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俞峰说,《白毛女》及其目前初步开始尝试的艺术拓展,只不过才刚刚拉开了中央歌剧院事业大发展的小小序幕罢了。

相关 About

歌剧《白毛女》 The White Haired Girl
俞峰 Yu Feng 指挥家

2009-11-19 08:48 中国文化报 张小兰

重排歌剧《白毛女》的背后

——访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俞峰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立冬之后的北京,四处弥漫着落雪和融雪的 北国风情,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京城里的雪花似乎也比平常的年份来得早,来得热烈。2009年11月18和19日晚,作为中央歌剧院首届国 际歌剧季的重点剧目之一,该院将在瑞雪纷飞的季节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最老牌的中国歌剧《白毛女》。

久违了,歌剧《白毛女》!1944年冬天,当贺敬之动笔写下“北风吹,雪花飘”的时刻,世界正发生转 折性的巨大变化。这部具有深刻现实感、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歌剧,被公认为那个时代崭新艺术的典范和代表。郭沫若曾高度赞扬了这部歌剧,认为中国的封建悲 剧串演了两千多年,随着《白毛女》的演出,也的确快到封建社会闭幕、把“鬼变成人”的时候了。茅盾曾撰文称“我们毫不迟疑称扬《白毛女》是中国第一部歌 剧,我以为这比中国的旧戏更有资格承受这一名称——中国式歌剧。”而当《白毛女》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时代和环境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21 世纪,被中央歌剧院再次搬上舞台的时候,我们渴望了解的东西似乎就不仅仅是《白毛女》本身了。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11月11日,本报记者来到中央歌剧 院,采访了刚刚结束紧张排练的著名指挥家、中央歌剧院院长兼艺术总监俞峰先生。

记者曾于去年初在中央歌剧院《霸王别姬》剧组赴美巡演之后,采访过作为副院长兼艺术总监的俞峰,听他 描述他心中的歌剧理想。时隔近两年,在俞峰干净整洁、充满书卷气息的新办公室内,再次采访这位杰出的指挥家,目睹他为实现发展中国歌剧事业的激情拼搏,记 者的感触颇深。说实在的,与其丰富的艺术阅历和成就相比,俞峰的年龄年轻得让人羡慕!俗话说,人到四十五,好比出山虎。生于1964年的俞峰,如今正是精 力充沛、经验丰富、艺术创造力旺盛的大好年华。由他领军中国最顶尖的歌剧艺术院团——中央歌剧院,怎能不让人满怀着一番希望和信心呢!

在记者采访的两个多小时里,俞峰的办公室里不时进出着剧院里不同部门的人员,一派争分夺秒、紧张有序 的繁忙工作景象。剧院的各个业务部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院长来定夺。之所以诸多的事情时间紧迫,大多是因为中央歌剧院没有属于自己的剧场,剧院许许多多的 演出工作安排,不得不被动地按照他人的时间行事。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指挥得当,运作到位,实行低票价的首届国际歌剧季,在客观条件如此被动和困难的情况 下,居然实现了赢利,这让多少习惯了“多演多赔”的剧院演职人员信心大增。

俞峰笑着对记者说,以前做艺术总监和副院长的时候,有了问题还可以向院长叫苦,要求院长想办法解决困 难,现在连个叫苦的都没有了,一切要靠自己来想办法解决。虽然所承受的各种压力更大了,担当的责任更重了,但是看到目前剧院的一切工作都能够围绕着艺术生 产,更加高效地运转起来,特别是首届国际歌剧季系列演出的推出,剧院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全体演职人员心气很齐,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一个月 干的活是以前一年的工作量,俞峰做大做强中央歌剧院的信心也更足了。

突出歌剧的音乐戏剧理念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中央歌剧院在首届国际歌剧季上似乎有些反常规地推出了中国歌剧《白毛女》。有人曾 经疑惑:演西洋歌剧见长的中央歌剧院,能演好《白毛女》吗?俞峰说,中央歌剧院当然能演好歌剧《白毛女》,《白毛女》曾经是本院历史上的保留剧目呀!而 且,《白毛女》是中国原创歌剧,用什么方式去表现,并非一成不变。歌剧《白毛女》的情节结构,吸取了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语言继承 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程式。剧中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采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 创作,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此次重排《白毛女》首先要再现其原剧风貌,在此基础上要突出 体现歌剧的魅力,特别是展示西方歌剧的表现手法。

俞峰说,自己对中央歌剧院此次上演在艺术上中西合璧的歌剧《白毛女》充满信心。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贡 献、激发和调动了亿万劳苦大众投身革命的决心和激情的《白毛女》,不但是中国需不需要歌剧的最好回答,也充分说明了中国需要那些人类共享的文化艺术,而且 能够把这些艺术形式发扬光大。他举例说,越剧“梁祝”很好听,但是在全世界传播最广的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优美感人,但 是世界更多的人更愿听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曲《二泉映月》;《黄河大合唱》很好听,但是钢琴协奏曲《黄河》也很好听;没有好的管弦乐,《国歌》也不能动 听,总不能拿着唢呐来吹《国歌》吧?这说明艺术是有多样性的,只要演绎得好,就能取得成功。他强调说,歌剧是戏剧,不是交响乐,中央歌剧院此次上演的歌剧 《白毛女》,不但要特别突出歌剧的音乐戏剧理念和表现手法,更要用美声的表现力感动观众。#p#副标题#e#领略第一部中国歌剧的风采

至于《白毛女》的音乐,俞峰说,此次演出所表现的是原汁原味的音乐,使用的是2004年作者最后的总 谱。他说,诞生于1945年春天的歌剧《白毛女》,共有7位作曲者,即向隅、马可、刘炽、陈紫、李焕之、瞿维、张鲁,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 之、丁毅执笔。经过60多年的演出实践和不断改进,2004年,在文化部孙家正、潘震宙、王文章等人的支持下,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歌剧《白毛女》总 谱,该总谱是作者最后的定稿,随着曲作者的陆续离世,已经不可能再作任何的修改了。任何后人如果对白毛女的故事感兴趣,可以另行创作。中国歌剧《白毛女》 已经在亿万人民心中生根了,就让它按照自己的原样存在着吧。

这次中央歌剧院的《白毛女》演出,也是一次纪念性的展示演出,通过演出经典作品对人们再次进行爱国主 义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中央歌剧院与《白毛女》有深厚的渊源,1952年,中央歌剧院的前身中央实验歌剧院,就是以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的文艺工作者为骨干成 立的,歌剧《白毛女》也随着中央实验歌剧院的诞生成为剧院的代表剧目和保留剧目不断上演。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歌剧院要重树《白毛女》,让生活 在21世纪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有机会领略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的风采。

俞峰说,排演《白毛女》也是表明一种艺术态度。如今在中国的舞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实在是太多了。在中国近百年的革命进程中,曾经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传承和弘扬,现代戏应该在我们的文艺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据介绍,重排《白毛女》的历程也颇为曲折。自从今年7月决定排演《白毛女》之后,引来各方的极大关注 和兴趣。剧院也曾经考虑过寻求社会资金的支持,也有单位愿意与剧院合作,提供一些帮助,但是所提出的合作条件不切合剧院的生产实际。在苦苦寻觅之后,蓦然 回首,俞峰发现,排好《白毛女》的最大信心,还是来自文化部的鼓励和支持,来自剧院人员的自力更生。尤泓斐(饰演喜儿)、孙砾(饰演杨白劳)、王丰(饰演 王大春)、李想(饰演黄世仁)、王海民(饰演穆仁智)、宋学伟(饰演赵老汉)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担纲了主要角色,他们的表演,将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 的欣喜。该剧还汇聚了国内各艺术行业的精英,导演陈薪伊、舞美张庆山、灯光周正平、服装范晓蕙、音响何彪都是绝对一流的艺术大腕。国庆节过后,《白毛女》 以及《乡村骑士》、《乡村女教师》等国际歌剧季的其他剧目都在热火朝天地排练中,由于歌剧不像交响乐,必须要带戏排练,歌剧院的排练厅和人员都明显地不够 用了。

大段念白考验歌剧演员

当问及排练时遇到的困难,俞峰笑着说,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演唱的风格,而在于台词。西洋歌剧里的台词很少,一般只有喜歌剧里才有台词,而《白毛女》的道白真是太多了。

他说,中央歌剧院这些年侧重于排演意大利、法国等西洋歌剧,《白毛女》的曲谱演唱部分,对于颇具演唱 实力的演员们来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最难的曲谱演唱几个小时就搞定了,不过演唱的风格却很难把握,特别是背台词,还真是有点不顺。《白毛女》的道白 占全剧的1/3,海量的台词,是多数青年演员从来没有遇见过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嗓门来说,一开始还真是让人找不到合适的感觉。导演陈薪伊不厌 其烦地进行指导,要做的功课实在是太多了。就连俞峰本人也不得不谨慎对待,把大段的台词用铅笔写在指挥用的总谱上,不然指挥时还真容易忘记在哪儿该起音乐 呢。

此外,成本核算也花费了俞峰很大的心血。比如《白毛女》的角色多,有16个角色,26个八路军,一大 堆群众演员,就连每个合唱队员至少也要演出两个角色,做两身服装,主要演员的服装更多。此外,舞美、灯光、布景都是新做的,所以开销很大。“现在做服装很 贵呀!”俞峰认真地说,让熟悉俞峰的记者多少有点忍俊不禁。

用艺术生产带动剧院改革

目前仍然兼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的俞峰,2001年至2007年曾担任深圳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拥有通过改革把深圳交响乐团带成国内一流乐团的成功实践,对于艺术院团的改革有着比较成熟的思考。他认为,改革不是空对空,不是脑子想,不是喊口号,艺术 院团内部运营机制的改革必须一切围绕着排戏,必须用艺术生产来带动改革,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首先要确定院团的发展目标,然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随时调 整不适应艺术生产的部分,包括组织机构,打造一支与实现目标相适应的队伍和管理机制,这样的改革比较切合实际。这次国际歌剧季的运作就是对运营机制的很好 检验,比如乐队和合唱团的考试也是考察前一年演出过的曲目,看看是否演奏和演唱到位,注重的是实战能力。俞峰强调说,改革不是制造人心惶惶和随便裁人,有 些人员确实是能力不行的,只要努力工作,剧院对其也会不离不弃,可以安排其参加一些歌剧进校园的艺术普及活动,但是前提是剧院的效益好,能够有经济能力支 撑这些公益艺术活动,大家必须首先抓好演出的主业。

人是第一生产力。俞峰心目中理想的歌剧院是艺术家有体面的收入;有自己的创作团队和创作剧目;有很好 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演员的艺术生命是有周期的);有合理的分配制度;有自己的演出场所;有基本的经费保证;有自己的人才队伍和可以共享的全世界人才使用渠 道,他希望能够从目前的按劳分配逐步过渡到按岗分配,按艺术人才的价值使用人才,让艺术家能够真正安心地从事艺术,能够过舒适和体面的生活。他说,剧院新 领导班子正在默默地朝着这样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努力推进着剧院的工作。

由此,俞峰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人才使用机制到位的前提下,国家实行艺术“公务员”制度,让 国家级院团拥有一批专心、敬业、安心从事艺术创作和表演艺术的高精尖艺术人才,这对于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他算了一笔账,现在中直艺术院团的总编 制大约是5000人,即使每个优秀的艺术人才平均每年年薪10万元,5000个艺术人才每年才需要5个亿,就可以让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消 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按照俞峰的设想,中央歌剧院不久的将来又将会是什么样子呢?俞峰对记者说,他希望通过全院人员 的积极努力,使未来的中央歌剧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全方位意味着全能,剧院应该像一些国际一流剧院那样,成为一个除了话剧都能演的剧院,除了现在的交响 乐团、歌剧团和合唱团之外,中央歌剧院还必须拥有自己的剧场和自己的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不但能用音乐表现戏剧(而不仅仅是伴奏歌剧),也能举办出色的交响 音乐会;歌剧团不但能演《图兰朵》,也能演《白毛女》……总之,要探索多元的艺术形式,创造巨大的艺术效能,打造一艘真正的艺术航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 歌剧界的龙头剧院,乃至世界的知名剧院。

俞峰说,《白毛女》及其目前初步开始尝试的艺术拓展,只不过才刚刚拉开了中央歌剧院事业大发展的小小序幕罢了。

作者:张小兰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