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台湾舞曲》原为一首钢琴作品,完成于1934年4月。为了参加比赛,江文也于同年8月完成了该曲管弦乐版本的改编,并于1936年在柏林获第11届奥林 匹克国际音乐比赛银牌奖,因此也成为作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简介 Introduction

台湾舞曲》"Taiwanese Dances" (Op.1, Taiwan Wuqu) 是江文也创作于1934年的一首舞曲。钢琴版创作于1934年4月,而其管弦乐版则是在同年8月完成的。1936年,《台湾舞曲》管弦乐版获得第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音乐比赛的特别奖。

这实际上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曲中不仅描写了人们淳朴而热闹的且歌且舞,而且更主要的是作者遥想古代的建筑、庙宇、宫殿和森林池沼等大自然的景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感伤情绪,乐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曲式,音乐构思有两部曲式的特色,乐曲主体是三部曲式的快板段落。这部作品的作曲技术包括当时的十二音技巧和巴托克等人的作曲技术,整段作品织体清淡而不浓重,多声写作不按功能和声的规矩。

江文也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是我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江文也13岁离开生育他的台湾岛,赴日求学,身居异国多年,怀乡之情日深,这首于1934年作于日本东京的《台湾舞曲》(作品编号Op.1)即为作曲家思念祖国故土之作。

《台湾舞曲》原为一首钢琴作品,完成于1934年4月。为了参加比赛,江文也于同年8月完成了该曲管弦乐版本的改编,并于1936年在柏林获第11届奥林 匹克国际音乐比赛银牌奖,因此也成为作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作品以淳朴的旋律、民间舞曲的节奏和色彩鲜明的配器,生动地描绘了台湾的风土人情,不论是对自 然风光的描绘,还是对舞蹈场面的刻画,都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这部作品总谱的扉页上,作者写下了如下诗句:“我在此看见及其庄严的楼阁,我在此看见及其华丽的殿堂。我也看到深山密林环绕着的祖庙和古代的演技场。但 这些都已消失净尽,她已化作幽灵,融于冥冥的太空。将神与人之子的宠爱于一身的精华,也如海市蜃楼,隐隐浮现在幽暗之中。啊!我在这退潮的海边上,只看见 残留下来的两、三片水沫泡影……”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便是这部作品音乐内容的写照。

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工程》中这样写道:“台湾新音乐发展的第一块丰碑是江文也的音乐创作,而他的管弦乐《台湾舞曲》,也被有些理论家评论为台湾音乐晨曦中 的第一声鸡鸣”。不仅如此,《台湾舞曲》在中国音乐史上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中国大部分作曲家刚刚开始学习西方古典派与浪漫派的作 曲手法时,江文也已经在使用现代作曲技法方面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此曲在曲式结构,和声及配器等方面都反映出二十世纪新音乐潮流的影响。在当时的中国实属 “惊人之举”,即使对今天创作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乐曲结构

一个减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呈示部分是再现单三部曲式。乐曲中部由两大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抒情的中板,后半部分则是是大的展开性连接。再现部减缩成乐段,尾随一个短小的尾声。

江文也在谱上写了这些文字

‘私はそこに华丽を尽くした殿堂を见た。 荘厳を极めた楼阁を见た。深い森に囲まれた演芸场や祖庙を见た。 しかし、これらのものはもう终りを告げた。 これらはみな霊となって微妙なる空间に融け込んで 幻想が消え失せるように、神と子の宠爱をほしいままに一身に集めた これらは、脱谷のように暗に浮かんでいた。 ああ、私はそこに引き潮に残るニッ三ツの泡末のある风景を见た’

我在此看见极其庄严的楼阁 我在此看见极华丽的殿堂 我也看到被深山密林环绕的祖庙和古代的演技场 但这些都已消失净尽 它已化作精灵 容于冥冥的太空 将神与人之子的宠爱集于一身的精华也如海市蜃楼 隐隐浮现在幽暗之中 啊! 我在这退潮的海边上 只看见残留下来的两三片水沫泡影…

整部曲子并不是为舞蹈写作的,也不是现有原住民族既有音乐的纪录,而是全新的个人创作。廿世纪,现代音乐的影响很明显,演奏时,弦乐部分拨奏、跳弓为主,完全颠覆和缓地拉出旋律线的手法。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江文也 - 台湾舞曲 Op.1
作品信息
作曲 :江文也 1934
时长 :0:05:00( 平均 )
体裁 :管弦乐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20-12-09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