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伊阿尼斯·泽纳基斯(希腊语:Ιάννης Ξενάκης,1922年5月29日-2001年2月4日),又译克赛纳基斯,法籍希腊现当代作曲家、建筑师。

热门作品 Works

简介 Biography

伊阿尼斯·泽纳基斯(希腊语:Ιάννης Ξενάκης,1922年5月29日-2001年2月4日),又译克赛纳基斯,法籍希腊现当代作曲家、建筑师。生于罗马尼亚,先是学习建筑学和工程学,后来参加了二战中的希腊抵抗运动以及后来的希腊内战,在战场上面部负伤毁容,一只眼睛失明。1947年赴巴黎,师从众多著名作曲家,尤其是梅西安。又作为建筑师与勒·柯布西耶合作,参与了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场馆设计工作。2001年在巴黎去世。泽纳基斯现在主要以先锋派作曲家知名,他的音乐创作受到偶然音乐和电子音乐等现代音乐理念影响,但大部分作品仍由传统乐器演出。他创作的特点是把各种数学概念和理论引入音乐,但在音乐表达上也注重与希腊文化传统的联系。

代表作管弦乐《转移》《伽玛法则》,钢琴曲《基础》,打击乐《珀塞法萨》。

详细介绍

法籍希腊作曲家雅尼斯·泽纳基斯(又译“希那基斯”、“希纳基斯”、“协纳基斯”),于1922年5月29日生于罗马尼亚东南的布勒伊拉市(Braila),父亲是进出口贸易经济人,母亲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会演奏钢琴。罗马尼亚的民间音乐与家庭的音乐环境对幼年时代的泽纳基斯均深有影响。在罗马尼亚生活了十年时间,当地的民间音乐和东正教的教义对其影响甚深。1932年,泽纳基斯随父母移居希腊,入读寄宿学校,开始接触贝多芬、巴姆斯等西方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为谋求工程师的前途,父亲送他进“雅典综合技术学校”学习土木工程学,在此期间吸收了大量关于建筑学的知识,意外地为他以后独特的音乐视野打下了基础。当时他也向一位名叫孔杜罗夫(A·Kondourov)的私人教师学习音乐。后来,由于德奥法西斯轴心国的入侵而中断学业。1941年,青年的泽纳基斯积极投身于反抗入侵者的战争中,1944年在战斗中因严重受伤而导致左眼失明,之后于1947年被抓获,被法西斯法庭判处死刑,为求生唯有逃离祖国开始流亡巴黎,1965年获法国国籍。

巴黎的环境更适合泽纳基斯艺术天性的发展。流亡期间,他一方面在勒·科比希埃(Le Corbusier)的建筑技术事务所工作,另一方面努力地学习音乐。机缘之下他遇上了作曲家奥涅格、米约和梅西安,并有幸跟随他们学习作曲。而梅西安更成为其日后进行随机音乐创作的启蒙导师。他的早期作品已显露出喜好抽象思辩和探索“音乐的数学表现”的倾向,颇有“形式化”、“建筑化”的特征。1954年,他从布鲁塞尔展览馆的大圆顶设计图案中获得灵感,创作出第一部个人音乐作品《转化》Metastasis 。一年后,这部动用了61个乐手的交响乐队作品在多瑙厄申根音乐节首演,大获成功,泽纳基斯的名字开始在现代音乐界暂露头角。其后,他转向以数学理论和物理法则为基础并以大型计算机为辅助的概率音乐创作。1955年,泽纳基斯发表论文《序列音乐的危机》The Crisis of Serial Music ,激烈反对序列音乐并宣称已经找到一种新的作曲原理——“随机作曲法”。接着,他就在《皮托帕克塔》Pitbo-prakta (1955-1956) 等一系列作品中进行了创作试验。创作于1956年的《概率的作用》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乐曲用了46件弦乐器、两支长号、一架木琴和一个木鱼。每个乐器都有一个独立的声部,以此形成十分密集的声响。作曲家根据十七世纪瑞士数学家伯努利的“大数定律”组织起这首作品的音乐材料,根据苏格兰物理家麦克斯韦尔的“气体分子运动论”来确定音块的密度和乐曲的结构。然后借助计算机,先做成图表,再转译成传统的记谱。籍着“概率的作用”,泽纳基斯对常规乐器的音色表现作了创造性的延伸,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更为丰满多彩的音响世界。同类型的作品还包括:根据德国数学家高斯的理论创作的“ST/10” 和“Atres” 、根据马尔可夫链创作的“Analogiques” 、根据运动原理创作的“Duel” 和“Stratgie” 以及其第一部电声作品“Bohor” 等。这些音乐作品看似只是“形式主义”音乐,而事实上也包含着鲜明的内容。泽纳基斯曾表示:“我的音乐包含着我年轻时期和参加抵抗阵线时期所经历的一切痛苦,这些痛苦包含着同街头的示威,或者甚至1944年12月雅典寒夜中不时传来的神秘而凄历的声音所提出的美学意义。我的聚集一些偶然发生的音响的念头就产生于此,我的‘随机性音乐’也从而产生于此。”泽纳基斯的这个理论,在他1960-1961年的论着《随机音乐原理》In Search of a Stochastic Music 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阐述。这些有着独特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不仅为泽纳基斯赢得了众多国际性奖项,更重要的是他们奠定了泽纳基斯现代先锋作曲家的先驱者地位的同时也为现代音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而泽纳基斯对现代音乐的贡献还在于其对音乐演奏的革新性探索。他在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的演奏中,根据空间动力学的原理要求乐队队员一个个分散在听众席中间来演奏,以此追求音响的平衡。

作为一个建筑工程师,泽纳基斯曾参加过布鲁塞尔1958年万国博览会菲利普馆的设计,瓦列兹的《电子诗》Poeme elctronique ——当代电子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应这个陈列馆的约请而专门创作的。这次经历给泽纳基斯的启示,是对声光结合的“视听音乐”Musique audio-visulle 这块新领地的探索。《波利托普》Polytopes (1967),为四组乐器而作,和《珀塞波里斯》Persepolis (1971),为八轨录音机而作,就是这类创作试验的产物。

泽纳基斯的后期创作以管弦乐团作品为主,七十年代中期他的产量很高,音乐风格由复杂和现代性的电子原音作品和多媒体作品,向民族音乐和固定音型转变。除了作曲家的身份,泽纳基斯也是一名杰出的现代音乐理论的研究和传播的学者。1966年,他在索邦神学院创立了“音乐的数学与自动化技术研究会”CEMAMu ;1967年,他又被印第安那大学聘请为数学音乐和自动化音乐教授;此外由他撰写的多本音乐理论书籍如《序列音乐的危机》The Crisis of Serial Music 、《随机音乐原理》Auf der Suche nach einer Stochastischen Musik 、《具形音乐》Formalized Music 和《艺术与科学》Arts/Sciences 等都对现代音乐理论的深化和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1980年,他领导的小组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操作简便的电子作曲机(UPIC)。由计算机控制的这种机器可以将画在一个光盘上的线条变成动听的音乐。这样,只要理解了图形、线条与音乐的某种联系,即使是欠缺作曲的知识和技巧,也可以凭想象“画”出自己的音乐来。“UPIC”是泽纳基斯和他的同事们10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晶,是音乐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这台机器已陈放在巴黎科学城中供参观者试用。

2001年2月4日,终年78岁的泽纳基斯在忍受了多年的病魔煎熬后终于被疾病夺去了生命。他遗留下来的作品毫无疑问会继续引起音乐界的争论。但没法改变的是,他对音色的开拓和演奏技法的创新必将继续对现代音乐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艺术、哲学、科技的结合以及体现在音乐上的多种文化因素的自然交融,是泽纳基斯音乐创作的一个基本特征。数学、工程和设计背景以及对复杂声音现象的兴趣为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泽纳基斯摒弃十二音阶作曲法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声音从所有的先验规则中解放出来。他在作曲中引入了概率论,以此作为控制由无数个体组成的大范围事件的手段。其结果就是高度理论性和系统化的音乐,它有着预先计算出的杂乱的节奏、稠密的经常爆发的质地、被扩展的音色,还有数不清的“颗粒”组成的声音之“云”。这是为作曲家本人独特的个性、经历、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富于革新创造的欧洲艺术环境所决定的。在泽纳基斯广泛的创作领域中,还应当提到的作品有:钢琴作品《埃玛》Herma (1960-1961) 、乐队作品《苔莱蒂克托》Terretiktoth (1965-1966) 、为六件打击乐器而作《珀瑟伐萨》Persephassa (1969) 、钢琴作品《雾》Mista (1980) 、室内乐《塔兰》Thallein (1984) 等。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泽纳基斯
音乐人信息
简介:法籍希腊现当代作曲家
指数: 8.1
类型:人物 男
出生:1922年5月29日
逝世:2001年2月4日
年龄:78岁
地区:希腊
职业:作曲家
时期:现代音乐
老师:米约 / 梅西安
链接:维基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10-20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