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琉森音乐节在北京·2009”,国家大剧院的空气达到白热化!我连续两天听了两场相同曲目的音乐会。

相关 About

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
高屹 Gao Yi 乐评人、音乐学者

2009-10-26 23:53 音乐周报 高屹

高屹

“琉森音乐节在北京·2009”,国家大剧院的空气达到白热化!我连续两天听了两场相同曲目的音乐会。

      开场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王羽佳一如既往地活力四射,令人目眩的速度、熠熠生辉的打击乐效果、眼花缭乱的各个高难度段落……永远是那么举重若轻,万无一失的触键。踌躇满志、挥洒自如。三个乐章一气呵成,在末乐章精彩的coda中王羽佳完成了漂亮的收束。

     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引子,不但进入整部交响曲的序奏,在听众的潜意识中,这也是进入到整个马勒精神世界的接引。在原谱中,缓慢的弦乐要求以 “sempre ppp(始终保持极弱)”的方式演奏。在这里,弦乐分成了九组!除了最下面的低音提琴声部,上面八个弦乐组都是泛音!还要保持绝对的均匀、平稳、细若游丝。在阿巴多的麾下,我们听到了魔幻般的“PPPPP”。这里其实已经无法用表情记号来表示了,弦乐组完美的最弱音、极弱音,就像一个声音一样,朦胧而又保持着声音密度和穿透力。

     第二乐章的主题就像奥地利村民的连得勒舞曲,保留了乡村的风俗和布鲁克纳时代的气息。但阿巴多麾下的琉森让我有了奇异的感觉:仿佛这里是巨大的天体在太空中的游弋,既粗鲁又悠然,时有趔趄却又步伐稳健(只有音乐中才能有的奇妙律动)。阿巴多重新定义了这一激动人心的乐章:特别是第68小节起,在长笛的变形主题动机下,弦乐从大提琴组开始的上行乐句,恍若《行星组曲》的先声,又带有斯特拉文斯基配器的釉彩。
马勒的作品中,总是将种种对立的情绪和素材作尖锐的对峙,这在第三乐章表现尤为突出,其中一处:“马丁兄弟”变奏的葬礼音乐(倍速的)与吹吹打打的市井俗曲“生硬地”交叠在一起,生动地表现出“玩笑式的嘲弄与怪异的伤感”。阿巴多的处理,葬礼音乐不够忧伤,城市吹奏旋律也不够兴奋和轻佻———对置并不强烈,只能解释为:为了音乐性而牺牲了马勒预置的“对立”和“意义”。

     第四乐章,后半叶中的那段连接处(609-622小节),并没有期待中的戏剧性的渐慢处理,但这正是阿巴多的风格印证。最后留给人深刻印象的是两组定音鼓的此起彼伏,从滚奏的轮奏到滚奏的齐奏,精湛的衔接和准确的配合,加之圆号组的激动人心的吹奏,整个场内沉浸在地狱到天堂的狂喜之中。

     这次北京演出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琉森时代的阿巴多,声音有了更多微妙的变化,更富色彩性的变化,特别是音乐有更为丰富的细节变化———渐强与渐弱时明显的速度变化,更为灵活的弹性速度———你时刻能感受到一个“与时俱进”的阿巴多,更为现代,更为深邃和内省。

     第二场演奏的末乐章,更具“火爆”气氛和“动态”,乐团在阿巴多麾下展现得淋漓尽致。coda中的灿烂与辉煌更富于光彩和色泽,末尾的短小三连音,在两个恰到好处的短小加速后,直奔最后干净利落的八度收束。一颗重创的心发出的响彻宇宙的赞叹之声。

     其实,上述这些具体的音响都不重要,大多数人甚至都不是来“听”阿巴多的,而是来见证这场盛宴,崇拜我们与伟大的黄金年代的最后的联系———卡拉扬时代最后一位超级大师。

      朝觐琉森!朝觐阿巴多。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