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既然市场如此难做,不如看看马友友到底有些什么成功的秘笈,或许能从中学到点有用的东西。

相关 About

马友友 Yo-Yo Ma 华裔大提琴演奏家

2010-11-20 02:50 第一财经日报 毕祎

毕祎

11月19日,马友友又将在上海大剧院奏响琴音。最近不断听到有人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马友友音乐会门票的渴求。虽然与同日举行的王菲演唱会的一票难求相比,这种声音显得微弱一些,但在古典音乐会的范畴内,已经算是罕见的情况。

国内古典音乐会市场在最近几年可谓越做越烂,以演奏家为主体的音乐会几乎销声匿迹。年富力强的一代音乐家在国际大赛屡屡获奖,可在受到国际认可的情况下,国内音乐会成本高昂,出票艰难。所以,大多数人选择留在学校的荫庇下教书育人求得温饱。即便有心想要开场像样的独奏音乐会,也往往是捧场者寥 寥。还有一些索性变招,以跨界式的包装求得新意,倒也获得了一些成功。只是这种成功能持续多久,令人生疑。

既然市场如此难做,不如看看马友友到底有些什么成功的秘笈,或许能从中学到点有用的东西。

平心而论,马友友最近几年的演出状态明显在走下坡路。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年龄增大、身体机能逐步退化。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将那些原本被隐藏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在马友友的身上,这种缺点实际上一直存在的,这和他一贯追求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方法有关。

听过马友友的琴声,很多人会被那种透亮而温柔的大提琴声音所吸引。为了得到这种招牌式的声音,他几乎从不用过大的力量按弦。当他能良好地控制左 右手的协调时,他手中的斯特拉迪瓦利琴便能发出一种介于自然泛音和实音之间的声音。这种声音非常明亮,穿透力极强。同时,配合左手的揉弦,总能让音乐变得 非常感人。请相信马友友演奏时的丰富表情,这的确是他追求的音乐上的优美。可如今,他对双手的控制能力早已不是当初的状态。这种按弦不实的问题带来的直接 后果就是音准的缺失,过多的揉弦也使音乐中原本应该保留的纯洁消失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马友友依然具有神奇的号召力?为什么有些技术更好、品味更高的年轻演奏家却很难得到观众的追捧?总体看来,马友友的秘笈大概有这样几条。

一是他超强的知名度。在一个迷信和崇拜品牌的时代,艺术家把自身塑造成品牌已经成了公认的成功之路。马友友的品牌之路最初当然得益于他的经纪公 司和唱片公司。索尼不遗余力地把他塑造成大提琴领域的一流演奏家。作为第一代从音乐视频产品中获利的大提琴家,很多人对他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他那张极富创 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DVD可算是同类产品中登峰造极的例子。除此之外,他几乎参加了所有重大音乐活动,并且都从记录这些活动的录影带中进一步 增强他的知名度。从1990年的柴可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纪念音乐会到2009年奥巴马就职典礼,马友友总是现身各种隆重盛大的场合,借助强大的美式商业 模式,始终保持他大提琴演奏家第一品牌的优势。

第二条秘笈可算是大提琴家的多种经营。马友友自出道后,主要在美国发展。相比欧洲大陆,美国的古典音乐市场要弱得多。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纯粹 的古典音乐是很难有发展空间的。马友友的唱片出版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总是古典曲目与跨界曲目相交替。1983年10月至1984年6月,他和钢琴家埃 克斯出版了两张贝多芬奏鸣曲,就在这之间,他出版了和克劳德·波林三重奏合作的爵士专辑。1995年,在发行了一张极其严肃的三重奏专辑之后,他接连推出 《阿巴拉契亚圆舞曲》和《探戈之魂》两张轻松的作品。2008年《和平与欢乐之歌》以后,今年2月又推出了严肃的门德尔松《钢琴三重奏》。

马友友始终带给人们丰富的音乐体验。在人们眼里,他是个纯粹的古典大提琴家,演奏那些头戴假发的作曲家们创作的精品;但他也是个世界音乐的探索 者,他的丝路乐团与世界各地的原生态音乐家合作演出;他也是个跨界音乐家,电影音乐、爵士音乐甚至流行歌曲,他从不排斥。莫里康尼、约翰·威廉姆斯、皮亚 佐拉在他的音乐库里,和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肖邦、莫扎特等伟大的作曲家们一同并列。

最后一条或许是最重要的,就是马友友的笑容。德国人有个俗语,叫“中国人式的笑容”,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但马友友却有一种独特 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无论是在演奏音乐还是在拍摄专辑封面,或者接受电视采访,哪怕面对一屋子陌生记者,马友友的笑容始终真诚,也难怪有这么多人称赞他的 好人缘了。

马友友又来了,带着他标志性的笑容,不过这一次,他终于回到古典的曲目上,将在今夜与指挥家余隆合作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