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出自心灵,但愿它能到达心灵。”这是贝多芬在这部手稿上的题辞。这部大弥撒,D大调,OP.123.

简介 Introduction

贝多芬:庄严大弥撒   BEETHOVEN:Missa Solemnis

“出自心灵,但愿它能到达心灵。”这是贝多芬在这部手稿上的题辞。这部大弥撒,D大调,OP.123,是贝多芬为鲁道夫大公爵被封为奥尔莫兹大主教的登位而创作的,作于1818—1823年。在鲁道夫登位时(1819年),它并未完成,1823年才把手稿交鲁道夫。这部作品1824年4月7日由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在圣彼得堡首演,全曲使用弥撒普通经文(拉丁语,慈悲经是希腊语),包括正规的5个乐章:

  • 1.上帝怜悯我,开头祈祷上帝的合唱与抒发个人情感的个别独唱声部形成强烈对比,全曲均把表现主观交给独唱,而合唱就仿佛向全人类宣言。
  • 2.荣耀经,在开头“光荣归于至高无上的上帝”句处,表达一种虔诚的欣喜;在“人间有和平”处理成非常动人的窃窃细语。这一乐章高潮处是为结束语“上帝光荣,阿门”而作的伟大赋格,组织表现了3次“光荣”。
  • 3.信经,贝多芬非常精妙地表达歌词,在歌唱“从天堂降落”处,声乐下沉:“升入天堂”处,情绪飞扬;“化为肉身”处,又表达出神秘的效果。
  • 4.圣哉圣哉,用轻声细语开头;使欢乐情绪在“天上地下都充满着你的光辉”和伴奏它的赋格成中激烈爆发,又由一把天使般的小提琴带入《圣恩颂》。
  • 5.上帝的羔羊,贝多芬称这个乐章是“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和平祈祷”,结尾是非常动人的宁静。

赏析

一。创作背景

1819年3月,贝多芬在得知他长期的朋友和保护人,学生,鲁道夫大公将被封为当时奥地利摩拉维亚(现属捷克)省的奥尔莫兹教区大主教后,开始 创作这部《庄严弥撒》。鲁道夫(1788-1831)是奥地利佛兰茨二世皇帝的小弟弟,是1809年为将贝多芬留在维也纳而立的协议上签字的三人之一,这 个协议保障贝多芬相当的年金。他是贝多芬后半生的20年中最为慷慨和可靠的保护人,贝多芬也将自己的多件重要作品题献给了他。第26名为《告别》的钢琴奏 鸣曲,应是贝多芬与这位贵族之间的友情的最为动情的表露。这年六月初,贝多芬写了封长信给鲁道夫,对他的当选表示祝贺。他在信中说,“在高贵的殿下之庄严 的就职典礼上,我所创作的大弥撒演出之日,将是我一生中最为荣耀之时。上帝将明示我以自己的平庸之才为这个庄重的日子曾添荣耀。”为这位大公就职典礼是贝 多芬创作这部D大调庄严弥撒的直接动因。但是,由於作品本身构思的庞大和复杂,以及他的健康和其它创作活动,这部作品在一年后鲁道夫就职典礼(1820年 3月9日)到来时,只完成了其中一小部分。一旦他知道不能赶在这个日子上演,他也就更慢了下来,除了其它创作之外,对这部作品精雕细刻,最后直到1823 年3月,正式将作品呈现给鲁道夫大公。其中的三个部分,《慈悲经》(Kyrie),《信经》(Credo),和《羔羊经》(Agnus Dei)在1824年5月7日的音乐会上与《第九交响曲》一起在维也纳首演。只演出三部分是因为如果要全部上演的话,这个音乐会就实在太长了。这场音乐会 的第一个曲目是《大厦典礼序曲》。弥撒的三部份是以“带合唱与独唱的大赞美诗”为名,作为第二个曲目。因为当时弥撒曲是只能在教堂演出的。音乐会的压轴戏 是《第九》的首演。全曲第一次首演是此前的四月七日在俄国的圣彼得堡,由贝多芬当时的崇拜者和作品收藏者,俄国王子尼古拉斯.加利钦组织的。加利钦王子是 这部作品的几个单人订购者之一。他在第一次演出之后,诚挚地给贝多芬写信表达他对这部作品的热情:“…这整部作品真是美的宝库。可以说,你的天才预言了未 来的几个世纪。今天也许还没有听众能充分领悟和体验这部作品所有的美妙,但我们的子孙后代会比我们的同代人对你更为崇敬,也会更加怀念你。”

在完成这部作品的四年间,他经历了大病一场大半年的磨难。为生计写成了他的最后三部钢琴奏鸣曲E大调Op.109,降A大调Op.110,c小 调Op.111以及狄亚贝里变奏曲Op.120。在完成这部弥撒之后,在其首演之前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d小调第九交响曲》 Op.125上。在前述那个盛大的音乐会之后,他生命余下的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他最后的五部弦乐四重奏(降E大调Op.127,a小调 Op.132,降B大调Op.130,升c小调Op.131,F大调Op.135),以及为Op.130所作的新终曲乐章。在开始创作这部弥撒之前的 1818年,他完成了钢琴音乐的登峰造极之作,降B大调第29钢琴奏鸣曲《槌子键琴》Op.106。在这一系列篇幅宏大,意境极其深邃,富有他对人生与世 界的理念,和后人难以超越的音乐杰作之中,可以说,这部《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以其特有的普世的大众性屹立于贝多芬音响世界的顶峰。

在这部作品历经四年最后完成之后,贝多芬自己更说,“这是我至今所作的最伟大的作品”。他后来还多次提及这部作品为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毫无疑 问,他有充分的理由这样评价这部作品。贝多芬研究者巴瑞.库泊(Barry Cooper) 在他的《贝多芬》中写到,“在情感深度与音乐和理性独创性方面,它是未被超越的。”自从贝多芬的时代以来,这部作品的听众范围波及到前所未有的广度,既包 括教堂中的善男信女,又有音乐厅中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更多的是遍及世界的象你我这样的普通音乐爱好者。人们在它壮美的音乐和歌声里,虔诚的哀求与热切的 呼唤中,寻求灵魂的升华与净化,祈祷心灵的安宁和世界的和平。

二。作品浅介

弥撒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之前的几个世纪中,弥撒曲不仅形式已发展成熟,而且已经有了很多杰作。所以,从1800年之 后,弥撒曲的创作已较少,而且一般是受人委托为特定的场合而作。在贝多芬创作的中期,1807年,他已经写过一部《C大调弥撒》,在浪漫派的弥撒音乐上翻 开了一页。但是,无论在规模和深度上,它都远不能和这部《D大调庄严弥撒》相提并论。在创作这部作品时,贝多芬砖研了16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 (Giovanni P.Palestrina,1525 - 1594)和同时期另一位最有名的作曲家拉索斯(Roland Lassus 1532-1594)的作品,以及JS巴赫,CPE巴赫,和亨德尔的宗教音乐作品,还有莫扎特的《安魂曲》。很显然,他意识到了在莫扎特和海顿所继承的弥 撒曲传统中写出如和亨德尔《弥赛亚》和莫扎特《安魂曲》那样里碑式宗教音乐作品的使命感。在贝多芬开始创作这部作品的那年,巴赫《B小调弥撒》在被埋没几 十年之后于前一年刚出版。

这部作品是严格安照传统的弥撒曲形式,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独唱家,一个大型合唱队,管风琴,和大型管弦乐队写成。全曲演出约 80分钟左右。作品由五个大的部分构成,就如五个乐章。由於弥撒曲的唱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每个音符都是与唱词发言完全融合。尽管贝多芬的确在一两个地方 对几个词的顺序略有改动。

1。Kyrie 《慈悲经》 乞求上帝的矜怜

这个部分的唱词主要是由下列三句,由三个不同的拉丁词构成:

- Kyrie eleison. 上帝矜怜我们

- Christe eleison. 基督矜怜我们

- Kyrie eleison. 上帝矜怜我们

在这个部分的音乐一般有三个段落,贝多芬以ABA’的形式写成。在A段的唱词是“上帝矜怜我们”,B段是“基督矜怜我们”,然后是类似再现部的A’再唱“上帝矜怜我们”。

全曲由乐队齐奏出的有两个动机的引子开始。这两个动机构成了这个乐章的基础。紧接着合唱进入在第一个动机之上唱“Kyrie”(上帝),独唱随之加入与 合唱呼应,形成的场面就如合唱是普天下的芸芸众生,而独唱则是布道者。这个连续三次的呼唤“上帝”的歌唱,形成了一个十分庄重的场面。接下来为歌词 “Elyeison”(意为“矜怜我们”)所作的音乐恭敬而虔诚,这部分安静地结束而进入速度较快的中段,呼唤“Christ Elyeison”(“基督矜怜我们”)。乐队,独唱的四重唱,合唱时而一起时而交替,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吟唱。之后乐队其奏的乐章开始的引子再现,并进入 一个完整的再现部,吟唱“上帝矜怜我们”。这个乐章在合唱声中平静结束。这个乐章的唱词最简洁,音乐曲式结构也相对简单。

2。Gloria 《荣耀经》 赞颂上帝的光荣

这个部分的唱词主要是由下列三小部分构成:

- Gloria in excelsis Deo 荣耀归于至高无上的上帝

- Qui tollis 你带走世人的罪孽

-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你是圣灵,你是上帝

这个赞美上帝的乐章气势无比辉煌。简短的乐队引子之后,合唱呈“荣耀归于至高无上的上帝”的主题。经对比过度之后,进入中段 Qui tollis (你带走世人的罪孽)的部分变慢而精致,表达天堂中永恒的宁静,并逐渐引向第三段“你是圣灵,你是上帝,阿门”壮丽而庄严的赋格合唱,这是这个乐章的最高 潮。这段合唱简直象是心灵征服的凯旋,势不可挡。这段音乐,只有你自己去听了,才会知道它是多么的崇高和辉煌。

3。Credo 《信经》表达坚定的信念,描述基督的诞生,钉死,升天,和复活

这部分歌词最长而复杂,主要是三大段:

Credo in unum Deum 我相信唯一的上帝,创造天堂与人间,可见与不见之事物。

Et incarnates est 你是圣灵化为肉身,为圣女玛丽所生,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

Et resurrexit 升入天堂,复活

这段唱词最长,最复杂。相应地,音乐也及其丰富和多变,大起大落,有很多不同性格的音乐形象。乐章由乐队奏出的简短引子开始,然后是在四个音的 动机中合唱“Credo,Credo”(“我相信,我相信”),与这两个词的四个音节(Cre-do,Cre-do) 相对应,象是发至心灵的呼喊。与“万能的上帝”的唱词相应的音乐由弱曾强,具有极大的强度。唱到“圣灵”时,长笛独奏象征圣灵。“化为肉身”的音乐力度 轻,旋律带有神秘色彩,象是来自天国。然后,在唱到“resurrexit”,突然从沉默中爆发出上行的乐句,表征耶稣升入天堂,复活。下行的乐句中演唱 “带着荣耀再下人间”。贝多芬为每个词所作的音乐所得到的效果,是无法言喻的。乐章后部赋格合唱,气势磅礴,将音乐推向高潮。这个部分的音乐在乐队上行的 旋律中缓慢,轻轻地结束,象征升入天堂。

4。Sanctus 《圣哉经》被上帝赐福,乞求上帝保佑

这个部份唱词较简单,有两很小的部分,中间有一个小的前奏(Praeludium)。在有的弥撒作品中,第二部分《降福经》是一个单独的部分。

Sanctus 圣哉,圣哉,天堂人间充满荣耀

Benedictus 《降福经》,以上帝的名义,降福人间

这个乐章由乐队缓慢的引子开始,接着是独唱的四重唱。这个乐章的第一部分唱词传统上与教堂中礼拜仪式有结合,唱Osanna两次(英文 hosanna,和散哪,赞美上帝的仪式用语),合唱也是深情感人。中间的间奏乐段是共仪式主持人说话,所以乐队部分配器的乐器减小,可由管风琴即兴发 挥。这个简短的前奏其实是为后面的Benedictus《降福经》音乐作准备。在轻轻的乐队和合唱声中,一只独奏小提琴悄然飘来。在10余分钟的《降福 经》中,这只小提琴独奏与独唱,重唱,合唱,乐队相呼相应,始终飘在空中。你如果还没有听过这段以小提琴独奏为主的慢板的话,那你还没有听过贝多芬最真切 感人的慢板乐章,可以说也是古典音乐中最为深情的恩颂颂歌之一。

5。Agnus Dei 《羔羊经》 乞求上帝的羔羊(耶稣)

这个乐章由以下两大部份组成:

Agnus Dei 上帝的羔羊,带走人间的罪孽,怜悯我们

Dona nobis pacem 赐我们平安

第 一部分男低音独唱出的旋律阴暗开始,然后是女低音和男高音的反复,最后第三次由独唱的四重唱来发展。第二大部份唱“Dona nobis pacem”(赐我们平安)的音乐十分优美,明朗,舒展,让人心驰神往。其中的混合与变化节拍的双重赋格合唱部分,悲壮,激越。贝多芬特地在这部分的总谱 上题字:

祈祷内心的安宁与外界的和平

“Prayer for inner and outer peace”

“Bitte um inner und aussern Frieden”

如果说,在前面四个乐章,贝多芬都很严格遵守了弥撒音乐的传统的话,在这个乐章中,他是在音乐上是很偏离了这个传统的。在他的这部作品中,他加 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有内心的挣扎的表现,和表示战争和军事的外界的不安。但对心灵的安宁和外世平和的渴望最终战胜了这些骚动和威胁。音乐又回到“赐我们 平安”的主题,最后进入一个很大的尾声。

后注:本人宗教知识非常有限,中文大意是按由拉丁文翻成的古英文所译。如有不正确之处,请指正。

三。个人体验

贝多芬在谈到这部作品时曾说道:“我的目标是不仅在演唱者中,而且在聆听者中唤醒和永久地浇灌宗教的情感”。在这里,我理解他所说的“演唱者” 可以广义认为是用在教堂礼仪上时的信徒们,而“聆听者”则可以认为是在音乐厅里上演时所面对的一般听众,还包括我们这些贝多芬当时不会想到的通过不同的录 音媒体聆听的人。

《庄严弥撒》在我爱乐生活的很早期就进入了我的生活。最初是因为特别喜欢歌剧中的合唱音乐,比如《铁砧合唱》,《士兵合唱》等。所以80年代中 期在北京上学时,也曾去民族文化宫听中央乐团演唱的威尔第《安魂弥撒》和中央歌剧院乐团的海顿清唱剧《四季》。但贝多芬这部作品,从各种音乐书籍上听说 了,却从未有机会听到。《庄严弥撒》这个名字,让我一想到,就觉得是部巨作,当时不知《庄严弥撒》其实是弥撒作品中的很松散的一类,尽管,贝多芬这部作品 的确已经成为这类作品的代名词。那时喜欢从收音机广播中听音乐,但我们的广播电台从未播放此作。但是真是想听。记得有次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晚上来学校开 《古典音乐欣赏》课。有次课后,我就跟着那位老师走了很长段路,问她能不能帮我录个《庄严弥撒》。可她对我说,她自己还没有听过。不久之后,在中图公司进 口的原版磁带中,发现了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的演奏版。记得是两合磁带,并装一起。至此,这合厚磁带,伴我度过了一生中最为烦恼的几个年头。至今仍历历在目的 是,在6天工作之后,星期天早上躺在床上,就听这部作品,试图忘却世间生活的琐事。那真象是我的礼拜。

多年后,当CD开始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时,我的第一张原版CD是这张托斯卡尼尼的录音。当时对这个版本并没有了解,只是在CD店见到了,又是托斯卡尼尼,就卖了。这个录音录制于40年,声音效果不佳,但仍能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威力。

很多爱乐者对宗教体裁作品敬而远之。其实,欣赏大型声乐作品之宗教体裁的作品,并不需要太多的宗教背景。由於从小到大受无神论的教育,至今,我的宗教知 识仍然非常有限,也很少实际的宗教体验。但毫无疑问,宗教体裁的作品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这类作品中的美,是我所不能言表的。对于爱乐者来 说,缺少音乐中的这部分内容,不知会缺少多少的欢乐!

贝多芬生于长于天主教家庭,但他成年后并不如别人那样定时经常去教堂。他写下《海利根斯塔特》遗书之后,写下了《英雄交响曲》,将自己完全献身 于艺术,度过了第一个他人生的磨难。到创作《庄严弥撒》时,刚刚结束了他多年的为侄子卡尔监护权的官司,也早已饱经了尘世艰辛。他似在寻找与思考人与上帝 的关系,大概感到了献身上帝是自己的最后归宿。《庄严弥撒》中发自内心深处的哀求,呼唤,赞美,既是作曲家发自心底的声音,更象他在给鲁道夫大公的那份总 谱上的题献词所表达的那样,达到聆听者的心灵:

“出自心灵,但愿它达到心灵”

From the heart – may it again – go to the heart.

Von Herzen – moge es wieder – zu herzen gehen!”

唱片

这部大弥撒的版本可选:

  • 1.卡拉扬指挥维也纳歌唱家合唱团。柏林爱乐乐团版(Jonowitz, Ludwig, Wunderlich, Berry演唱),DG,CD编号423 913—2(两张)(1989年录音+莫扎特弥撒K317)。
  • 2.里林(Rilling)指挥斯图加特教堂唱诗班、斯图加待巴赫学院合唱团版(由 Cobum, Quivar, Baldin, Schmidt演唱),HANS,CD编号98956(2)。
  • 3.加德纳指挥蒙特威尔第合唱团、英国巴洛克乐团版(由Margiono, Robbin, Kendall, Miles演唱),DG,Archiv CD编号429 779—2,《企鹅》评介三星。
  • 4.哈尔库特(Harnoncourt)指挥勋伯格合唱团、欧洲室内乐团版(Mei, Lipo Vsek, Johnson Holl演唱),Teldec,CD编号9031 74884一2(两张),《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 5.塔特(Tate)指挥泰里斯室内合唱团、英国协奏团版(由Vaness, Meier, Blochwitz, Tschammer演唱),EMI,CD编号CDC7 49950—2。《企鹅》评介三星。
  • 6.莱文(Levine)指挥莱比锡皇家室内乐团、瑞典皇家室内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版(由Studer, Norman, Domingo, Moll演唱),DG,435 770—2(两张),《企鹅》评介三星。
  • 7.罗伯·萧指挥亚特兰大合唱团、乐团版(由Mc Nair, Taylor, Aler, Krause演唱),Tedec,CD编号80150(+莫扎特的弥撒K427)。这些版本中,论气势,卡拉扬版最佳;论演唱,莱文版阵容最佳;论录音,自然是罗伯·萧版为上乘。

这首大弥撒的历史录音:

  • 托斯卡尼尼有一个1953年录音(指挥罗伯·萧合唱团、NBC交响乐团,由Marshall, Marriman, Conley, Hines演唱),RCA,CD编号GD 60272(两张),《企鹅》评为历史录音三星保留一星。
  • C.克劳斯(Krauss)有一个1940年录音(指挥维也纳歌唱家合唱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由 Eipperle, willer,PatzaK Hann演唱),DG,CD编号435 321—2(两张)。
  • 此外,克莱姆佩雷尔有一个1965年录音(指挥比彻姆合唱团、新爱乐乐团版,由Soderstrom, Hoffgen, Kmentt, Talveda演唱),EMI,CD编号CMS7 695382,《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贝多芬 - D大调庄严大弥撒 Op.123
作品信息
作曲 :贝多芬 1819-1823
编号 :Op. 123
时长 :1:15:00( 平均 )
体裁 :弥撒曲
献给 :Archduke Rudolf of Austria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12-03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