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去年年底男高音罗伯托·阿兰尼亚与女高音安吉拉·乔治乌终于宣布分手,证实了多年来坊间盛传的消息。

2010-05-16 22:22 外滩画报 盛韵

罗伯托·阿兰尼亚与安吉拉·乔治乌

文/盛韵

    罗伯托·阿兰尼亚与安吉拉·乔治乌无疑都有明星气质,他们缺乏的是谦卑的天分和为艺术服务的动机。艺术于他们而言不是目的,只是通往成功的手段。

    去年年底男高音罗伯托·阿兰尼亚与女高音安吉拉·乔治乌终于宣布分手,证实了多年来坊间盛传的消息。

    当年阿兰尼亚坐在咖啡桌的另一头,向我发誓分手绝对是谣言。阿兰尼亚大乔治乌三岁,1994 年10 月两人在科文特花园演唱古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一见倾心,从此如胶似漆。当时阿兰尼亚的妻子刚因癌症去世,他的演唱中带着一种几乎令人无法承受的哀婉;乔治乌也有一个罗马尼亚夫婿,却并不般配。阿兰尼亚和乔治乌顺理成章成了歌剧界的金童玉女,代表了歌剧艺术的未来。

    阿兰尼亚说:“能有我们是公众的幸运。”之后两人又觉得应该强调各自的独立性,于是二人倾向于独唱而非合作二重唱。乔治乌说:“我们像是三个艺术家,一个罗伯托,一个安吉拉,还有第三位艺术家,就是我们两夫妻加在一起。这可不容易管理。”可不,他是最有表现力的浪漫男高音,她是最完美的戏剧女高音,两个人在一起,是爆炸组合。

    阿兰尼亚曾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从来不会分开超过十天,这是我俩的金科玉律。我们从来不想分开。”这样的投入在变幻无常的歌剧史中倒不常见,事实上,自维多利亚时代的乔万尼·马里奥(Giovanni Mario)和朱莉娅·格里西(Giulia Grisi)厮守三十年(从1839 年起至格里西去世止)之后还未曾见过。然而在乔治乌的眼中,阿兰尼亚走的是一条凶多吉少的道路,路旁有种种凶恶势力在等待机会拆散纯真的爱人。

    然而她的短视令她拒绝去发现自身的问题。他们双双被穆蒂逐出斯卡拉剧院,演完《茶花女》便被大都会歌剧院抛弃,更被其总监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称为“雌雄大盗”……乔治乌坚持认为这些都来自高攀不上自己的人的恶意中伤。她抱怨:“他们利用我们来宣传自己,如果有安吉拉和罗伯托的名字,会更有趣。”她还坚持,自己的每一次小拌嘴都会被泄露给媒体,炒成大新闻。对此阿兰尼亚并不太烦恼, “这不能怪任何人,要怪只能怪我们太成功。没有丑闻也不可能成大名,在歌剧史上,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丑闻。”

    真是这样吗?我提出异议:那琼· 萨瑟兰如何?阿兰尼亚说:“琼·萨瑟兰算不上十分成功,你去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问,他们不会知道她。问阿尔弗莱多·克劳斯(Alfredo Kraus),结果也一样。只有像波切利、卡拉丝、卡鲁索那样的成功,才能算是真的成功。”阿兰尼亚一直在研究卡拉丝在乔治乌的年纪录制的唱片,“我必须告诉你,安吉拉要好得多,更有表现力,更优美,甚至更有戏剧性。”

    正是这种态度,让这对金童玉女招致了同事的厌恶。他们的随从之众仅次于拳王泰森,更加强了那种傲慢。乔治乌每次旅行都要带私人助理亚历山大,阿兰尼亚则由姐姐照顾。在二人演出前几个星期,就已经有大批亲戚前来,占据酒店无数套间。在纽约他们甚至会容忍赫伯特·布莱斯林(Herbert Breslin)这种公关,后者一直以挑拨帕瓦罗蒂和前客户多明戈的关系臭名昭著。

    他们并非没有抵御能力,却又似乎总是处于被围攻的状态中。他们如此害怕批评,两人都无法忍受去看一眼报纸。“因为我们很敏感,”阿兰尼亚说,“为什么我要为一张报纸坏了心情?我不是施虐受虐狂,这会毁了你。”

    当他们走进歌剧院时,周围氛围便变得凝重。只有三四位指挥能与他们和平相处,比如安东尼奥·帕帕诺(AntonioPappano),或是弗朗哥·泽菲雷利(Franco Zeffirelli)。不演出的时候,他们晚上多数会去听别人的演唱。“我们热爱歌剧,就像你们一样,”乔治乌说。

    “能与一个同行的女士一起生活真是太妙了,她不光是你的妻子,而是一个综合体。你会不停地爱上她。就算我们在家里会起争执,一到舞台上,不快就全消失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许是音乐的魔力,也许是嗓音,但肯定是一种全新的爱。我要向所有夫妻推荐这个办法。”阿兰尼亚说。

    阿兰尼亚的天真程度不亚于乔治乌公开露面时的冷若冰霜。她总是小心控制一切,而他总是兴高采烈地寻求新的刺激。他曾在巴黎咖啡馆里唱歌,每周七晚;她从布加勒斯特学院毕业后直接走上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舞台。他们共同的是野心勃勃,并能将此造起一座碉堡将纷扰世界挡在墙外。

    他们无疑都有明星气质,甚至阿兰尼亚说乔治乌赛过卡拉丝都有一定道理。然而他们缺乏的是谦卑和为艺术服务的动机。我问阿兰尼亚对艺术有何信念时,他大笑。“艺术信念毫无意义,就是每天早上起来,看嗓子是否顺畅,然后决定要不要去演出。”

    对于演唱,他俩从不会向老师、指挥请教,而是互相切磋。成为萨瑟兰或克劳斯那样的艺术家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比其他所有人强。艺术于他们而言不是目的,只是通往成功的手段。

    作者为英国著名乐评家、BBC 广播三台主持人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