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上善蜀水》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晓忠创作,特邀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邵恩担任首演指挥。

相关 About

四川交响乐团 Sichuan Symphony Orchestra 成立于2002年

时间:2016-12-13 16:59 四川新闻网 叶明超

民乐器与西洋乐器合谱排练
民乐器与西洋乐器合谱排练

记者从四川交响乐团了解到,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原创交响音乐会《上善蜀水》已经进入合谱排练阶段,预计12月17日将在成都特仑苏音乐厅(原水碾河娇子音乐厅)首演。《上善蜀水》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晓忠创作,特邀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邵恩担任首演指挥。

五大套曲为蜀水绘精魂

《上善蜀水》以水为主线,贯穿音乐创作的始终,将以五个套曲表现川江蜀水的“水韵、水律、水润、水势、水德”等形态,力求表达蜀水间蕴含的“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至尚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的人生价值观。

第一套曲《清流闻道》以道意描绘“水韵”,乐曲采用道家音乐元素与四川民歌风的素材创作而成,歌词选用了五首青城山道观楹联,从词意和音乐的角度分成“曲径幽居、溪壑奔腾、钟敲月上”三个不同意境。

第二套曲《江河脉动》以中国民族弹拨乐阮族和西方弦乐器相结合描绘“水律”。阮族乐器音质古朴、幽静似远古河水的涓涓细流,弦乐气韵深邃、悠长,赋予乐章如歌的叙述。中西方乐器的融合,将让我们体验到川江蜀水的优美律动。据悉,《江河脉动》是最先完成的套曲,此前已经赴俄罗斯等地进行过文化交流演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第三套曲《春夜喜雨》则以人情表现“水润”,依据川剧经典代表作《别洞观景》唱段中的乐句,采用高腔领唱与混声合唱相结合、古筝领奏与弦乐队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似乡音非似乡音、似过去亦似现在的情愫,让观众体验到水润万物的感受。

第四套曲《川江放歌》以人文表现“水势”,作品素材取自于川东民歌和川南民歌,以川江号子的豪迈、川南民歌的诙谐,力图表达川人生养和融入在山水间所形成的幽默、豁达而又不惧艰难的乐观性格。

第五套曲《生生不息》则以水带给川中大地的生机表现“水德”。川江蜀水从高原冰雪融化而来,滋养巴蜀大地,穿过群山万壑汇入大海,一路牦牛低哞、牧歌悠扬,无论天堑还是坦途都忙碌着生生不息的各族人民。这组套曲融入了藏羌音乐元素,是本场音乐会最长的套曲,将集中展现蜀水的恢宏、厚德。

以现代技艺展现中华审美

谈及《上善蜀水》的创作理念,作曲家杨晓忠表示该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遵循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自然现象是没有思想的,是人类活动赋予了它们精魂。成都夜雨下了数千年,到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出来,这雨才从自然现象变成了文化符号。一花一木总关情,中华审美最擅长以人的情怀赋予山水思想精神。润育了巴蜀人文的川江蜀水,自然也能承载巴蜀人文风情。因此这部交响套曲,借用老子《道德经》中名句“上善若水”之含义,套用为《上善蜀水》,聚焦至善至美的川江蜀水,以人文表现自然,又以自然升华人文。

“我们学交响乐,学的是先进的作曲、演奏技艺,这和要表达精神和审美是不冲突的。在民乐与交响乐的融合方面,我国音乐界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以民乐器配洋腔洋调、东西方乐器直接混用、声部组合和谐相融。”杨晓忠说,交响乐虽然是从西方学习进来的,但它同样也能表现中华审美。《上善蜀水》就是从作曲阶段就将东西方乐器根据音色、音调进行声部组合,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在五部套曲中,每部分都至少有一件民乐器,多的有十多种,让民乐和弦乐结合,呈现出的乐感更具有水的特点。此外,《上善若水》还将民乐和美声、交响乐与诗歌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完整的水之意境。

让群众了解交响乐,以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管弦乐器、欣赏交响乐的热情也渐渐高涨。四川交响乐团党总支副书记、副团长吴灵峰说,为响应这样的群众需求,四川交响乐团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三个:创作更多更好的四川本土交响乐、引领群众欣赏交响乐这一世界艺术、为市民提供功交响乐相关的文化服务。

四川交响乐团目前每周在图书馆安排专家为市民讲音乐知识,并深入大学、中小学,为学子们带去音乐讲座和相关的活动。在2017年,四川交响乐团将推出四川交响乐音乐季,以定时、定期、定点的高水平高质量演出,让市民将交响乐视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享受。

据了解,四川交响乐团旗下有弦乐团、“天姿国乐”民乐团以及合唱团,这让其拥有独特的优势。吴灵峰表示:“四川交响乐团将运用好交响乐这一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突出四川表达,以此抓好交响乐的原创和发展,创造有本土文化符号的音乐品牌。”(叶明超)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