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谭小麟(1911一1948)作曲家、琵琶演奏家。原籍广东开平,生于上海。自幼酷爱中国传统音乐,并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

简介 Biography

谭小麟(1911一1948)作曲家、琵琶演奏家。原籍广东开平,生于上海。自幼酷爱中国传统音乐,并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谭小麟的作品大都具有很强的室乐性,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的束缚,而运用20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作曲技术,并使之舆清新的中国民族风格相给合。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清秀隽永的气韵。

谭小麟的主要作品有:《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弦乐三重奏》、《木管三重奏》、《罗曼斯》(中提琴与竖琴);歌曲《自君之出矣》、《别离》、《金陵城》、《鼓手霍吉》、《正气歌》、《江夜》、《托姆的幽灵》等。

生平

谭小麟,原名肇光,字小麟,原籍广东开平,1911年4月25日生于上海。其家颇有产业,因而有较好的条件接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正规的学校教育。音乐天分颇高,3岁便跟家中账房先生学拉二胡,7岁能奏琵琶,11岁开始作曲。1932年考入国立上海音专,师从于朱英学琵琶,师从于黄自学理论作曲,创作民乐合奏《子夜吟》、《湖上春光》。青年时就喜欢搜集民歌和各种民间乐器,收藏胡琴有数百把,这也算是一奇,也说明 他爱之甚深,对其创作,影响颇深。1939年赴美深造,主要师从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欣德米特教授,被视为欣德米特的得意门生。1943年创作的《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获耶鲁大学奖学金,1944年在芝加哥再次演出时,由欣德米特亲自演奏中提琴并灌制了唱片,可见欣德米特对它的重视。《弦乐三重奏》 1945年获杰克逊奖,被誉为“一部杰出的室内乐作品”。1946年秋,谭小麟学成回国,在国立上海音专任作曲教授,兼理论作曲系主任,开设了欣德米特 《作曲技法》的写作课程班,教学非常认真,并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力求达到世界音乐的较高水平,民族特色与适合表现内容的新技巧的结合,这 是他教学与创作的指导思想。他强调:“我应该是我自己,不应该像欣德米特。”“我是中国人,不是西洋人,我应该有我自己的民族性。”他在“音专”的两年时间,培养了瞿希贤、秦西炫、罗忠铬、桑桐等作曲家。他因积劳成疾,1948年8月1日病逝于上海医院,年仅37岁。他的老师、学生和友人无比痛惜,决定集 资出版《谭小麟曲选》,当年11月7日,欣德米特为曲选写了一篇《序》,全文如下:

就我看来,由于谭小麟的死,中国音乐界已经失去了一位极有才华和智慧的音乐家。我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国乐器演奏高手而钦佩他。但舍此而外,他对西方的音 乐文化和作曲技术也钻研得如此之深,以至如果他能有机会把他的天才发展到极限的话,那么在他的祖国音乐上,他当会成为一位优异的更新者,而在中西两种音乐 文化之间,他也会成为一位明敏的沟通人。如果他的作品之出版能激励其他有才华的中国音乐家为他们祖国音乐的利益而继续前进,并能使他们也获得一种像他那样 的品德高尚、责任心切的艺术态度的话,那么这个可爱的人和朋友,他的一生,他的作品,以及他生前所受的苦楚,也就不算枉费了。这样,他的精神当仍会生存于 那些音乐家之间而使他们为他的祖国继续他未竟的工作。

作品评价

谭小麟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①具有很强的室乐性,即便是名义上不算室乐的合唱曲与艺术歌曲也是如此。

②不盲目承继前人,不遵循习套常规,刻意避免沾染浪漫派与印象派的风格,尤其是它们的和声风格。

③运用20世纪的技术,主要是被称为“新古典派”的技术。

④不受任何调式的束缚,但调性原则则严守不论。

⑤注意保持“音乐建筑”的理智基础与感理效应之间的平衡,特别不让情感或感官魅力占优势。

⑥讲究选用既经济而又不依赖外在因素(表现术语、特殊音色等)的基本材料来表现乐曲的特定内容,但只表现到由理智预定的程度为止,决不逾量过分。

⑦整体经营先于局部,但每个局部也务使具有技术上、艺术逻辑上、内容表现上和特殊风格要求上的必然性,以保证整体之健全。

⑧通体骨劲神清,充满自发的中国古典音乐之气韵。

作品介绍

《弦乐三重奏》作于1945年。谭小麟的音乐创作,可分做两类,一类是重奏室内乐,另一类是艺术歌曲和合唱。他的创作,规模不求大,艺术但求精。追求新水 准,重视民族性。《弦乐三重奏》在他的创作中,是篇幅较长的作品了,但三个乐章加起来,还不到九分钟,当年就获著名的杰克逊奖,被誉为“室内乐中的一首杰 出的作品”,艺术上精练、精致,确实无愧奖和誉。世界性、民族性和个性融合在一起,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新风格比较成熟的展示,又可感受到民族风格比较 纯熟的体现(特别是第二乐章),对谭小麟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思想有所了解的人,还会感受到作者个性比较鲜明的体现。第一乐章是快板,主题很活泼,副题颇抒 情,都很短,穿插进行,还有跳跃感较强的过渡段,构成此两分又二十秒的短乐章。乐章虽短,主题却仍带一定的展开性。节奏的活泼性,乐器发挥的主动性,乐器 配置的灵活性,均突现一种新的风格,然而,这一切又隐隐包含着中华清新纯朴的乐风。第二乐章是高水平的抒情慢板,其主题是纯然中国风,它像《孟姜女》与 《小白菜》一类民歌的融合调,也许又全然不是,它是谭小麟的心声的吐露,像是游子思乡诉衷情。主题及其变体,先后由中提琴、大提琴、小提琴在一个调性上陈 述,当一件乐器主奏时,另两件乐器用不同的织体相伴,中提琴、大提琴、小提琴,各自展现其优美的音色,中提琴的醇和,大提琴的深厚,小提琴的清丽,均倾吐 出东方中国的神韵,很迷人。第三乐章,像一首快活的谐谑曲,洋溢着乐观的情趣,乐曲虽短,乐器通过竞奏,其个性得到较好的发挥。

谭小麟写了十多首声乐曲。他精心制作,力求尽善尽美,故其中多精品。

《自君之出矣》,写于在美师从于欣德米特学习期间。四句五言诗,是唐代张九龄写的一首五绝:“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月满,夜夜减清辉。”将最后 一句诗补上一句,写成五句子歌曲,句句不同腔,句句精雕细刻。似唱似叹,如怨如诉。一句起音Sol,落音Sol,是个拱形;二句起音bSi,落音Fa,是 句颇有色彩的下行旋律;三句起音Re,落音la,点题强唱“思君如月满”,是高潮乐句;四句起音Re,落音Mi,是个中强的下行乐句;五句起音Sol,落 音Do,是个下行的低音结句;句末的颤音,唱出内心的辛酸和苦痛。情深不见底,艺深也不见底。钢琴一至四小节,全由右手奏单音,够孤寂的了,第三句强唱 “思君如月满”,钢琴才奏双音或和弦,接着又是单手或双手奏单音,到最后一小节,又有深沉而微弱的低音和弦。曲调与钢琴的“交错节奏”,也隐约地表现出主 人公的心烦意乱。其简练淡雅,用笔之省,宛如中国水墨画。

《彭浪矶》,宋代朱希真词,谭小麟谱曲于在美从欣德米特学习期间,借宋词寄托忧国思国之意。又是句句精雕细刻,前后紧密相连,前句为后句铺垫,但重点要表 现的是前后阙的结句:“回首中原泪满巾”、“愁损辞乡去国人”,这是本歌的魂。“中原”带强力记号>>的七度下跌,“满巾”二度下行又八度上 跳,特能传神,它是吟成的,也是刻成的。“愁”,从前句结音c1 十二度上跳到g2,在本歌的制高点上站足了四拍半带一个八分音符的三连音,即差不多站足了五拍,而后“损辞乡”用激荡的高音区三连音,再跌至低腔“去国人”,震撼人心,令人难忘。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谭小麟
音乐人信息
简介:作曲家、琵琶演奏家
指数: 7.9
类型:人物 男
出生:1911年4月25日
逝世:1948年8月1日
年龄:37岁
地区:中国
职业:作曲家
时期:现代音乐
学生:陈培勋 / 罗忠镕 / 桑桐
老师:欣德米特
链接:维基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21-04-25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