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现代人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13是个很不吉利的数,但在中国,13却是个最好的数,鲜明体现在中国音乐上。

2011-08-05 07:39 中国文化报 张振涛

数字不仅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计数符号,还有心理寓意和文化属性,每个民族都对一些特殊数字情有独钟,一旦置于文化语境,便产生附加想象,转换为另一话语系统,成为具有善恶隶属和吉凶寓意的符号。

现代人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13是个很不吉利的数,甚至在很多电梯显示牌上,12层一跃就是14层,空缺13,避之唯恐不及。据说《最后的晚餐》共13人,其中犹大出卖基督,所以,13个数凑到一起就不吉利。但在中国,13却是个最好的数,鲜明体现在中国音乐上:古琴13徽、古筝13根弦(古制,非改革)、琵琶13品(古制,四项九品)、挫琴13根弦、小笙13管、《中原音韵》13道辙、第一部印刷的琵琶谱《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又称《李芳园琵琶谱》,成书于清代)、冀中音乐会流传的古老套曲十三套。为什么止于13?因为先秦诞生了13部典籍,成为儒家经典,合称“十三经”。

从民俗角度观察对这一古老的数字崇尚习俗更易理解。民间至今保留着“开锁”风俗。孩子从降生始,每年在脖颈上加挂一把长命锁。缺医少药、死亡率高的年代,父母希望就此锁住孩子的命。十二年轮回,身体硬到小病小灾夺不走的程度,便到庙里举行“开锁”仪式。从此,步入成人,进入社会。古老的“成年礼”建立在“属相”划分的十二年周期上。孩子的“孩”,就是“地支”第一个数“子”和最后一个数“亥”的合体,走出地支十二个数的轮回,就不是“孩子”了。《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十五岁),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到了13岁,就能“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再回到音乐。古琴上的13颗徽是按音节点,中国人的耳音就是由13个节点计算出来的“音体系”塑造的。换句话说,中国人脱口而出的音,都能在13个徽上找到,无论是陕北的秦腔还是广东的粤剧,无论是河北的评剧还是河南的豫剧,那些钢琴上根本找不到的音,都跳不出13个节点。这套精密计算的数字,在数千年间,格式化了中国人的耳朵。古琴是所有中国乐器的定音标准器,确立了中国人的基本音高概念。典籍上说,13徽就是十二个月加一闰月。这话听起来有点勉强,但权威话语就是如此,让接受者晓得,这可不是凑数,是为了将13的逻辑“进行到底”。所以,从正统观念上讲,13还不像广东人说的“八八”寓意“发发”,是个很严肃、很正儿八经的数字,尤其在乐律学方面,“律度量衡”,可不是闹着玩的。

音乐与数字有天然联系,五声、六律、七声、八音、九歌、十二律,这些既是技术术语,也不完全限于技术领域。十二律是中国人选择的“音体系”,贯穿音乐史的始终,与农耕节气划分的十二月,构成一套关联的循环概念。其实,先秦诸侯国多采用超过十二律的“音体系”,但周文化以涵盖所有现象的逻辑,使数字成为大一统思想的基本元素。于是,数字的概括便有了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意味,提升到宇宙观层面,如同“五行”学说,演化为条理清晰的世界秩序的规范。

传统语境中还有很多成串的数,自孔子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连为一套人生悟道规律,这串数字就成铁律,让到了年头的人自我调整。至于“花甲之年、耄耋之年、期颐百岁”“智齿、垂髫、及笄、髫龀、弱冠”,与西方把结婚纪年定为“金婚、银婚、钻石婚”如出一辙,都是充满诗意的岁月断语。

音乐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规律,传统乐曲《八板》定为64板,在音乐学家的解说中也与《易经》六十四卦、 “八佾舞于庭”(64人)有关,约定俗成的结构,自然是文化心理的需要。民间曲名上的数字更是五花八门:《一字箴言》、《双声恨》、《三台》、《三宝赞》、《四季》、《五更》、《五句推子》、《五世同堂》、《八匹马》、《八大套》、《八声甘州》、《九歌》、《十样景》、《十报恩》、《千声佛》、《万年欢》。至于诗歌诸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之类的数字罗列,更是充满玄机。

数字不是游戏,重大时刻如果“凑不够数”,会被认为残缺,像没画圆的圈,暗喻不祥。所以结婚一定要双日子,吉祥寓意让人感到圆满。表面上年轻人回避13、崇洋媚外,真到举行大婚,定会挑个农历、公历、星期都成双配对的好日子,决不含糊,骨子里很中国。心中有数,自然是文化的力量!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