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新年音乐会市场繁荣的背后,暗列着一部分举着艺术大旗的商业陷阱,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山寨名团”混迹于各地舞台。

2011-12-08 09:05 解放日报 伍斌

本报讯 (记者 伍斌)如今,越来越多的申城观众选择听新年音乐会“迎新”,让一些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山寨名团”浑水摸鱼、有机可趁。今年也不例外,新年档二十多台音乐会密集圣诞、元旦演出档期,其中也不乏身份可疑者。

山寨团搅局,名团出山需正名

由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25年创立并注册的维也纳施特劳斯管弦乐团,是本年度所有来华施特劳斯乐团中唯一真正由施特劳斯家族亲手创立的一支名团,今年也是他们第一次被引进中国。然而,由于此前不少以“施特劳斯”为标识的乐团的出现,让观众产生了辨识障碍,这一“正牌名团”出山时不得不一次次跟别人 “正名”,甚至急得拿出了乐团注册文件。

新年音乐会市场繁荣的背后,暗列着一部分举着艺术大旗的商业陷阱,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山寨名团”混迹于各地舞台,各种冠以“施特劳斯”“维也纳”“皇家”的乐团混迹其中。一位乐评人罗列出了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乐团”“奥地利施特劳斯爱乐乐团”“维也纳施特劳斯节日乐团”“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维也纳古典爱乐乐团”“维也纳古典交响乐团”等,并指出一些只追求商业利益的经纪公司把这些山寨乐团引入中国,欺骗了消费者,扰乱了古典音乐演出市场,以至于不少观众谈“维”字头乐团色变。

擅打擦边球,一字“改”出顶尖团

与施特劳斯管弦乐团有同样遭遇的还有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作为维也纳的三大名团之一,它的到访也受到以前出现过的“李鬼”乐团的搅局。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在京沪穗三地冠以“维也纳”“爱乐”“皇家”和“国家”字样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就不下40台。这些乐团中既有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乐团,也有滥竽充数者。

据了解,根据目前的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只要乐团和演出商能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文件以及主管部门的批文,剧院就无法因乐迷质疑乐团水准而拒绝或取消演出。虽然出于对山寨团现象的重视,文化部近年也加强了审批手续,要求名称中带有“国立”“皇家”字眼的团体必须另外提供相关的证明,且名称必须是中英文对照。然而,仍有一些演出商依旧在打“擦边球”,例如将“国立”和“国家”、“皇家”和“皇室”等互换,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团体,宣传时则得利不少。

良莠难分辨,上网可鉴“草台班”

一些专家认为,在演出团队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乐迷看来需要自己动手识别“冒牌货”。观众可以首先对乐团进行中英文名对照,然后到网上搜索其官方网站。一般名家或有正规建制的团体都有自己的演出季安排,他们的演出计划至少在一年前就已排定,观众完全可以上其官方网站查询到演出季日程。

此外,如果对某个团体动心,还不妨在网上搜搜其公布的指挥、首席、钢琴演奏家、男女高音、领舞之类的主力阵容。一般知名的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等,都是可以在外文网站上搜索到履历和介绍的。名团、名家通常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对阵容和合作者会有较高要求,如果指挥或主角很出名,整个班底通常也不会差。比如由艾德温·马顿领衔的施特劳斯管弦乐团,由于有这样一位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小提琴名家领衔,也就让人放心不少。 “目前情况下,看来只有观众变得专业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以防上当。”一位乐评人这样说。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