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然而,近年来,民歌在申城舞台却鲜有所闻。“上海拥有国际水准的演出大码头,为什么却很少见得到民歌演唱家的身影?

相关 About

李谷一 Li Guyi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朱逢博 Zhu Fengbo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

2010-01-25 09:14 解放日报 钟菡 伍斌

上海曾是民歌的乐园,《赞歌》《请茶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脍炙人口之作都首演在此,“南有朱逢博、任桂珍,北有李谷一、郭兰英”的辉煌如在 昨日。然而,近年来,民歌在申城舞台却鲜有所闻。“上海拥有国际水准的演出大码头,为什么却很少见得到民歌演唱家的身影?”一些民歌爱好者发出了这样的疑 问。

  非规矩不能唱?

曾获第七届央视青歌赛民族唱法第一名、被誉为民族声乐新一代“掌门人”的方琼教授已到上海20多年。她感慨:“民歌在上世纪80年代还 比较辉煌,90年代中期以后就出现停滞状态。并不是缺乏高水平的人才,相反,上海有许多能走在全国水平前列的演唱家,只是少有能施展的舞台。”来听民歌的 人越来越少,而且大多是中老年听众,如今,上海的各大舞台几乎成了港台明星和海外音乐团体的天下。

民歌为什么离上海人越来越远?同样曾在多年前获央视青歌赛民族唱法第一名、现任上音教授的民歌演唱家于丽红认为,这跟民歌的演唱特 点和题材有关。“民族唱法可能显得比较‘高端’,必须经过正规训练,一般人不好唱,因而不会像通俗歌曲那么易于接受。当下民歌曲目以赞颂型内容为主,也离 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兴趣远了点。”上海民族乐团民歌演唱家李俊峰也表示,通俗歌曲不需要音乐基础也能欣赏,民歌至今仍然单一、程式化的表演样式,自然难比后 者流行。

“墙外香”带来启示

相比于在本地舞台惨淡经营,上海的不少民歌演唱家在外地和海外却大受欢迎。方琼年年受邀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演唱会,并曾和费玉 清、蔡琴三人合开演唱会。她认为,海外对民歌的概念更为开放包容,他们拼装、包装的民歌演出,可看性、可听性都强。她也由此领悟到对上海老歌、民族情歌、 当代民族原创曲目,必须有全新演绎。近期,她与上海作曲家叶国辉合作的《2009海菜腔》等作品中,就把周杰伦式哼唱和网络现象用巧妙方式融入民歌,在北 京听众中引起“酷评”。

于丽红等上海歌手甚至把独唱音乐会办到了乌克兰、法国、奥地利、德国,外国观众对于民歌与大型交响乐团合作演绎的形式颇感新鲜。 “外国观众不理解歌词,听到的是歌声美不美,这也给中国当代的民歌演绎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参照标准。”李俊峰也表示,上海民歌演唱实力并未衰退,需要更多 的舞台亮相来推举,创作者、演绎者能不能写出、唱出呼应当代生活的好歌,也是决定民歌盛衰的要素。

  酒香也怕巷子深

好作品离不开好的包装推介。一些民歌手反映,当下荧屏、广播鲜有民歌专栏。李俊峰指出,民歌的观众大多是中年以上,而喜欢上网的多是青 少年人群,民歌不能“网行天下”,也就少了对这一未来观众群的针对性推广。于丽红认为,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很多高雅场合还是需要民歌。她呼吁:“电 视、广播应给民歌一席之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也应该重视民乐、民歌教育,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生活在通俗歌曲的文化中。”方琼则希望通过一些地方民歌比 赛,来更多推举原创作品、培养本土歌手。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