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在当下,“质疑”、“重审”,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比如最近就听有人这么说:我们对巴赫的伟大有些夸大了,巴赫在世时名气并不大,他的一些音乐元素,在他同时代的作曲家中也能找到。

2009-02-22 21:45 新民晚报 任海杰

    任海杰
   
    在当下,“质疑”、“重审”,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比如最近就听有人这么说:我们对巴赫的伟大有些夸大了,巴赫在世时名气并不大,他的一些音乐元素,在他同时代的作曲家中也能找到。
   
    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徒有虚名,最有说服力的,是将他和同时代的作曲家进行比较。最近笔者正巧购买了一些巴赫同时代作曲家泰勒曼的唱片。这位泰勒曼,现在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了,但在当时,他的名气和地位都比巴赫高:1721年,同为管风琴师的巴赫和泰勒曼被同时推荐为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乐长,但最终录用的是泰勒曼,可见当时泰勒曼影响之大。
   
    我花了数天时间,听了泰勒曼,共计大约有10张CD(有的是泰勒曼与别的作曲家的合集),泰勒曼的主要作品差不多尽收耳中,感受最深的是,泰勒曼的音乐丰富多彩,且非常悦耳,怪不得在当时会广泛流行,怪不得他当时会比巴赫出名。但听得多了,就会发现,泰勒曼的音乐虽然好听,但不耐听,缺乏深度、厚度,与巴赫的丰厚深邃、圣神庄严、气韵堂堂相比(当然巴赫的音乐中也不乏悦耳动听的旋律),高下之分,一“耳”了然,泾渭分明——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经过了几百年后,泰勒曼与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正好转了个儿。另一个巧合是,不久前在东方艺术中心有一台德国科隆古乐团的音乐会,他们用仿古乐器演奏了一场巴洛克精品音乐,其中的作曲家除了巴赫的儿子J.C巴赫外,其他的作曲家都是巴赫的同时代人,他们是亨德尔、萨马丁尼、罗卡泰利、维瓦尔第、阿巴科,大都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音乐淡雅、亲切、柔和、迷人,一派巴洛克天高云淡的风情。进入加演环节,乐队中那位气质高雅的女首席(兼指挥)面对观众颔首微笑,似乎在用脸部表情问观众:你们猜猜,我们会加演什么曲目呢?而当他们刚奏响第一乐句的瞬间,我居然浑身“轰”地一下发热:这可是巴赫《乐队组曲》中第三首的那段咏叹调啊!(即后来被改编成著名的《G弦上的咏叹调》)如果说平时听这个曲子,还只是觉得好听的话,那么,此刻,在听了整整一台巴洛克音乐后,再听他们的同时代人巴赫,我不禁由衷地感叹道:巴赫,还是巴赫,鹤立鸡群!这里真用得上一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因此,关于巴赫,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总结,一句是罗伯特·舒曼说的:“巴赫之于音乐,正如创教者之于宗教。”第二句是,巴赫是音乐的集大成者,他寓创造于传承中,使音乐真正走向了成熟。第三句是著名的管风琴家、研究巴赫的权威施魏策尔说的:“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像宇宙本身一样不可思议的本体现象。”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