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周巍峙,男,原名良骥,1916年6月生,江苏东台人,音乐家。曾担任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主席。

热门作品 Works

简介 Biography

周巍峙,男,原名良骥,1916年6月生,江苏东台人,音乐家。曾担任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主席。

1934年参加上海左翼歌咏活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首次指挥演出了《黄河大合唱》。1950年创作《打败美帝野心狼》,后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64年,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东方红》的创作排练工作。1982年,领导和组织创作、演出大型音乐舞蹈《中国革命之歌》。曾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成果特别奖、突出贡献老一辈音乐家”奖。

2014年9月12日4时34分,周巍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经历

1916年(民国五年)出生于江苏东台一个贫民家庭,原名周良骥。 

1921年(5岁)入私塾,在东台昆剧团敲锣打镲的祖父经常带他去茶馆听书。1925年,入小学三年级读书。 

1926年,随在国民革命军当官、参加北伐战争的父亲赴绍兴、上海等地参与革命歌咏运动。1930年,在上海《申报》图书馆当练习生。[3-4] 

1931年,在戈公振主持的《申报》图画周刊部当秘书。“九一八事变”后,历任“国际联盟调查团”中国代表处宣传干事、邹韬奋主持的《生活日报》筹备处文书、李公朴先生秘书,参加筹建《申报》图书馆及补习学校工作,参与组织青年工作,并在《申报》发表文章,宣传抗日。 

1934年,以大无畏的精神与旧社会巍然对峙意,改名周巍峙。[2-3] 

1934年至1937年,在上海从事左翼文艺活动及进步出版工作,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执行干事,组织领导群众音乐团体从事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在工人、学生及店员中开展革命工作。创作了《前线进行曲》、《上起刺刀来》等多首抗日歌曲, 编辑出版了第一本救亡歌曲集《中国呼声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与救国会领袖李公朴等人奔赴华北前线,从事抗战宣传工作。同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全民通讯社》编辑、前线记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八路军临汾办事处秘书、学兵队音乐教员等职。

1938年赴延安,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延安,参加了现代题材京剧的音乐改革工作。同年11月,率西北战地服务团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先后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指挥、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文委委员,北岳区党委文委委员,北岳区文救会主任,晋察冀边区文联宣传部部长,边区音协主席。

1939年冬,在敌后首次指挥了由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的《黄河大合唱》。1942年,他被选为晋察冀边区参议员,先后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团长,中共张家口市委文委书记,晋察冀中央局党委宣传部文委委员兼秘书,华北文联常委,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兼秘书,华北人民政府文委委员兼秘书,石家庄市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1949年初,任天津市军管会文艺处副处长、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艺术局办公室主任兼戏剧音乐处处长,艺术局副局长,中央歌舞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艺术局局长,文化部党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委员、党组成员,中国音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舞协副主席,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人民音乐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 

1950年,创作《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来文化部将这首歌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51 年,率中国青年文工团出国访问演出。

1964年,精心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练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严重冲击,被批斗、隔离审查、下放咸宁“五七”干校劳动长达十年。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担任文化部电影局核心小组组长,参与清查工作,为众多文艺界人士平反昭雪。

1977年起,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党组书记、代部长、第一副部长,文化部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顾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顾问,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会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曾任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领导和组织创作、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

1996年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届全委会主席。 

2001年,主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中国文联第九届名誉主席。 

2011年11月,将毕生藏书全部捐献给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师大将在周巍峙和钟敬文捐赠的数千册图书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分馆”。 

2014年9月12日4时34分,周巍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作品

谱写的歌曲有:

  • 《上起刺刀来》
  • 《前线进行曲》
  • 《起来,铁的兄弟》
  • 《子弟兵进行曲》
  •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 《十里长街送总理》等

个人生活

周巍峙与王昆相识于1939年,当时年长王昆9岁的周巍峙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河北唐县。在河北三分区,有人对他说:“唐县妇救会有个女干部歌唱得好。”当他听罢这位14岁少女的歌声,情不自禁地发出“真行”的感叹。这个女孩就是王昆。俩人经过4年的相处彼此生情相爱,于1943年结为夫妻。在1964年上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周巍峙担任总指挥部的领导工作,王昆则是《农友歌》的演唱者。周巍峙文艺爱好广泛,“夫弹妇唱”是这个家庭的保留节目。

作品特点

周巍峙认为歌曲的写作,除了在原则上是要有力地反映现实外,同时要写得非常通俗,使农工商学兵,老幼男女都能懂得;不仅歌词需要通俗,旋律也不能难唱。

周巍峙把自幼对音乐歌咏的兴趣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以歌曲的形式进行革命实践。他在早期创作的歌曲中表达出这样的态度:他要追随先驱者们做一块不屈服于黑暗社会现实的石头。用石头砸向污浊的酱缸,用石头砸向锁住光明的闸门,用铿锵的撞击显示“无声的中国”已经觉醒。黑暗给了人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失去了话语权就当以长歌抒发心声。他通过编辑抗日救亡歌选《中国呼声集》,希望全国的人们都能唱这些雄壮的歌曲,会唱的人都去教别人,把这些吼声传布到每一个极小的角落里去,使全国大众的精神奋发起来,使救亡意识在怒吼声中坚强起来、统一起来。他创作的旋律简短有力、气宇轩昂、激越铿锵、震撼人心。他创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音调铿锵,节奏坚定、气势磅礴,符合当时志愿军战士在仓促应战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的情形,他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必胜决心、乐观主义,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之作,曾是一个时代最高亢、最激动、最有力量的代表作之一。

周巍峙的曲作从河北民歌等吸收了营养,明快、朴实,优美、自然。不追求华丽的形式,但富于真诚、强烈的内心感情。民族化,通俗化,易于入耳、上口,因而易于流传,让群众在自唱、自娱中受到教育,得到娱乐与美的欣赏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周巍峙
音乐人信息
简介:作曲家
类型:人物 男
出生:1916年6月13日
逝世:2014年9月12日
年龄:98岁
地区:中国
职业:作曲家
妻子:王昆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9-01-27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