琴虽都是弦乐器,声音风格却大相径庭。可以想象,如果两人齐奏,那声音一定大煞风景。幸亏乔治是有经验的作曲家。我们从一曲曲的演奏中,听得到他的用心。他利用不同的运弓,让两把琴错落交替而行。用不同的拍子,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段皑皑的《二泉映月》拉得如泣如诉。马斯涅的《沉思》,也被乔治拉得回肠荡气。最让人过瘾的是长达22分钟的《元素-爱乐者的随想》,那是10多首著名旋律片段组合在一起的改编作品——江河水、布鲁赫协奏曲、卡门、空山鸟语、云雀、夜深沉、良宵、小夜曲、天鹅之死、流浪者之歌、梁祝……等等。这些各不相干的旋律,在他们的手中却是那么和谐和流畅,那么自然和游刃有余。听众在台下一边听着,一边忙着在心里搜寻新冒出来的旋律的出处。而每一次新的出现,又都是那么出其不意。记得从前有乐队联奏的唱片,那些联奏刚出现时给了我们一种新奇感,但很快这种新奇感就消失了。原因就是这些联奏只是一味地一段“联”着一段,毫无新意。而乔治改编的这首乐曲,按照听觉需求,时长时短,时快时慢,夹杂着许多过渡乐句和类似华彩的段落,让你时不时地陷于惊讶或沉迷于闭目欣赏之中。

    通常总有人认为,对现成乐曲进行改编是不容易成功的。但《元素》出其不意,却是难得的例子。演奏结束时台下响起的轰然掌声,就是证明。问题倒是这样一把二胡和一把提琴的组合,除他俩之外还没有第二对。看来若非再多发展一些这样的组合,《元素》也只能停留在乔治和段皑皑的谱架上了。

    乔治·马克西曼,一个美国籍的俄裔音乐家,在中国的上海,几乎写出了半台音乐会的二胡音乐。这种机会相信于他也是难得。关键是音乐会非常成功,这才应该是他的最大愿望。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