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上海音乐学院将于本月23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大音之韵”大型歌剧·交响音乐会。此后,“大音之韵”还将作为“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开幕演出于月底接连两场献演国家大剧院,。

相关 About

许舒亚 Xu Shuya 中国作曲家

2009-10-15 22:13 东方早报 安婧

古典音乐会不应该全部上演古典作品,必须有起码一部20世纪当代作品或者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搭配推出。这应该成为一个日常建制,只有这样,我们今后的演出才更加“健康、完整”。

——音乐学专家杨燕迪

音乐不是数学(排序音符),如果没有观众坐在台下,它仅是半成品,没有其他办法验证它的成功。我们的作曲家需要能够在社会上站立起来。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

早报记者 安婧

上海音乐学院将于本月23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大音之韵”大型歌剧·交响音乐会。此后,“大音之韵”还将作为“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开幕演出于月底接连两场献演国家大剧院,。

“春华秋实”,国家大剧院以此为题,将于本月底在京召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同台切磋。此前,全国艺术高校从未有机会同台竞技展演,也从未如此审慎地思考如何以一台浓缩的节目展现自己建校几十年来秉承的艺术理念,以及之后的着力方向。

已过80大寿的上海音乐学院当仁不让地被选为“春华秋实”的开幕演出亮相京城舞台,一场汇集世界顶级赛事中获奖的青年艺术家联袂打造的交响音乐会即将开场。日前,记者走访了多位参演者,亦感受到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上音,在艺术发展策略上的微妙变化。

音乐会不应全演古典作品

此次北上京城,离上次在首都献演已相距18年。近20年来,上音诞生了数不清的国际大奖获得者,包揽声乐、器乐等领域的最高奖项。此次献演,曾获图 鲁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大奖的廖昌永、曾获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的孙颖迪等都将联袂登台。但是上音却以两部新作作为两场演出的开场重头戏。一部是青年作 曲家陈牧声为钢琴与交响乐队创作的《云南随想》;另一部是许舒亚为双女高音和交响乐队创作的交响音诗《韵》。

陈牧声的新作曾在法国图尔大剧院献演两晚,每晚都被观众要求演出第二遍。但在参与中国某音乐节时,一位钢琴家拿到谱子看了10天又退还作者,表示自 己短时间内演不了。“中国的钢琴家完全习惯了西洋作品,反过来演奏中国作品反而觉得难了、不顺手。”陈牧声无奈道。对此,此次接受“挑战”的钢琴家陈洁也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佐证说自己在海外展开职业生涯后,独奏西方作品曾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有一天突然反问自己为什么不演中国人自己的东西。“一开始演奏时 是不习惯、甚至是抵触,感觉很有难度。”但仅24岁的陈洁坚持了下来,这几年,她致力于演奏中国作品,在2007年她出版了唱片《中国作品集》,还演奏了 谭盾融入了中国功夫的作品《火·协奏曲》。

中国的音乐学院的发展历程不同于西方,前20年全是在尝试性地学走西方之路(包括以西方作曲法为基础、演奏西方古典乐作品),“但是未来我们的演奏家要有责任感(演出中国作品)。”院长许舒亚说。

音乐学专家杨燕迪建议说:“今后的古典音乐会不应该全部上演古典作品,必须有起码一部20世纪当代作品或者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搭配推出。这应该成为一个日常建制,只有这样,我们今后的演出才更加健康、完整,听众才会逐渐习惯我们的作品。”

追求实验是一个发展阶段

中国第一位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金奖获得者杨光此次将演唱交响音诗《韵》,作为青年教师,她提到现今的作曲家冷落声乐作品,特别是中国艺 术歌曲奇缺,还停留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唱的全是当年黄自、萧友梅的旧作,以至于教学都很困难。对此,许舒亚分析说,这和作曲家爱写大型作品及成熟作品不 多有关。此外,他特别提及那些普通市民听上去怪异难听的实验作品。“实验仅是手段,但不是全部。音乐学院有学术研究功能,但另一方面,作曲者要成熟,要有 自身的蜕化过程。完全地实验仅是一个阶段,也许哪一天我们不仅仅追求实验了(有了自己浑然一体的东西),中国的作曲流派就形成了。”他明确道,“世界音乐 史是用作品写就的。有了作曲家才有演奏家、歌唱家。所以音乐学院今后最重要的是培育优秀的作曲家。但是这样的作曲家需要在社会上站立起来。音乐不是数学 (音符排序),如果没有观众坐在台下(认同你、欣赏你),它仅是半成品,没有其他办法验证它的成功。”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