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在经历了元旦演出市场的极度膨胀、春节演出市场不温不火之后,2月中下旬本市的演出市场可谓波澜不惊。

2011-02-21 11:59 解放日报 伍斌

本报讯 (记者 伍斌)在经历了元旦演出市场的极度膨胀、春节演出市场不温不火之后,2月中下旬本市的演出市场可谓波澜不惊,从演出场次到品质, 都让人感觉进入了“冬眠期”。除了上海大剧院的京剧“群英会”热闹开演外,沪上其他主要演出场馆闲时多、忙时少,连向来较热闹的情人节、元宵节档期的演唱 会,都不见一流大牌出击。市民小王在网上点击完相关票务网页,失望得直摇头:“月底有朋友从国外过来,想提前预订质量好的演出,现在看来落空了,还只能将 就着一家家餐馆换着吃。 ”

演出淡季少经营 市场也闹“综合征”    一些演出商告诉记者, 每年1月中旬开始到过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被视为传统演出档期的淡季。这个档期的演出市场刚送走几十台新年音乐会的“狂轰滥炸”,要再折腾新的节目, 恐怕要有超常的胆量和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在沪上一些剧院经营者看来,2月“闲市”似乎也不可避免,本土院团要么在年前年后去外地开掘含金量更高的商演市 场,要么就一“休”了之;而大多处于冬季“静养”状态的欧美一流院团,也并不倾向于此时展开其世界或者亚洲巡演。今年春节前后,来沪的有分量乐团也就保 尔·莫里亚一个,而该团与上世纪80年代如日中天的水准与口碑相比,自然已经差了不少。

不过,一些乐迷观众却认为,正是过于死板的 档期“冷暖意识”,加上蜂拥而上、缺少独特眼光的演出操作,使沪上演出市场往往在年初患上血脉不和的“综合征”,多年都走不出“忙时忙死,闲时闲死”的怪 圈。 “其实,这种淡季的认定背后,究竟有没有做过深入的市场和观众调查?难道冬季的上海,观众就没有观剧需求了么?据我对身边亲朋的了解,还是有很多人 互相在见面时询问,最近有没有什么演出可以看看。 ”舞剧迷小李这样说道。市场需求也可开发 旅游之都应无“夜荒”    冬 令市场做演出就一定不“火”么?一些乐迷对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网页做过查询,发现春节过后至月底,那里的演出仍然红红火火。从歌剧厅、音乐厅到戏剧厅,排满 了如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茶花女》、中芭经典舞剧《胡桃夹子》、京剧名家庆良宵演唱会、解读版经典话剧《雷雨》、喜剧《乱套了》、2011元宵音乐会、章红 艳与中国国芭交响乐团音乐会、中央歌剧院音乐会、俄罗斯铜管五重奏音乐会、宁峰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等十几台演出。据了解, 那里的出票情况非但不比平日差,部分演出票还非常抢手。

观众认为,如果认定了“淡季”就该无所作为,北京节庆前后的演出市场就不会 这样有人气。沪上演出经营、运作者不妨多借鉴一些“反季运作”“逆盘运作”经验,主动开发、拓展观众中本来就存在的观剧需求。也有资深专业人士指 出,2015年上海有望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很难想象当年入境旅游人次达到1000万、日均接待游客超过27万时,这里的舞台演出还会分阶段地闹起“夜 荒”。事实上,本地演出消费能力加上大量的旅游观光客的夜生活需求,恰恰是申城演出市场繁荣的源头。这样的机会不去抓住、不趁势做大,还是死守“春忙冬 闲”的老框框,那么演出市场的大门前肯定只会是人气凋敝。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