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鼓浪屿之波》,是一首借由厦门鼓浪屿描述海峡两岸情思的歌曲,由张藜、红曙作词,锺立民作曲。1981年,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邀请钟立民(及其他中国名词曲作家)到福建参加采风活动,他登上日光岩、听到鼓浪屿的涛声,找到灵感创作而成。

乐谱 Score

鼓浪屿之波 简谱 C4/4

简介 Introduction

鼓浪屿之波,是1981年由著名作曲家钟立民作曲,张藜、红曙作词的一首歌唱祖国统一的音乐作品,1982年由著名歌唱家李光曦首唱,1984年女高音歌唱家张暴默在央视春节晚会上演唱,经过多年的传唱,已成为厦门的品牌之歌。

厦门航空公司的各个航班主题背景音乐就是这首著名的《鼓浪屿之波》。

厦门环岛路上有同名音乐雕塑——鼓浪屿之波,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五线谱音乐雕塑”,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是厦门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创作背景

1981年底,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背景下,福建省委对台办、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等联合组织了一次音乐采风创作活动,省内外的十多位词曲作家深入福建省的平潭、晋江、惠安崇武、厦门等地,创作了百余首表达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台湾题材歌曲,《鼓浪屿之波》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词曲作家张藜、红曙、钟立民在鼓浪屿登上了日光岩,共同写下了《鼓浪屿之波》。

赏析

我听《鼓浪屿之波》,更加思念我的母亲和故乡……动荡起伏的音乐节奏比海浪的运动更富生机,纯美透明的旋律更使我心旷神怡。(晓凉,原载《青年歌声》1987年第2期)

《鼓浪屿之波》作为一支思乡曲,歌词试图表达的是,由于海峡的阻隔,旅居大陆、乡愁难以舒解的台湾同胞在厦门鼓浪屿登高远眺的情景,贯穿其中的是盼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题。歌词中提到的日光岩是厦门的象征,也是鼓浪屿最高处。歌词用日光岩暗含登高眺望、盼望宝岛早日回归团圆之意,也唱出了海峡两岸同胞期盼统一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张为娜)

《鼓浪屿之波》是鼓浪屿形象气质的音乐代表,鼓浪屿人的性格与气质,高尚、优雅、精致,带有彬彬有礼的谦谨、含蓄蕴藉的恳切、婉转低回的感伤,这种气质不经意间在《鼓浪屿之波》的旋律中得到了体现、阐明和释放。(鼓浪屿管委会主任曹放)

社会价值

传唱发展

1982年1月20日,在北京举办的“海峡之声音乐会——献给台湾同胞的歌”上,著名歌唱家李光曦首唱《鼓浪屿之波》。20世纪80年代初期,厦门歌手鲁帆为最早演唱此歌的歌手之一。1983年,女高音歌唱家郑绪岚演唱此歌并获国家新歌评选优秀作品奖;在1984年央视春节晚会上,女高音歌唱家张暴默将《鼓浪屿之波》唱响,随后被广为传唱。1988年该曲获得厦门市政府颁发的首届文学奖特别荣誉奖。199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由殷秀梅演唱。

厦门品牌之歌

《鼓浪屿之波》在厦门随处可闻,成为了厦门的一个品牌之歌。厦门海关大楼准点报时的音乐就是《鼓浪屿之波》,在厦门的许多公共场所,这首歌曲也常常被用作背景音乐,旅客们可以在厦航的飞机上听到这首歌曲的动人旋律。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的开幕式中,200余名厦门合唱团员演唱了这首歌曲。首届鼓浪屿钢琴节开幕式上,著名钢琴家卓一龙演奏了以《鼓浪屿之波》改编的钢琴协奏曲《我爱鼓浪屿》;第三届鼓浪屿钢琴节上,演奏了著名作曲家黄安伦先生以这首歌曲为音乐素材创作的曲目《鼓浪屿》。

2007年3月,民建厦门市委将向市政协第十一届一次大会提交《建议定为厦门市市歌》的提案,建议把歌曲《鼓浪屿之波》定为厦门的市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音乐雕塑

1998年9月,《鼓浪屿之波》的乐谱被镌刻在厦门国际马拉松的赛道环岛路上,成为厦门著名的音乐雕塑,亦称为“鼓浪屿之波”。由李辉解设计,厦门路桥工程公司施工完成。

音乐雕塑“鼓浪屿之波”,由两张高约3.5米、宽约4米多的花岗岩曲谱和长长的五线谱组成的,共有247.59米长,铺在环岛路上的绿色隔离带上,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五线谱音乐雕塑”,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是厦门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鼓浪屿之波
作品信息
演唱 :李光羲 1982
作词 :张藜 1981 作词之一
作曲 :钟立民 1981
演唱 :张暴默 1984
时长 :0:04:00( 平均 )
地区 :厦门
主题 :大海
作词 :红曙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9-02-07 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