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我与祖国同命运、共浮沉。”郑小瑛说,祖国遭难,她被迫离开指挥岗位;祖国复兴,她重新拿起了指挥棒;得益

2009-09-03 20:24 新华网 许雪毅

新华网福州8月3日电(记者许雪毅)怀抱革命理想奔向解放区,那一年,她19岁,从刚学会解 剖蚯蚓的医学生变成了敲锣打鼓的文工团员;公派留苏学习,她成了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举行首个交响音乐会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2周年。她是 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郑小瑛。

“我与祖国同命运、共浮沉。”郑小瑛说,祖国遭难,她被迫离开指挥岗位;祖国复兴,她重新拿起了指挥棒;得益于祖国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她到厦门创办了目前全国唯一的民办公助职业交响乐团。

她说:“我的爱乐人生与祖国息息相关。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就不会有我的任何成就。”

乘着歌声的翅膀奔向新中国

郑小瑛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6岁开始学钢琴。“如果不长在新中国,我最多是中学或大学音乐老师,或教教钢琴而已。”她说。

乘着歌声的翅膀奔向新中国,这一豪迈之举开启了郑小瑛的人生传奇:“我成长在抗日战争年代, 遇到了一些思想进步的老师,学了很多抗战歌曲。淮海战役打起来了,我受进步同学的影响,参加了民主学生运动。1948年底,新中国成立前一年,我和当时很 多进步青年一样,满怀追求正义的理想,义无反顾地投奔了革命。”

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年八十高龄的郑小瑛豪情不减当年,笑声爽朗。“我从家里跑到解放区时才19岁,当时我考上了国内最好的协和医学院,在金陵女子大学生物系读预科。”

因为有音乐基础,郑小瑛在文工团里很突出,她上街宣传党的政策,敲锣打鼓、扭秧歌,样样都 干,还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演出、采风。她笑着说:“我这个出生在上海的姑娘就这样来到基层,接受了最初的革命洗礼。这奠定了我人生观的基础。我认识到,音 乐来自人民,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这个信念支撑了我一生。”

“祖国培养我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

“老师,你不是说再不收女学生了吗?”“这个不一样,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派来的,特别有才能。”苏联导师安诺索夫教授这样回答他的女学生——苏联第一位女指挥家的问话。

1960年,郑小瑛被派到苏联进修交响乐、歌剧指挥专业。她说:“当时中苏分歧公开化,又是 国内3年困难时期,国家在那样的情况下送我出去,我觉得肩负着祖国的使命,担子很重,一定要好好学习。几乎每天晚上我都泡在歌剧院或音乐厅里,聆听各位大 师的作品、学习各种歌剧的排练和演出。”

1961年,郑小瑛在克里姆林宫剧院举行了她的首场交响音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12周年。

1962年,郑小瑛在苏联指挥了一场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站到了国外歌剧指挥台上。”郑小瑛回忆道,“当报幕员说到‘今天的指挥是中国女研究生郑小瑛’时,全场观众热烈鼓掌,剧院同仁还给我送了很多鲜花,我真为自己是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而自豪。”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