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年6月6日-1978年5月1日),前苏联作曲家,指挥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附近科焦里村),自幼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922~1929年就学于格涅辛音乐中

2008-10-11 18:59 新芭音乐网

前苏联作曲家指挥家:哈恰图良

苏联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亚美尼亚人。1903年6月6日生于第比利斯附近科焦里村。1978年5月1日卒于莫斯科。自幼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19岁开始系统学习音乐。1922~1929年就学于格涅辛音乐中学,先修大提琴,1925年转格涅辛作曲班。1929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作品为《第一交响曲》)。1937年又作为研究生毕业。除从事创作外,1950年他又开始从事指挥和教学活动。1939~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和格涅辛音乐师范学院教授。1957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哈恰图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富于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个性特征。其独具一格的旋律音调,强烈的和声语言,复杂的节奏重叠,即兴式的音乐陈述,都与亚美尼亚的民间传统音乐(特别是阿舒格艺人的弹唱)有着血肉联系。音乐的史诗性、色彩性及生活风俗性与“新俄罗斯乐派”的交响音乐传统相近;而在表现浪漫式的激情时又反映出П.И.柴科夫斯基抒情戏剧交响乐的影响。在他大量的作品中,器乐占主要地位。其影响最大的作品是:芭蕾《加雅涅》(1942,1957年修订)和《斯巴达克》(1954,1968年修订),《第二交响曲》(1943),《钢琴协奏曲》(1936),《小提琴协奏曲》(1940)等。此外,他还为一系列电影写了音乐。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年6月6日-1978年5月1日),前苏联作曲家,指挥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附近科焦里村),自幼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922~1929年就学于格涅辛音乐中学,先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37年作为研究生毕业。
  哈恰图良的创作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其独特的旋律音调,强烈的和声语言,复杂的节奏型态等,都与亚美尼亚的民间音乐有着血肉联系。另外,因受法国印象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还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他的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各国经常演奏的曲目。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马刀舞曲》,表现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二交响曲》(又名《排钟》)、舞剧《加雅涅》、《斯巴达克斯》以及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他还是前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除从事音乐创作外,他还从事指挥和教学活动。1939~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任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和格涅辛音乐师范学院教授。

哈恰图良 
Aram Khachaturian (1903-1978) 

珊珊 编译 

作曲家哈恰图良 

    人们常把阿兰·哈恰图良视作俄罗斯作曲家。这虽不是大错,但却容易引起对他音乐的误解。许多之前的俄罗斯作曲家——不管是巴拉基列夫、鲍罗丁还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都被高加索地区附近的异域音乐风情所深深吸引。俄罗斯音乐家也经常情不自禁地向往东南部如画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和多彩的器乐音色。哈恰图良和这些音乐家最大的区别便是,他是在高加索地区土生土长的作曲家。他的整个文化背景都浸泡在当地的民谣和民俗中。俄罗斯人看来的异域风情对哈恰图良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他转而学习西方音乐时,反而觉得那才具有外国情调,由此不免为法国印象派的多姿多彩而着迷,程度不亚于我们对东方音乐的神往。 

    哈恰图良是亚美尼亚人,家境贫困。早年他就崭露出对周围音乐的极高兴趣,不仅仅是亚美尼亚音乐,还有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音乐。哈恰图良并未兴趣使然地学习音乐和读谱,除了聆听,他仅有的音乐体验便是在学校管乐队中演奏大号。然而,他渐渐地确信自己生来就注定是个音乐家,最终来到莫斯科,申请进入名声显赫的格涅钦(Gnessin)音乐学院就读。那时他不通俄语,年龄不小,毫无专业基础,但他并未退缩。在哈恰图良一知半解地学习颤音时候的年龄,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早就创作出了传世之作,盛名远扬了。 


    有一点很明显,哈恰图良对他所选择学习的音乐毫无所知。当有人问他想从事哪种类型的音乐时,哈恰图良说自己从来没考虑过这点。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学拉大提琴。学了三年乐器演奏之后他才进入作曲班就读。但哈恰图良进步神速,一年之后便出版了首部作品的乐谱。随后他正式进入格涅钦音乐学院深造,1933年毕业时早已入而立之年。 

    哈恰图良在莫斯科的学习生涯并未改变其作曲风格,此后的每部作品也都显现出浓郁的亚美尼亚文化背景。作曲家曾言简意赅地说过“作为一个亚美尼亚人,我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写亚美尼亚音乐”,所以并不存在故意的引用或牵强附会的旋律移植。关于亚美尼亚音乐,有一点值得特别提及,也能解释哈恰图良音乐一贯的如此丰富多彩:对亚美尼亚农民和民间艺人而言,一些七和弦倒是和弦,而正常的大调小调三和弦反而不是和弦。所以当哈恰图良将民间不羁的和声规则引入西方“艺术”音乐之后,也为其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和声法则和作曲技法。作曲家第一部动用全编制管弦乐团的大部头作品是《第一交响曲》(1934),当时好评如潮。随着日后风格日渐成熟,人们便稍嫌这部交响曲乳臭未干。哈恰图良凭借他1937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首次享有国际声誉。1940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更令他如日中天。作品是题献给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并为小提琴家频繁演出。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