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作为舒伯特最后的交响曲尝试,第十交响曲未完成的原因显然是由于作曲家的离世。

简介 Introduction

作为舒伯特最后的交响曲尝试,第十交响曲未完成的原因显然是由于作曲家的离世。舒伯特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光:1828年8月和9月里,将他的全部精力放在《天鹅之歌》、弦乐五重奏、降E大调第5号弥撒和最后的几首钢琴奏鸣曲上。这部交响曲的“天鹅之歌” 最迟是在10月开始动笔写作的,也就是在作曲家11月19日去世的几周前。D936A为这部作品在多伊奇目录第二稿中的编号,这一编号是基于一个已被替换的作品创作时间的推测,因而在时间顺序上不够准确。对手稿的进一步分析将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由1828年春夏之际推迟到同年秋天。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更接近于作品D985C,由于舒伯特最后的作品创作时间相对准确,所以它理应排在舒伯特作品目录的最末端。

和被收录在这张唱片上的另外两部交响曲相似,第10交响曲的钢琴草稿上有一些零星的配器指示符号。在D615中有四处,D708A中有5处,而在第十中这类符号有二十余处。例如“Or”表示乐队,“Bl”表示管乐器,而“Tutti”表示全奏。在这之中还有“伸缩喇叭”的标记,说明第十的编制与“未完成”和“伟大”一样,需要一个扩充的浪漫时期乐团,而不像舒伯特早期的交响曲仅需要标准的古典编制乐团。

第十交响曲仅有三个乐章。在第三乐章中,舒伯特开始是打算写一首谐谑曲,但随着谱曲的进展,这一乐章越来越像一个结尾。它实际上是一个二拍子的回旋曲,但时时出现的三连音提醒我们它原先是首谐谑曲。在完成第一稿的草稿后舒伯特重写了这一乐章,删去了“谐谑曲”的标题。在完成这一乐章后舒伯特转而开始修改慢板乐章,这也可以说明舒伯特的最终意图是一部三乐章的交响曲。

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D 大调),从草稿上可以推测出是一个结构宏大的奏鸣曲式乐章,而由大提琴奏出的醇美的第二主题则完全是舒伯特式的。慢板乐章(B 小调)是“未完成”中诗意和《冬之旅》的悲戚的结合,而它的结构和织体则预示着马勒的风格。严格的对位法出现在末乐章(D 大调)(尤其在再现部,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由乐队同时演奏),双重对位、卡农、延长主题和赋格等在其早期交响曲中曾出现过的技巧都被运用在这一乐章中。

这些引人入胜的对位手法表明舒伯特已能够掌握对位技巧,而舒伯特曾在生命的最后几周立决定向西蒙·赛特学习对位,虽然他在11月4日第一次课后不久就去世了。这也可以成为这部作品创作时间的佐证。

对第十交响曲的挖掘并完成一个可供演奏的版本在整理、配器和结构辨析上困难重重,因为后两个乐章的风格是如此之新颖而没有先例可供参考,而外乐章的写作断断续续,留下很多断片,要依靠舒伯特留下的特殊记号将它们相连。

无疑,舒伯特如果能活更长的时间,他一定会对这部作品进行修改,然而我们现在已经无法了解它的最终形式了。但作为一位伟大作曲家最后的遗作,第十交响曲充满了新奇和自然的乐思。完成一个可供演奏的版本也许并不是必需的,那怕它可以保留舒伯特所有遗留的乐思而不做任何主观上的改动。但是这一由草稿整理出的演奏版本也许还有它的价值,因为它能够让我们透过尘封的草稿,一窥舒伯特临终前最后的暗示。

作曲家亲笔手稿

舒伯特第十交响曲的手稿共12页,其中第1-4页为第一乐章,第5、6页全部和第10页的倒数4行为第二乐章,其余部分为第三乐章。第一乐章的初稿在第 1-2页,但从大段的手画斜杠来看,作曲家废弃了这个构思,而3-4页是作曲家的最终构思。第二乐章中第10页的倒数4行应插在第5页倒数第四、五行(该手稿是双行谱表)第七、第八小节中间(作曲家亦有标记提示);另外,该乐章的结尾部分虽由舒伯特本人以斜杠划掉,但布莱恩·纽博尔德的管弦乐版本仍采纳之,且效果颇佳。

杰出的第二乐章

舒伯特第十交响曲第二乐章:慢板,b 小调。这个乐章比较哀婉优美,既表达了舒伯特对自己坎坷不幸的一生的叹息与无奈,又表达了舒伯特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与希望(哀婉柔美的小调主题与明亮单纯的大调主题的互相交织体现了这一点),这可以说是舒伯特内心的真实写照。它也可以说是交响曲里慢板乐章的精品,丝毫不逊于b 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的慢板乐章。因为第十交响曲是舒伯特临终前数周才开始动笔的作品,而且大概舒伯特在那时已自知大限将至,因此这个乐章可以说是舒伯特给自己写的“安魂曲”。

D 大调第十交响曲的发现与整理

一份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重要手稿在一九二八年维也纳所举行的舒伯特百年纪念展中展露光芒。恩尼斯·拉夫(Ernst Laaff) 虽曾在他所著的《舒伯特交响曲》(Franz Schuberts Sinfonien,1933) 小册中详细描述了这阙作品,但并未获得学术界广泛的重视。直到1950年四月莫利斯.布朗(Maurice J. E. Brown)的论文《舒伯特之D大调未完成交响曲》在《音乐与通讯》(Music and Letters)中发表,情形才有了转机。布朗认为标示一八一八年五月、包含了七个乐章的草稿实际上是为同一首D大调交响曲所作。从一九00年起一直收藏这份草稿的维也纳市立图书馆音乐部主任恩尼斯·希马(Ernst Hilmar) 在一九七八年对草稿做了更缜密的检验,他从纸张的材质与手迹分析中获得一项结论:这份草稿一共有九个乐章,分属于三首不同的D大调交响曲;其中只有第一首标示了一八一八年五月,其余二首的创作年代可能由一八二一年夏季,到一八二八年夏季甚至秋季——直到舒伯特辞世前不久。在零碎的九个乐章中,两个乐章属于一八一八年所作之交响曲、四个乐章属于一八二一年所作的交响曲,其余三个乐章则归为一八二八年所作的交响曲。按照德意许 (Otto Erich Deutsch)一九五一年在《舒伯特主题目录》里的说法,全部手稿的编号均为D. 615。但是在一九七八年修订再版时,却将D. 615的号码保留给一八一八年之交响曲,而一八二一与一八二八年所作的交响曲则分别定为D. 708A与D. 936A。整份草稿,一如舒伯特的惯例,是以双谱表写成,于一九七八年由巴伦莱特出版。英国舒伯特协会主席布莱恩·纽博尔德(Brian Newbould)将这首交响曲配器,使其拥有了最终的管弦乐谱,并为它出了一张专辑。

相关音频资料

  • 1、内维尔·马里纳爵士(Neville Marriner)指挥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录音时期:1981-1984年;发行时间:1984年;发行公司:PHILIPS;唱片编号:412 514-2~412 519-2 (412 176-2)。使用版本:布莱恩·纽博尔德配器版本。
  • 2、皮耶·巴托梅(Pierre Barthomée) 指挥列日爱乐管弦乐团(Lièg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Ricercar RIC 023)演出。这套录音是将D. 708A的诙谐曲做为终曲,使整首交响曲成为四个乐章。管弦乐的编曲工作是由德勒斯登国立歌剧院乐团(Dresden Staatskapelle)指挥彼得·顾克(Peter Gülke)开始,而由巴托梅及其他音乐家共同完成。这个版本和纽保的版本差异相当大,它在和声上更为大胆,并大量运用铜管与木管乐器的宏亮音色。在唱片演奏方面则较宽厚、堂皇,但不及马利纳的版本来得优雅、流畅。
  • 3、查尔斯·马克拉斯(Sir Charles Mackerras)指挥苏格兰室内乐团。发行时间:1997年。使用版本:布莱恩·纽博尔德配器版本。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舒伯特 - D大调第10交响曲 D.936a
作品信息
作曲 :舒伯特 1828
编号 :D 936a
时长 :0:27:00( 平均 )
体裁 :交响曲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7-12-03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