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感动,对一个82岁高龄的艺术家仍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激情,对事业的奉献,对学生的教化,教书教人,处处言传

相关 About

郭淑珍 Guo Shuzhen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2009-09-15 14:24 新芭音乐网

热烈祝贺郭淑珍教授获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没有人才就没有我们的事业

——访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郭淑珍教授


    本刊记者 周杨

    郭淑珍,女,1927年生于天津,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获优等生毕业证书及优秀歌剧和音乐会歌唱家称号,从教62年,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声乐教学成绩显著,撰写的《声部确定及训练的科学》,对声乐教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97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为新中国培养的优秀人才,许多人在国际声乐大奖中获奖,成为优秀的声乐家、声乐教授,有的已登上世界级声乐舞台为国家赢得了荣誉。82岁高龄的郭淑珍教授,至今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周:您是声乐教育的泰斗,很多人称您是中国声乐界的“掌门师太”,这些年您为我国的音乐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前不久刚刚举办的“郭淑珍从艺从教62周年音乐会”反响也非常好。想请郭老师谈谈您对声乐教育的看法好吗?

    郭:我从事了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个人的看法是,首先,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大项,其实践性非常强,个性非常强,综合性也非常强。声乐角色有男有女,声部有高有低,还有抒情、花腔、戏剧不同的行当。学生每个人也都不一样,每个人就是一件乐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理条件不一样,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所以声乐教育是小课教学,每个人都是单独上课。声乐教师不仅需要研究教学对象的生理状况,也要了解每个对象的心理特点,综合考虑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声乐教师不仅需要负责学生声音的运用表现,语言的处理和表达,还要考虑形象设计,任务非常多。这就要求声乐老师的素质非常全面。

郭淑珍

郭淑珍


    其次,声乐教学还是科学的,行当不是随心所欲的,是先天条件决定的。许多老师和歌唱家认识不到声部问题是多么重要。先天条件是唱女中音的,你非让她唱女高音,就把学生的艺术生命给毁了,本来有条件有潜力的人没教出来,不少演员,甚至是很有成就的演员都因为声部问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再次,声乐是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有声有色有过程有形象,情绪酝酿和发展,起承转合,不同的人处理深浅的程度会有不同。这就要求声乐教育,教的不光是技术,不光是方法,更是艺术和修养,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内容到形式、从人物情感到时代背景,没有对作品所处时代和风格的把握,没有不同演唱方式和艺术处理的锤炼,是没有办法把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和精神表现出来的。


    周:20世纪70年代很有影响的歌唱家邓韵,唱花腔女高音的时候患了声带双侧小结。后来您根据她的声带的生理结构,帮她改成女中音,发挥出她声音的潜力,再度辉煌在国际歌剧舞台上。
郭:声乐老师必须从理论上从实践上,分辨正确学生是什么声部。声乐不比作曲,作曲写错了涂了重写;声乐不行,定错了一辈子就完了。老师要靠理论,要靠听觉,要靠观察学生的条件。

    周:您的《声部确定及其训练的科学》在十多年前就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一等奖,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声部确定的实践意义非常重要。

    郭:论文的主旨也是说声乐教学是一门科学,必须尊重科学,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声乐艺术人才。以往的声乐教学,往往只重经验而忽视科学,声部判断的传统依据是音域、音色和换声区,这应该说是科学的,但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学生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或正确训练之前,就已经凭自己的感觉和爱好在演唱,很多歌唱者自身原有的自然条件被掩盖了,老师在判断学生声部的时候所获得的听觉印象也有可能并不是学生真实的情况。其实除了听觉依据,确定声部还需要医学依据。从医学原理来说,不同的声部在声带的长度和质地、咽喉结构、头颈长短等方面也体现不同的特征。

    周: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检查判断学生的声部呢?

    郭:当老师面对学生的时候,学生已经是以某种声部的身份在演唱了,他在心理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模式,他甚至不相信科学,不认为检查的结果是对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去强行要求学生更改声部后果肯定不堪设想。所以需要学生从心理上调整对自己的认识。而调整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师逐步帮助他纠正错误的演唱方法,使他在正确演唱状态下,在教师的引导下感觉到自己真实的音色、音域和换声区。声部的确定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必须十分谨慎,教师绝不能掉以轻心,可以这样说,是否重视学生的声部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说体现出一名教师的师德;是否能正确判断学生的声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
当然学生也要了解这方面的常识。我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那里有讲发声器官的课,还专门把有名的歌唱家上颚的模型拿给我们看,研究上颚的形状对声音形成有多大影响。这给我留下一个很深、很牢固的印象,就是要讲究科学。


    周:据说您当年为了塑造塔姬雅娜的形象,阅读了大量的中文和俄文的普希金的作品,还有同时代的其他文学家和评论家的著作,还多次参观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画廊和博物馆,以至于《真理报》上评论您扮演的正是“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式的女主人公”。

    郭:我经常说,要唱深,通古今,要唱好,中外学养不能少。我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这样的话,就不能丰富情感、储备足够的精神食粮。我还带着学生去看画展,观摩演出,刚才我不是还要求他们去看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演的《奥涅金》吗?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京剧中的吐字、语言都值得借鉴。我们说唱歌,通俗、民族、美声之间也各有各的长处。作为学校的教师,从事的是专业的教育,不能和江湖艺人一样,我们是培养人才的,要求规范,要有章法讲科学,有深度有广度,要有理论有实践,要继承传统还要有创新,还有培养出人才,因为没有人才就没有艺术。

    周:您1957年就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金质奖章,也是中国唱片总公司首届“金唱片奖”的得主。相比歌唱家的荣耀,您说您更愿意做老师,为声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搭平台。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您是怎么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

    郭:作为老师,给自己从事工作的定位应该是教育的事业,是培养人才的事业。自己做艺术的也是一种,但没有人才就没有事业,所以我说我是打基础的,我是做添砖加瓦的工作。这就是我做教师的一个理念和追求。作为教师,即便是那时还在唱的时候,只要在教学,我就一定要培养人才,我不是说我教学生他成名了,我就扬名了,这是艺术事业的需要。我喜欢“奉献”这两个字。什么叫老师?老师就得奉献。为什么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是奉献。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你的任务就是让每一粒种子都发芽开花结果。所以我在教学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放弃,只要有问题我就帮他们解决。

    周:您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一定非常多吧?
郭:很多,很多,花的心力心血很多。我是一边教一边回忆我的老师当年是怎么教我的,其实我也是在继承我的前人我的老师。平时我就和学生说,你们不是神童,就算你做出一点成绩,哪怕成名成家了;老师也不是神仙,两方面得合作。每个学生都有潜力,你要把他挖掘出来启发出来,这是老师的职责。如果你不把他的悟性引导出来,就没做到“师傅领进门”。“领进门”不是一迈就进来了,话好说,不用心思领不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自己不努力也成不了才。

周:高校扩招以后,学音乐的学生比以前增多了,社会方方面面对音乐艺术的要求也在加强,相对而言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如以前,面临的诱惑也更多了,花在学习上的功夫也更少了。
郭:对,社会的诱惑非常多,有的学生想当歌唱家,但她不知道歌唱首先是事业。现在社会上的忽悠很多,非常浮躁,会让青年人误入歧途。刚才说“领进门”,教书教人,教人首先要对专业要有认识,要产生感情,知道这个专业在国家的文化事业上有什么作用,他才能和你一起开发他自己,才能去努力,去实践,去用功,去追求,也有献身的精神,这才叫“领进门”。

    周:在课表上还看到,您还给大一新生开了“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我很想知道您是如何上这门课的?

    郭:主要是我越来越觉得这门课很重要,必不可少。因为现在考进来的学生,尤其学音乐的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都有,想当明星的有,想做演奏家的有,想出风头的有,还有别的大学考不取的、觉得唱两个歌就能上大学的也有,但当专业热爱的太少太少了。这不可怕,进校以后,要教育他,只要他有一份知识,有一份认识,他就会有一份动力,就愿意去做。所以说“领进门”很重要,要让他认识这个专业是什么样的,需要学什么做什么,克服自己先天的弱点,抛弃和校正错误的东西。

    周:能感觉得到,您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方面格外重视,而且对学生非常尊重,包括排练的安排,您也给他们民主的权利,给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郭:老师,首先是得对学生有爱心,出发点应该定在他是你这个事业需要的苗子,你要好好保护他,不能毁了他,你可以非常严厉非常严肃地批评他,但他从你的态度语气里,从你的言谈中,能听出你是为他好,这里面要平等,要尊重,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不是像哄小孩儿一样和他说。他是一个受高等教育的人,是知识分子。这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老师要懂得教学方法。你得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心理特征。学生学习的好坏,有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刻苦用功的问题,一个心理的问题可能导致很长时间没有进步,老师得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学生的困难,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把他说动了心,动了情,认识提高了,这才是把他“领进门”了,这才是你作为老师的成果。

    周:您除了带本科生、研究生,是否还承担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班的教学工作?

    郭:是的,老师的培养工作其实更重要,因为他们将来出去更多的是搞教学,是育人的工作,不能犯错误,不允许犯错误。售货员拿错东西了,可以换换,缝纫工钉错扣子了,可以重钉,医生不行,做手术做错了病人的命就没了,老师犯错误了,学生的艺术生命就没有,不允许犯错。做老师时刻得有这样的一种责任。我会定期听课、和青年教师研讨,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提高演唱能力,这也是改善地方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效果的一种方式吧。

    周:在准备采访的时候,我看到王次炤校长评价您为歌剧专业教学改革专题科研所作的贡献中,用的是“亲力亲为”这个词,当时有点不能想象,因为歌剧的排演是个太大的工程了,不光是声乐演出本身,场地、布景、道具、服装、乐队全流程,无论是艺术方面的还是事务方面的,协调起来事无巨细,而您已经是82岁的高龄了。但今天下午,看到您五六个小时的忙忙碌碌,能理解“亲力亲为”绝不是言过其实。

    郭:亲力亲为也是不得已,说的严重点,我们国家目前的歌剧教育是空白。我是当年学歌剧是系统的,科班出身的,但我们国家其他出国学习的老师没有专门学歌剧的,在国外演出的多是半路出家,就演一个角色,不知道歌剧演员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国家的歌剧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体系,18岁考进来了,歌剧怎么通过唱来刻画人物形象,每个演员的练声曲,练声方法都不同,公爵怎么走路,丫鬟怎么站,台词、表演、肢体语言都是需要课程。像我们刚才说的,每个人的要求都不一样,都得因材施教。所以我们把《如何有成效地培养歌剧演员》作为课题,从怎样挑选学员,到如何建立必要的必修、选修课程,以科学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训练,最终培养出通才式的歌剧演员、教师和专业、流派更加精深的歌剧演员、教师,还有教材的选用等等,经过5年的歌剧专业教学、排练、演出改革活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料,掌握了大部分的材料、经验,逐步形成了培养歌剧演员的一套完整模式,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科研中进一步巩固、完善歌剧人才的培养。

    周:在您的弟子郑力的游记中,还看到您在意大利旅游的时候还在研究歌剧的教学……

    郭:哈哈,在罗马的酒店里看见墙上贴着茶花女的广告,当晚8点就有一场演出。我们是先顶了歌剧的票,才办的入住。晚上去到剧场一看,发现这场歌剧是在教堂演的,我就观察教堂的大小,舞台设计,演员的进出场,乐队只有9个人,台上没有合唱队,没有布景,也没有咱们传统意义上的服装,演员不带假头套没有化妆,我当时就得出个结论,歌剧要普及也可以这样演,学校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尤其现在金融危机大家都在压缩成本,歌剧是奢华的,现在为了推行就可以改变过去的大制作。

    周:您是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和创新啊。

    郭:教师永远要学习,学这个时代你不具备的东西,像医生看病一样,会有过去没见过的病,你不能停在自己上学的时候不动。其实我们国家是有歌剧的传统的,我们有国粹京剧,应该发扬它,借鉴它,借鉴写意的,现实主义的,超前的,梅兰芳,德国的……我们在表演的体系上要各方面都吸收,包括教学相长,然后才能创新。不创新也普及不了,不继承也创新不了,所以要学习传统的精粹,也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周:最后想请您对我们的读者——广大高校教师提点希望。

    郭:作为老师,要充分深刻的认识到老师的职责,做一个称职的教师。教育者也要受教育,教育者要终身学习,包括教学相长,包括新的东西,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方法上、艺术文化上要继承民族的精华,努力创新,提高教学能力,全心全意培养人才,因为没有人才就没有我们的事业。

    手记:

    虽然天已立秋,北京还是酷暑难耐。我的采访定在了8月中下旬的一个下午,这一天也是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为了准备《奥涅金》的歌剧演出开始进行合唱训练的动员日,因为到的比较早,我静静地坐在琴房和教室的一角,旁听了郭教授与歌剧中心的老师们一同筹划下半年的排练演出的过程,给四五十个刚刚返校回来的未来的歌唱演员进行的排练动员,给一拨又一拨的同学开的“小灶”……近五个小时,郭教授没有停歇,也看不出倦意。

    我被排在了这一系列工作的最后,和我这一个下午的感觉一样,在郭教授的心中,最重要的是她的声乐教育事业,她的学生,而相较之下关于她本人——作为第五届国家级名师获得者——的报道,无足轻重。帮我联系采访的新芭网的朋友屡次和我说抱歉,而作为记者的我,没有抱怨,只有崇敬和感动。崇敬,对一个声乐教育家献身事业62年依然如故的热爱,她科学施教,因而“妙手回春”;她探究理论,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继而让更多的弟子受益;她博采众长,有板有眼,成就一代代歌唱家的学院风范;勤于学习,继承创新,这其间凝聚了多少施教者的智慧和功力。感动,对一个82岁高龄的艺术家仍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激情,对事业的奉献,对学生的教化,教书教人,处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我们的音乐事业,正是由于有了像郭教授这样的名师,才有了继其声、继其志的人才,才有了不断的传承与创新。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