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10月12日晚,由上海民族乐团创作演出的《海上生民乐》,将正式开启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大幕。

相关 About

上海民族乐团 Shanghai Chinese Orchestra “最优美的中国乐团”

时间:2016-10-13 16:31 人民日报 曹玲娟

《海上生民乐》彩排现场
《海上生民乐》彩排现场。本报记者 屠知力摄

8000年的骨笛与3000年的古琴,奏出人与自然的回响,激荡对壮丽河山的大爱——10月12日晚,由上海民族乐团创作演出的《海上生民乐》,将正式开启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大幕。

这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使用民乐作品作为开幕剧目。“民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艺术节首次使用民乐作品作为开幕剧目,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用中国音乐母语来讲中国故事,与世界对话。我们有这份文化自信。”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说。

美美与共,展现当代气质

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美学水准。

中国的民族乐器悠久而又精彩。说它悠久,因为即便“年轻”的二胡都有1500多年的历史,最“高龄”的骨笛则有8000多年历史;说它精彩,因为每件乐器都有一段漫长、传奇的身世。它们有的源自我们祖先的生活与智慧,代表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的则从异域辗转而来,成为东西文明交融的见证。几乎每一件乐器,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个性魅力。

《海上生民乐》所要呈现的,正是这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最美音符。

音乐会将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为内核,分为《风》《雅》《颂》《和》4个篇章。整台音乐会以演出经典作品为主,穿插诗词吟诵、舞蹈、书法等表演形式,同时以多媒体舞美设计呈现中国山水的独特舞台效果,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新方式演绎经典传统音乐。

第一篇章《风·古风自然》,描述古风自然,源于古朴、自然的淳朴音律,因其“纯粹”而直达内心深处。

第二篇章《雅·雅韵天成》,描述中华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优雅情怀,也是对中国人内在精神与气质的阐述。古朴典雅而又充满现代张力的音乐,是豁达桀骜的文人风骨,也是恢弘绚丽的历史华章。

第三乐章《颂·千古之爱》,通过民乐与戏曲的结合,讲述爱情这个永恒主题,引申为对生命的吟唱。源自瓦舍勾栏的袅袅音韵将传唱对生命的理解与爱的歌颂。

第四乐章《和·乐和天下》掀起整场演出的高潮。神秘悠远的丝绸之路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回望。延绵数千年的古老通道上,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足迹从未中断,源远流长。纵横古今打破国界的音乐主题,不仅凸显东方人的美学观念,也生动展现丝绸之路编织着梦想,连接着世界……

对话世界,释放独特魅力

上海民族乐团创作演出的《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落实“一团一策”改革,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共同创意策划、与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携手合作的原创新作。

1952年成立的上海民族乐团,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上海实施“一团一策”分类改革,放手让不同的院团探索各自最适合的发展道路,最终的目标就是出戏、出人。

据悉,此次创演《海上生民乐》,正是“希望通过音乐创新、呈现创新,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民族音乐和文化的大美和魅力,展示当下海派民乐所追求的传承、开放、融合和创新的理念和成果。”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表示。

为此,乐团特别委约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作曲家黄磊、王云飞、孙志轩、朝闻赫等加入作品的创作队伍,大胆创新。演出所呈现的每一首曲目,都经过重新创编,不只是单纯地演奏,更要体现出文学质感、音乐逻辑和哲学思考。

在以音乐为主导的前提下,音乐会以新型的样式充分挖掘中国音乐在表达上虚实结合的写意意境,通过适度的舞美、视频、灯光配合,体现大美民乐。而这样的形式也可视作古代音乐美学表达的一种回归。

音乐会还以更开放的姿态,把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元素有机融合,结合书法、戏曲、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与不同民族、国家音乐文化相呼应。当晚的演出阵容,不仅有龚一、罗小慈、马晓晖等上海民族乐团最强演出阵容,还有表演艺术家黄豆豆、张军、高韶青以及比利时大提琴演奏家塞巴斯蒂安·瓦尔涅等加盟。

无论是穿越时代,古今文化的对接;还是跨越国界,“大同至美”的共振,艺术节上,民族音乐将以其独特的语言,自信地用自己的音乐母语与世界对话。(曹玲娟)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