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德德玛的嗓音——也许不应该简单地称作“嗓音”吧,确切点讲,那应该是草原上才独有的天籁——那样的浑厚、深沉,不带一丝杂质,如金子般纯粹,有着绵密的质地和沉甸甸的分量。

相关 About

德德玛 Dedema 女中音歌唱家

2008-07-30 00:44 中国音乐报 马路

从未去过草原,但我认识草原,认识它的美、它的博大、它的壮阔、它的苍远,蔚蓝的天穹下,一碧无垠,风吹草长……这是我所认识的草原,是我从德德玛的歌声中认识的草原。

   德德玛的嗓音——也许不应该简单地称作“嗓音”吧,确切点讲,那应该是草原上才独有的天籁——那样的浑厚、深沉,不带一丝杂质,如金子般纯粹,有着绵密的质地和沉甸甸的分量。

美丽的草原 美丽的德德玛


  
   歌声环绕成长

   1978年,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人们记住了一个洋溢着草原气息的名字——德德玛。此后,她以《乳香飘》、《我从草原来》等一曲曲舒缓悠长、带有浓郁草原韵味的蒙古族歌曲,无数次向世人描绘内蒙古大草原的迷人景色。那音域宽阔、气息通畅、浑厚酿美、激情四溢的声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蒙古族牧人的女儿,德德玛从小生活在马背摇篮中,辽阔草原博大的精神和游牧民族不屈的品质渗透着她生命的基因,成为她永不厌倦地歌唱以及始终不渝地热恋着生命和文化的禀赋。
  
   德德玛在演唱风格的把握上,追求一种牧歌式的诗情画意。她的歌路广阔,既擅长蒙古族长调,又能演唱艺术歌曲和西洋歌剧咏叹调。她将蒙古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她那浑厚深沉、辽远豪放的歌声倾倒了无数人。
  
   1947年,德德玛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家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以放牧为生。她的父母都是草原上有名的民间歌手,她的姐姐也被牧民们称为“草原上的百灵鸟”。

   “小时候随时都能听见父亲的歌声,经常在夜里睡醒一觉之后还听见父亲在和朋友唱歌”,就这样,德德玛幼年时就爱上了唱歌,而且唱得特别好听。7岁时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13岁时,德德玛进入了额济纳旗文工团当舞蹈演员,但是并没有就此放弃唱歌。1962年,15岁的德德玛进入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专修声乐,学员都是来自各个艺术团体的尖子演员,只有德德玛还是个孩子。原来,在此前的一次汇报演出中,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听了她的演唱后大加赞赏,时任自治区文化局局长的布赫点名让德德玛进声乐研究班。两年后,德德玛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民族唱法。毕业后,德德玛又回到了家乡,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唱歌要为牧民

   回到草原的德德玛,恨不得把所学的知识都用在唱歌上。但是不知为什么,牧民们反而不喜欢她的歌声了。一个好歌手如果没有听众,那将意味着什么呢?眼前的现实让德德玛苦恼了。她常常自言自语:“我是牧民的女儿,我要为牧民们唱歌。”

   根源终于找到了:把专业知识照搬到草原上,缺少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为了解决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的问题,德德玛拜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哈扎布为师,学习蒙古族长调演唱方法。就在德德玛刚刚悟出一点门道时,她的嗓子又出毛病了。医生确诊是嗓子里长了一块息肉。德德玛又苦恼了。亲人、朋友劝她改行,可是德德玛早已把歌唱视为自己的生命,她决定冒着风险去做切除手术。手术后,她说不出话, 唱不出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德德玛没有屈服,她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练了发音练说话,直练到唱出歌来。几年以后,她终于把美声唱法和蒙古族唱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保留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拓宽了声乐技巧和表现领域,用蒙古族特有的韵味和强烈的生活气息感染听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有了自己的演唱风格,牧民们又重新喜欢上了她的歌。她被人们誉为“草原上的夜莺”。

   德德玛笑了,草原上又传来了她的歌声。她唱蓝天、唱白云、唱草原、唱牧场、唱成群结队的骏马、唱草原上永远不落的太阳……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德德玛一举成名。
  
   顽强战胜病魔

   虽然已经50多岁了,但是,德德玛在谈起自己的老伴儿时,却是一脸的幸福模样。“家庭的和睦是最重要的,可以让我心情愉快的去做其他的事情。”是老伴儿陪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并且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疼爱,没有他的照料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印象中的德德玛是个热情好客、爱说爱笑的人,可近几年,细心的歌迷和牧民们发现她变得沉默了,而且也很难在舞台上见到她的身影了。有人说她病了、也有人说她要淡出歌坛,而事实上,德德玛却在用蒙古人的坚强性格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洗礼。

   9年前,一场突发的脑溢血使德德玛半身瘫痪。对于一位视歌唱为生命的人来说,德德玛当时痛不欲生。作为一个深爱自己事业的人,当病痛的打击突然来临的时候,当感觉到自己将永远地离开歌唱这个舞台的时候,德德玛并没有倒下,以顽强的毅力在与疾病进行抗争。一年零八个月过去了,在几位军医和老伴拉西尼玛的悉心照料下,德德玛奇迹般地一天天站了起来——先是能起床、下地走路,接着,又能下楼,还能自如地炒菜做饭,每天坚持练声、练习活动四肢、抓黄豆、夹筷子,练习走路和爬楼梯。德德玛说,在康复的过程中,对她帮助最大的除了医生,回到家里,就是老伴拉西尼玛和孩子们,尤其是老伴。与时间的赛跑她赢了,终于,德德玛可以正式重返舞台了!

   遗传音乐细胞

   9月30日,德德玛在北展剧场举行的个人演唱会,母子同台的演绎,让现场充满了温暖的气流。作为演唱会的表演嘉宾,同时也是德德玛的儿子的我国著名的艺术家马克塔勒把充满温情的经典老歌送给了北京的歌迷。

   作为德德玛的儿子,马克塔勒有着如草原一般广阔的声音;作为阿吟琴乐队的主唱,马克塔勒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在各地拥有很多喜爱他及阿吟琴乐队的乐迷朋友,这次能够为自己母亲的个人演唱会献声他也感到很高兴。马克塔勒的表演也是对这些一路支持自己母亲的乐迷朋友们的感谢,感谢他们对于自己母亲的关爱,正因为这些胜似亲人的乐迷的支持,才会让这次演唱会如此的精彩。

   这次演唱会的演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德德玛对于音乐的执着,而马克塔勒也通过自己的表演打动了众多到场的乐迷。

对话——

   中国音乐报(以下简称“中”):您从事音乐艺术几十年中,最难忘的是什么事情?
   德德玛(以下简称“德”):
对于我来说,最难忘的莫过于第一次成功的演出。那应该从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说起。在同龄歌手中,我属于出名比较晚的。1978年第10届广交会在广州召开,内蒙古歌舞团要到广州演出,我主动找到领导,要求到广州演出,领导考虑后让我和另一名女演员表演女声二重唱,独唱作为后备节目,谁的嗓子哑了,就当替补队员。当时别提多高兴了,只要让我去不论独唱还是二重唱我都愿意。演了6场以后,领导突然决定让我独唱,当时要唱的歌曲就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谁知我刚一跨上舞台,哗!底下哄堂大笑。台下有人喊‘从来没见过这么胖的演员’,原来广东人都很瘦。没见过北方这种大块头的女歌手,观众的笑声让我一下就蒙了,差点儿忘了歌词,好在那首歌编曲写得特别绝,前奏就那么两个小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我刚一开口,哗!台下一片掌声。如果当时没有那个掌声我就完了,再往下我就不害怕了,是观众的掌声给了我鼓励。第二天《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全部都是评论我唱的这首歌,一下子我从后备队员变成正式队员了。那次演出成了我人生中的起点。
  
   中:您演唱过许多歌曲《草原夜色美》、《我是蒙古人》、《我从草原来》、《我的母亲》、《小黄马》等,而为何您每次必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德: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创作出来都三十年了,如果哪次没唱这首歌,观众就觉得特别遗憾。我唱的那些歌有几个特点:一是和“草原”分不开,二是和“家乡”分不开,三是和“母亲”分不开。这和我调到北京来有关系,二十多年以来,我对家乡那块土地的亲情越来越重了,原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的时候没这种感觉,但是到北京以后,经常想念那个地方。其实也没特意的安排,但每张唱片拿出来一看,全是歌颂草原、歌颂家乡、歌颂母亲的。我从事声乐艺术四十多年了,我的演唱风格很不一样了,年轻的时候身体好,唱的歌高亢的比较多,而现在唱深沉的比较多,也就是说,年轻的时候唱歌是唱声,而现在是唱情。
  
   手记:作为一位草原的女儿、牧民的孩子,今天的德德玛依旧惦念着家乡的父老兄弟,还不时想起很久没有吃到的正宗的内蒙莜面。在感受了德德玛生命不息、歌唱不止的人生态度后,又通过她的歌声了解了战胜病魔的如歌岁月,以及牧民女儿对草原母亲的一份深深祝愿……

   德德玛用歌声告诉人们:“无论我像风一样,心漂泊在何方,草原永远与我同在……”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