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对于黎锦晖先生,也应像对所有文艺前辈们那样,对他的创作进行充分研究,继承、发挥其精华,扬弃其不够完美的部分,而不要像今天对某些文艺家和文艺作品那样做不实事求是的吹捧

相关 About

黎锦晖 Li Jinhui 作曲家

2009-06-07 22:28 天津日报 刘诗嵘

刘诗嵘

近日,从报上看到在国家大剧院演唱《毛毛雨》的报道,我忽然回忆起来一件有趣的往事:那是在1943年的秋季,我当时正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学习,在一次联欢会上,由同学们演出了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剧《小小画家》,扮演小画家的是如今已届耄耋之年的指挥大师严良堃,当年他还是一位不到20岁的青年,由于他身材小巧动作灵活,在书桌上攀上爬下,将一名聪明、顽皮的天才男孩表演得惟妙惟肖,音乐伴奏由钢琴专业的屠咸若学长担任,他在簧片风琴上按照当年以平行八度配合旋律的“传统”奏得尽职尽责,参加联欢会的师生们都看得十分开心。

众所周知,多年以来,对于黎锦晖先生的音乐创作曾经有过一些争论,尤其对于他在国难深重的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若干流行歌曲如《桃花江》、《妹妹我爱你》等颇多批评。但是,对于他所创作的多部儿童歌舞剧,由于在剧中歌颂了善良、正义,鼓励了诚实和个性解放,批判了封建思想和对弱者表示了同情等等,不仅在当时演出受到了成年人和儿童的欢迎,也为后世充分肯定。例如,近来一批从事歌剧工作的老同志在编写《中国歌剧史》时就称他为中国歌剧和音乐剧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对于黎氏某些作品的评论,我也认为应当从实际出发,不能像过去那样或一概否定或做不实事求是的吹捧。例如,有人在文章里认为鲁迅曾经批评黎氏的《毛毛雨》听起来好似“绞死猫儿”,便认为这批评也属当时文化界对黎氏的“封杀”,今天应予“平反”,其实,我倒觉得鲁迅对此的评论是颇为形象化而准确生动的。我们知道,鲁迅对于现代的音乐并不很熟悉,但是对于民族传统戏曲却比较熟悉和有深厚的感情,例如,他在《社戏》和《女吊》里就对其家乡的绍剧都有非常生动的描绘。但是他对于现代的甚至西洋的音乐戏剧也并非毫无见地,例如尽管他不知道在北平所观看的西方歌剧的具体内容,但是仍然凭所听的感受称赞他们的表演是“美妙、诚实而且是勇猛的”。那么,鲁迅说《毛毛雨》的演唱听起来好似“绞死猫儿”有没有一点道理呢?以我过去听过的这类歌曲的经验,对此倒也颇有同感;尽管余生也晚,却也从上世纪30年代国产的电影和唱片中既听到过黎锦晖创作的各种流行歌曲,也听到过不少由任光、聂耳、星海、贺绿汀等为电影创作,同时也由百代唱片公司录制,由歌星、影星演唱的歌曲,例如《梅娘曲》、《渔光曲》(王人美演唱),《天涯歌女》(周璇演唱)《秋水伊人》(龚秋霞演唱)和《夜半歌声》(盛家伦演唱)等等,尽管这些歌曲的抒情性也都很强,但是听了之后都感到情真意切,尤其是王人美演唱的《梅娘曲》,当时我听了非常感动,比起同时听到的《桃花江》、《毛毛雨》等嗲声嗲气的演唱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而当年我仅仅是个爱好音乐的少年,既没有接受过革命的文艺理论,也还没有开始音乐专业的学习,仅凭自己的直感而已。更何况鲁迅所批评的仅仅是《毛毛雨》的演唱风格,并没有涉及这首歌曲的思想内容,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肯定黎锦晖就将鲁迅的看法否定。

对于黎锦晖先生,也应像对所有文艺前辈们那样,对他的创作进行充分研究,继承、发挥其精华,扬弃其不够完美的部分,而不要像今天对某些文艺家和文艺作品那样做不实事求是的吹捧,更不要为了肯定他而将过去对他的正确批评加以否定。如果能将他的音乐、戏剧作品加以整理、编选,并以我们今天比20世纪30年代优秀得多的演出水平和条件来表演并制作出高质量的音像产品来,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与肯定。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