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哀悼进行曲》第一”说又将中国作曲家创作管弦乐曲的时间提前了七年。现在还没有找到《哀悼进行曲》在德国演奏过的文字记载,但是萧友梅亲自抄写了《哀悼进行曲》的全部分谱。

相关 About

萧友梅 - c小调哀悼进行曲 Op.24 Xiao Youmei: Mourn march

时间:2016-03-29 23:24 新芭网

山间流出的小溪,越往源头水越清澈;历史长河则相反,越是追根溯源可能越是含混。究竟哪首作品是中国的第一首管弦乐?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怀旧》第一”说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般认为黄自的序曲《怀旧》是中国第一首管弦乐作品。王安国教授在1988年撰写的《中国交响音乐创作,1946-1976》一文中说:“1929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的黄自,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管弦乐队作品——《怀旧》。”

此前,“《怀旧》第一”说曾经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界维持了很长时间。因为《怀旧》在黄自毕业的1929年,曾经由他的母校耶鲁大学所在地的纽黑文交响乐团(又译新港交响乐团,New Haven Symphony Orchestra)演奏过,并获得当地报刊的好评。这确实是中国管弦乐作品第一次在国外舞台上的演出。黄自回国后不久,1930年11月,《怀旧》又由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在梅百器的指挥下在国内演奏,萧友梅还为这次演奏专门写了文章《黄今吾的“怀旧曲”》(今吾是黄自的字)。文章最后写道:“中国人的乐队作品,这是第一次在外国人主持的管弦乐队里得到公开演奏的机会。这岂不也是最值得一般爱国的邦人君子欢喜的一回事吗?”

萧友梅的文字写得很客观,说这是中国人的管弦乐作品“第一次在外国人主持的管弦乐队里得到公开演奏”。因为他自己非常清楚:中国人创作的管弦乐曲,由中国人主持的管弦乐队已经在数年前就演奏过了。

“《新霓裳羽衣舞》第一”说

这里所说的“中国人创作的管弦乐曲”,是指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由中国人主持的管弦乐队”,是指20世纪20年代由萧友梅创办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1923年12月17日,萧友梅亲自指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演奏了他创作的《新霓裳羽衣舞》。但是这件重要的音乐史迹被湮埋了六十多年,直到80年代后期,华裔音乐学者韩国鐄运用他在海外寻找到的资料对“北大音乐传习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时,才证据确凿地指出: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首西式管弦乐曲”。

此后,“《新霓裳羽衣舞》第一”说很快替代了“《怀旧》第一”说,得到了音乐史界的广泛认同。这一“新说”将中国人创作的管弦乐曲的时间提前了六年。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的总谱手稿也被发现——这是由萧友梅的侄女萧淑娴保存并提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拍摄成显微胶卷保存下来的。一些学者开始对这部管弦乐手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1992年6月王安国教授写的《萧友梅器乐作品研究》一文中,专有一节对《新霓裳羽衣舞》进行了音乐学的分析,称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从创作和首演的时间看,均早于黄自于1929年在美国创作的《怀旧》,因此,这部长达474小节(包括反复所占时值)的作品,实在应该算作中国的第一部管弦乐曲。”

王震亚教授在《萧友梅音乐作品分析》一文中对《新霓裳羽衣舞》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后指出:“1923年我国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管弦乐,更谈不上管弦乐曲民族化的问题。萧友梅是探索创作民族化的管弦乐曲的一位先驱。”

“《新霓裳羽衣舞》第一”说从90年代一直维持到现在。2003年,有人曾经提出要搞“中国交响乐80年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的宏大计划,就是按照“《新霓裳羽衣舞》第一”说设计出来的——从1923年产生了中国第一首交响音乐作品后,到2003年已经整整80年了。只是由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这一计划被搁置下来。

“《哀悼进行曲》第一”说

近年来关于萧友梅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萧友梅的新资料被进一步发掘了出来。目前已经有足够的资料可以推翻原先的“《新霓裳羽衣舞》是中国第一部管弦乐作品”的说法,而应代之“《哀悼进行曲》第一”说。

《哀悼进行曲》是萧友梅1916年在德国留学时谱写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主要的依据有以下两种:

第一是2004年汪朴从《教育公报》第四年第四期(1917年3月20日出版)上发现了《本部留德学生萧友梅学业成绩报告及请予研究期限一年理由书》一文,后转载于《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上。这份“成绩报告”中提到:1916年,萧友梅在德国创作了多首乐曲,其中有“《哀悼引》一曲,追悼黄、蔡二先生(黄钟软调,洋琴军乐队及大乐队用)”。其中,黄钟软调今译c小调,洋琴即钢琴,大乐队即管弦乐队。看来当年他谱写的《哀悼引》,既有钢琴曲,又有军乐队和管弦乐队曲谱。

第二是2007年7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萧友梅全集?音乐作品卷》(第二卷)中,收入了《哀悼进行曲》的管弦乐总谱(第85-97页)和分谱(第98-111页),同时还刊有钢琴谱《哀悼引》和《哀悼进行曲》的铜管乐分谱。

上述两者互相佐证,文字记载和保存下来的总谱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确凿无疑地断定:1916年12月萧友梅谱写的管弦乐曲《哀悼进行曲》,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管弦乐曲。

“《哀悼进行曲》第一”说又将中国作曲家创作管弦乐曲的时间提前了七年。

现在还没有找到《哀悼进行曲》在德国演奏过的文字记载,但是萧友梅亲自抄写了《哀悼进行曲》的全部分谱。假如没有演奏的机会,作曲家一般是不会花时间去抄写分谱的。保存下来的分谱就是可能被演奏过的证据,不过此事还需要寻找更为有力的证明。

《哀悼进行曲》在国内演奏的确切日期是1925年3月28日,地点是北京景山东街北京大学第二院大礼堂。这次演奏时,节目单的曲目中增加了六个字——《哀悼进行曲》(悼孙中山先生)。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孙中山先生于半个月前(3月12日)在北京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也是萧友梅的战友和导师,萧友梅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专门举办了一次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第19次演奏会”,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爱格蒙特序曲》,肖邦的《葬礼进行曲》,以及萧友梅的《哀悼进行曲》等。这说明萧友梅对孙中山这位老朋友怀着多么特殊而强烈的感情。当然,这次演奏的《哀悼进行曲》和他1916年谱写的总谱肯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的编制不全(缺少大管和中提琴声部),需要根据这个特殊编制的乐队重新进行编配。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