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指挥界对待女性的不公简直是一场不停息的长篇丑闻。女指挥达到指挥巅峰的几率仍是微乎其微。

2010-05-16 22:18 外滩画报 盛韵

安德列娅·奎因

指挥界对待女性的不公简直是一场不停息的长篇丑闻。女指挥达到指挥巅峰的几率仍是微乎其微。

女指挥一点也不稀奇。十年前美国就有64 支乐队任用女指挥;就连当年坚决拒绝卡拉扬引进女单簧管演奏家的柏林爱乐,也曾不声不响地接受了格拉齐耶拉·孔特拉托(Graziella Contratto)当助理指挥。伦敦的歌剧院中有过女音乐总监的身影,澳大利亚歌剧院也有过西蒙娜·杨(Simone Young)。

表面上看,一切公平合理。偏见已经是过去时,现在,任何能打稳拍子、想在音乐上更上一层楼的姑娘都和小伙子一样有成功的机会。然而在这敏感职业的顶层,变化并不大。还没有一支世界顶尖乐团让女人担任首席指挥,而美国那64 支看似机会平等的乐团,三分之一是业余乐队或大学生乐团,剩下的要么在中西部,要么地处偏远。

那些闯进伦敦歌剧界的女人们很快便悲愤不已。希安·爱德华兹(SianEdwards)在英国国家歌剧院忍受了五年的压抑,甚至无法公开谈论自己的职业。她任职时34 岁,受过俄罗斯老派训练,得到了海廷克和麦克·蒂皮特的大力推荐。她在圣彼得堡的老师伊利亚·穆辛(Ilya Musin)告诉我,她是他所见过的最有前途的学生。

然而她却倒霉地进入了一个软弱的新管理层,他们毫无经验且暴躁易怒,不仅不支持她,还将舞台制作的失误都推到她头上。1995 年11 月,她突然辞职,理由不是通常的“个人原因”,而是“剧院内部原因”。

安德列娅·奎因(Andrea Quinn)从科文特花园出走的速度更快。35 岁的奎因在指挥伦敦青年爱乐乐团一鸣惊人后,成为皇家芭蕾的音乐总监,她许诺要在舞曲曲目中加进新音乐,让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在芭蕾之夜有更佳表现。结果新一季开幕的第一夜便出了问题,奎因让她的同事指挥开幕演出,理由是这样她可以保持精力为后面的芭蕾大戏做准备。但此举大大削弱了她与乐团的关系。后来在排练阿什利·佩奇(AshleyPage)编舞的芭蕾《隐藏的变量》时,又传出了她无法掌握柯林·马修斯(ColinMatthews)所写乐谱的传言。奎因承认她没有好好准备,她向乐手们道歉,缩减了自己的日程,改而指挥了自己较拿手的佳吉列夫版《曼侬》。

如果是男指挥,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不好好研究乐谱的男指挥多的是,他们最多不好意思地咧嘴笑笑,然后喝上一圈酒就能得到宽恕。但乐团对女指挥可没有那么客气。皇家歌剧院高层中开始不停有人诋毁奎因,恶意评论也不停见诸报端。尽管皇家芭蕾的老板和舞者们力挺奎因,但皇家歌剧院的高层拒绝采纳他们的意见。最后奎因决定辞职。

曾被她婉拒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立刻再度向她发出邀请。奎因正想摆脱皇家歌剧院的阴影,于是说服医生丈夫和两个女儿一同搬去曼哈顿。《纽约时报》报道了这则消息后,皇家歌剧院还不无深意地说这是聪明的职业选择,试图掩盖自己在性别歧视上的失策。

指挥界对待女性的不公简直是一场不停息的长篇丑闻。时常担任阿巴多副手的美国指挥安·曼森(Anne Manson)二十年前在伦敦成立了梅克伦伯歌剧院公司(Mecklenburgh Opera),演出奥秘难解的现代室内乐作品。她的经纪人试了八年,想为她在大歌剧院谋得一次演出机会。回答永远是:“我们已经有一位女性在做事了,谢谢。”最后曼森只得回国,指挥堪萨斯城市交响乐团。

最著名的女性指挥要数伯恩斯坦的学生玛琳·艾尔索普(Marin Alsop),她曾执棒科罗拉多交响乐团和纽约的一支室内乐团。她还曾任皇家苏格兰管弦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为拿索斯公司录制了大量评价甚高的唱片。艾尔索普是否能打破玻璃天花板入主某支世界一流乐团或某座大型歌剧院仅仅是猜想,就目前情况看,女性达到指挥巅峰的几率仍是微乎其微。

乐手们或是经纪人们会找出一些理由,比如没有一位女指挥拥有夏伊的技巧、拉特尔的魅力、捷吉耶夫的能量、巴伦波伊姆的头脑或是扬颂斯的激情。有些女指挥没等别人问就会自己大声宣布,我学习比较慢,读谱能力也一般。

然而指挥不光关乎音乐天赋。指挥的工作要求在交通警察、哲学家、夜总会表演、社会劳工和公司总裁之间游刃有余。将这些力量拧成一股绳需要自信,这才是女性真正的弱点。每个乐队乐手和经纪人都会看到许多有机会成为大师的人步入歧途。如果他们是男人,便有机会受惠于疑虑,而女人则很少得到第二次机会。男人可以靠吹牛或虚张声势绝处逢生,女人绝对不行。男指挥可以睡遍木管组的女乐手,可女指挥连跟乐队首席吃顿饭都要引来闲言碎语。指挥这行对女人向来都不公平,不可能一夜间把水端平。

然而在指挥人才日益稀少的今天,我们无法忽略那半边天中的天赋。歧视不是办法,硬性规定也不成。人们需要的是提升感知能力。当下一个爱德华兹或奎因受到压力时,爱乐者们应该团结起来反对偏见,坚持女性指挥也应有信心。因为,她们也许是我们的未来。

作者为英国著名乐评家、BBC 广播三台主持人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