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柴可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创作于1877-78年,脚本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诗体小说,由作曲家本人亲自改编,1879年3月首演。

简介 Introduction

柴可夫斯基 《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 Onegin/Jewgeni Onegin)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语:«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拉丁转写:Yevgény Onégin,作品号二十四)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谱曲的三幕歌剧。俄语脚本由作曲家和康斯坦丁·西罗夫斯基(К. С. Шиловский)基于俄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1830年发表的同名长篇诗文小说改编而成。该剧1879年在尼古莱·鲁宾斯坦指挥下首演于莫斯科马利剧院(Малый театр, Москва)。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抒情歌剧的典型作品。歌剧脚本的遣词用字十分贴近普希金的原著,保留了不少普希金的原诗,还有柴可夫斯基添加的音乐和戏剧元素。剧情讲述一位自私英雄的终生抱憾:当年玩世不恭地拒绝一名少女的求爱;还有草率激怒好友,导致在决斗中杀死对方。该剧有不少套全剧录音,也经常在各地上演。

创作历程

1877年5月,莫斯科大剧院歌手伊利莎维塔·拉芙洛芙斯卡娅(Елизаве́та Андре́евна Лавро́вская)提议柴可夫斯基,基于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创作歌剧。柴氏在回忆录中写到,初初认为这个主意是难以实现的。但很快柴氏的创作热情被激起,并在开始谱曲前一晚,已经规划好剧情与场景的安排。更在同年6月底几乎完成了全剧三分之二的创作。

但柴可夫斯基在1877年7月6日的婚礼和新婚后的风风雨雨,导致该剧创作的停滞。7月底,柴可夫斯基离开新婚妻子,赴自己妹妹在乌克兰的庄园度假,继续创作。此后,柴氏虽然饱受情绪困扰,但其后在瑞士和意大利游历期间,该剧的创作依然没有停下来,直至1878年1月全剧的创作完成。

柴可夫斯基将该剧归类为“抒情场景集(scènes lyriques)”,大量运用普希金的原诗,但只挑选数个场景,交代主角的命运和感情世界。这套歌剧的剧情发展并非整体连贯,只由奥涅金人生中几个重要场景组成。由于奥涅金的故事当时在俄国相当著名,柴可夫斯基清楚,他的观众能自行补充他删去的剧情和细节。类似的处理手法见于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

演出状况

柴可夫斯基担心这套缺乏传统场景转换的歌剧,能否为大众所接受,因此他认为首演的编制越简单越好。基于这个考虑,他把该剧的全球首演交托予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生。该剧首演过后一炮而红,1881年转到莫斯科大剧院首演,1884年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演。

其他重要演出 :

马林斯基首演

  • 1884年10月31日
  • 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

俄罗斯境外首演

  • 1888年12月6日,布拉格
  • 柴科夫斯基亲自指挥
  • 以捷克语演唱,由Marie Červinková-Riegrová翻译

英国首演

  • 1892年10月17日,伦敦奥林匹克剧院,亨利·伍德指挥
  • 英语演唱,由H. S. 爱德华兹翻译。

美国首演

  • 1920年3月24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意大利演唱
  • 1892年1月19日,汉堡,古斯塔夫·马勒指挥

乐队配置

  • 弦乐: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
  • 木管:短笛、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A、降B大调)、2巴松管
  • 铜管:4圆号 (F大调)、2小号(F大调)、3长号
  • 敲击乐:定音鼓、竖琴

剧情

柴科夫斯基称这部歌剧是“抒情剧景”。作品讲述了一位恋爱中的少女遭到无情拒绝的悲哀,整个故事似乎蒙着一层面纱。歌剧开场,塔姬娅娜 (Tatjana)与妹妹奥尔加(Olga) 正幻想着美梦能成真。母亲拉里娜(Larina)和乳母菲丽普叶维娜(Pilipjewna)的诵唱同姐妹俩的伟大爱情梦想形成鲜明对比,对她们而言,爱情的幸福早已是过眼云烟。历史语言在渐渐消失,对渺茫未来的憧憬慢慢化为泡影,只剩下单调、空虚的现实。《叶甫根尼·奥涅金》的时空是日常的虚空。农民们来向庄园主交纳收成,作为全剧第二曲的农民合唱同一般意义上的民间歌曲大相径庭,并非许多导演认为的那样,是俄罗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独特色调。事实上,作曲家在处理农民暗示庄园主女儿的婚事时采用了主动性极强的音调,揭示了这个受物欲和情欲支配的世界。

柴科夫斯基用音乐告诉观众,这里决非一些或娇生惯养、或纯粹花花公子似的受束缚的人物,他们不是自身幻想的牺牲品,相反,他们是努力争取个人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以塔姬娅娜为例,为了求得一丁点的自我,她近乎疯狂地将书本这个毫无生气的世界视作惟一的依靠。其他人物诸如奥涅金(Eugin)也同样如此,虽然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早已将他变成了木偶。剧中有一些极度冗长、且大多以相同音值为基础、因而听来近乎单音节的主题,作曲家利用这种主题刻画了这位感情世界极其匮乏的主人公。他寂寥孤单,尽力争夺旋律的力量。塔姬娅娜与奥涅金初次相逢,两人极为拘束,同开放而不拘传统的奥尔加和兰斯基 (Lenski)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柴科夫斯基无意塑造一对全然不识愁滋味的情人,表面轻松快活的兰斯基和奥尔加实际只耽于幻想、空虚寂寞。在第一幕的四重唱中,柴科夫斯基先采用一段悠长的号角,然后是节奏单调、几乎让人心跳骤停的弦乐,让人感觉奥涅金、兰斯基、塔姬娅娜和奥尔加四人的声音似乎已被封冻在冰天雪地的荒原中。虽然奥涅金的到来让塔姬娅娜以为自己苦苦追求的对象终于出现了,因为在她心目中,奥涅金就是最理想的丈夫形象,她像个行将淹死的人一样将他视作惟一的希望,然而,塔姬娅娜才是这部歌剧真正的主角,而奥涅金正如作曲家亲口所说,不过是“大都市里一头百无聊赖的雄狮”。塔姬娅娜致信奥涅金一场,是整部剧中最长的一段独唱,也是一幕令人兴奋的解放之歌。塔姬娅娜咏叹调以一段高音主题开始,俄罗斯音乐学家鲍里斯·阿沙夫耶夫(Boris Assafjew)称这是“不断增强的感情的序列”。天真幼稚的塔姬娅娜在信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为了情人,她愿意不顾一切。柴科夫斯基在这里采用了一段十四音节的小抒情曲。第二首咏叙调——塔姬娅娜有多首咏叹调——由一个不断重复的主题组成,每重复一次,第一小节就稍许升高,第二小节又回落下降,就好像某个人才下决心提笔落字,却又发觉根本言不达意,似乎头脑中的思想并不想化成文字。塔姬娅娜一遍又一遍从头写起,这时一段微弱的主题在慢慢发展成熟。它预示着塔姬娅娜终于明白奥涅金是上帝与命运赐予她的爱人。随着咏叹调以及整部歌剧的发展,这段抒情主题扩展为令人心醉神迷的告白。在这幕场景中,柴科夫斯基似乎不是在写作歌剧,而是在创作一部交响乐。塔姬娅娜冲破了自身狭隘的世界。作曲家对这么一位死心塌地爱恋情人的女子赋予了深切同情,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柴科夫斯基在创作《叶甫根尼·奥涅金》期间,同安东尼娜·米留科娃(Antonina Miljukowa)结下百年好合。这是一位同塔姬娅娜极其相似的女子,但与她的婚姻却几乎让作曲家自杀。尽管夹杂了个人情感,柴科夫斯基在《奥涅金》一剧中并无意探讨过错与罪孽,相反他突出的是那些使人相互依靠的动机。

普希金的原著是一部“韵文小说”,一部探讨了爱情遭到等级观念的扼杀的社会批判研究,柴科夫斯基撷取了其中的风俗画,并加以不妥协的强化,才使得这部歌剧未尝沦为精神剧。第二场,华尔兹、马祖卡、波洛奈兹的节奏仿佛无形的监狱高墙,将塔姬娅娜、奥尔加、奥涅金与兰斯基围困其中。劳燕分飞的情人们身不由己地陷入爱情的阴谋游戏,或是满怀嫉妒、或是深感侮辱。第四场,柴科夫斯基独具匠心地加入了在俄国舞会界享有盛誉的法兰西舞蹈大师特里盖 (Triquet)一角,他的一段似乎并无恶意的舞蹈让塔姬娅娜瞬时成为众人耻笑的对象。手摇风琴的洛可可旋律将本已紧张的气氛更推向极致。舞厅成了骇人的蜡像馆。柴科夫斯基的作曲风格与莫扎特时代颇为相似,对于什么样的风格服务于什么样的目的,他都直言不讳地公示于众。谁要是不加入圈子,不以别人的痛苦为乐,就只能等待窒息。

第三幕:16年后,已成为格雷明(Gremin)公爵夫人的塔姬娅娜在舞会上与奥涅金邂逅。漫长的时间跨度经过柴科夫斯基的处理,似乎只是一夜漫长、虚恍的梦,睁眼醒来,却是一个必须作出决定的灿烂清晨。写作过程中,柴科夫斯基曾因为无法用塔姬娅娜与奥涅金的二重唱来结束整部歌剧而深深苦恼。他甚至曾考虑安排让格雷明公爵中途闯入塔姬娅娜与奥涅金的约会,并且醋意大发,令二人不知所措。但最终,柴科夫斯基还是选择了不妥协的结尾。无论是回忆往日,还是企图重修旧情,奥涅金和塔姬娅娜的歌声都无法相容。所谓的二重唱实际根本名不副实。两人各唱各的。歌剧结尾与开场遥相呼应,现实消失在了强大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中。第一幕的爱情主题此时已如此苍白、甚至失去了当初的模样。当信笺咏叹调中的一段主题再度响起,奥涅金终于明白,当初曾愿以身相许的塔姬娅娜如今已遥不可及。这次塔姬娅娜坚持现实:她不愿离开格雷明公爵。一向自以为是的奥涅金此时语气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高高在上,他是真的绝望了。末尾,柴科夫斯基甚至将自己融入了笔下的反面角色。奥涅金是现代的俄耳甫斯,他试图在他人的声音中寻找自己的本性:这注定是徒劳的。

剧情赏析

时间: 1820年代

地点: 俄国乡间,继而在圣彼得堡

主要角色

  • Ларина, помещица 拉琳娜夫人 女中音
  • Татьяна, ее дочь 塔提雅娜,拉琳娜夫人之女 女高音
  • Ольга, сестра Татьяны 奥尔嘉,塔提雅娜的妹妹 女低音
  • Филиппьевна, няня 菲丽普叶维娜,保姆 女中音
  • 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 叶甫盖尼·奥涅金 男中音
  • Ленский 连斯基 男高音
  • Князь Гремин 格列明亲王 男低音
  • Ротный 一名贵族军官 男低音
  • Зарецкий 萨拉茨基 男低音
  • Трике, француз 特里盖,法国人 男高音
  • Гильо, камердинер Онегина 格罗,奥涅金的随从 无声角色
  • Крестьяне, крестьянки, гости на балу, помещики и помещицы, офицеры 农民,舞会宾客,乡间地方领主,军官 合唱团,无声角色

第一幕

第一场景: 拉琳家族庄园的花园

拉琳娜夫人和保姆闲坐在花园里:大家能听见夫人的两个女儿,塔提雅娜和奥尔嘉在屋内。一队农民在唱滑稽歌曲,讲述如何对磨坊主的女儿唱情歌。塔提亚娜正在阅读一本浪漫言情小说,但她母亲告诉她,现实生活大有不同。奥尔嘉的未婚夫,年轻诗人连斯基,带着朋友,厌世的圣彼得堡名流叶甫盖尼·奥涅金到访。奥涅金对连斯基选择外向的奥尔嘉,而非浪漫的塔提雅娜感到惊讶。塔提雅娜却马上为奥涅金所迷倒。

第二场景:塔提亚娜的睡房

塔提亚娜向保姆坦承自己陷入热恋。独在闺房,便在自己对奥涅金的疯狂迷恋下,开始写信给他(著名的“书信场景”)。信写完已是天亮,塔提雅娜求保姆把信送到奥涅金处。

第三场景: 拉琳家族庄园的某一部分

奥涅金来和塔提雅娜相见,答复她的来函。奥涅金毫不留情地解释到,自己不是一个轻易堕入爱河的人,且自以为结婚不适合自己。塔提雅娜顿时情绪崩溃,无言以对。

第二幕

第一场景:拉琳家的宴会厅,塔提雅娜的命名日舞会

奥涅金无法忍受当地人对他和塔提雅娜的闲言闲语,迁怒于怂恿他来者舞会的连斯基,于是开始挑逗奥尔嘉,并和奥尔嘉跳舞。连斯基表现得相当嫉妒,但奥尔嘉毫不察觉。虽有拉琳家法国邻居特利盖先生的献唱转移视线,但连、奥二人的争吵终于一发不可收拾。连斯基当众宣布与奥涅金绝交,还要和奥涅金决斗。奥涅金虽有众多不安,但最终也接受挑战。

第二场景:林间小溪畔的清晨

连斯基在等待奥涅金时,寄情于歌,担忧自己未卜的命运和表达对奥尔嘉的爱。奥涅金抵达现场,两人皆不想刀枪相见,但却无勇气阻止决斗发生。奥涅金最终杀死了连斯基。

第三幕

第一场景:圣彼得堡某贵族家的舞厅,数年后

奥涅金流亡海外,反思自己空洞的人生和为连斯基之死而自责。格列明亲王偕同王妃到场,而王妃正正是昔日的塔提雅娜,如今已是一位雍容高雅的贵夫人。格列明亲王歌颂塔提雅娜带给他的幸福,并介绍塔提雅娜与奥涅金。奥涅金这次反被塔提雅娜深深迷住,热情如火地渴望重新获得她的爱。

第二场景:格列明亲王府第的会客室

塔提雅娜收到奥涅金的来信。奥涅金前来乞求她的原谅和爱。塔提雅娜质问为什么现在奥涅金要对她求爱,甚至怀疑奥涅金因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起色心。奥涅金坦承自己的真心和热情。塔提雅娜感动落泪,大叹幸福本是垂手可得,但随即命令奥涅金离开。其后塔提雅娜坦承自己依然深爱奥涅金,但要对自己丈夫保持忠贞。奥涅金再次恳求,但最后塔提雅娜离开房间,遗下绝望的奥涅金。

名段

第一幕

书信场景咏叹调:“让我死去,但先……”(Сцена письма: «Пускай погибну я, но прежде…» , 塔提雅娜)

第二幕

圆舞曲

咏叹调:“青春的黄金岁月,你到哪里去了?” («Куда, куда вы удалились, весны моей златые дни» ,连斯基)

第三幕

波兰舞曲

咏叹调:“爱情无分老幼” («Любви все возрасты покорны» ,格列明亲王)

终曲场景:二重唱(塔提雅娜、奥涅金)

曲式结构

序曲

第一幕

  • No.1 - 二重唱和四重唱
  • No.2 - 合唱和农民之舞
  • No.3 - 场景和奥尔嘉的咏叙调
  • No.4 - 场景
  • No.5 - 场景与四重唱
  • No.6 - 场景
  • No.6a - 连斯基咏叙调
  • No.7 - 终曲场景
  • No.8 - 间奏曲和保姆场景
  • No.9 - 书信场景
  • No.10 - 场景和二重唱
  • No.11 - 少女合唱
  • No.12 - 场景
  • No.12a - 奥涅金的咏叹调

第二幕

  • No.13 - 间奏曲和圆舞曲
  • No.14 - 场景和特里盖的对句曲
  • No.15 - 马祖卡和场景
  • No.16 - 终曲
  • No.17 - 场景
  • No.17a - 连斯基的咏叹调
  • No.18 - 决斗场景

第三幕

  • No.19 - 波兰舞曲
  • No.20 - 场景和苏格兰舞曲
  • No.20a - 格列明亲王的咏叹调
  • No.21 - 场景
  • No.21a - 奥涅金的咏叙调
  • No.22 - 终曲场景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柴可夫斯基 -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Op.24
作品信息
作曲 :柴可夫斯基 1877-1891
原作 :普希金 1830
编号 :Op. 24
时长 :2:20:00( 平均 )
体裁 :歌剧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06-25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