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街景》和《老实人》都不是《女人心》那种严格意义上的歌剧,两者都针对百老汇的观众。威尔是希特勒铁蹄下的柏林难民,早已把古典事业抛诸脑后,而伯恩斯坦是俄国移民后代,他只想赚钱付账单。

相关 About

诺曼·莱布雷希特 Norman Lebrecht 古典音乐评论人

2013-04-11 10:16 外滩画报 诺曼·莱布雷希特

译/盛韵

罗伯特·卡森版的《老实人》引起了巨大的意见分歧

我的近期记忆中,还没有哪部歌剧的制作能像罗伯特·卡森(Robert Carsen)版的《老实人》那样引起巨大的意见分歧。该剧 2008 年在伦敦大剧场(Coliseum)上演后第二天一早,制作方就赶不及选了一份媒体报道摘录,盛赞演出的成功。但我那晚看到的大部分乐评人都有些游移不定,一方面感受到了周围年轻观众乐在其中,另一方面从自己的审美标准出发对于制作人的自由发挥感到惊愕。

有两部歌剧开启了美国二战后十年的情绪变化,一部是库特·威尔(Kurt Weill)的《街景》(Street Scene),背景是 1946 年纽约上流居住区,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移民在美国梦的大熔炉里如何对付各自的困难。对威尔来说,新世界是解决大部分致命危机的万能灵药。十年后的1956 年,伯恩斯坦的歌剧《老实人》描绘了一幅“确保相互毁灭”的悲观厌世的美国人性图景,它不像伏尔泰小说《老实人》的那种讽刺挖苦笔法,而是一种玩世不恭的否定,嘲弄了美国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自命不凡地想要改善人类处境。

这十年中的大事在任何历史书里都会写到。1945 年二战结束后,冷战开始,美国人开始害怕潜伏在内部的敌人,麦卡锡主义横行,核武器的规模超过了地球的限度,太空竞赛。当老实人神气活现地四处宣称自己相信“在最理想的世界中,诸事皆圆满”,伯恩斯坦的音乐和多人创作的台本告诉我们,生命短暂,幸福转瞬即逝。我们也许应该随时兴高采烈,因为说不定明天就会被烤焦。很少有艺术能像这两部歌剧一样,为战后美国的变迁提供如此精准的快照。《街景》中的每一首咏叹调(其中包括《女人心》之后最精彩的六重唱)包含的社会流动的微妙性,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能够企及。《老实人》中每一次场景变换都能带我们更深入地接近代际冲突的核心。

《街景》和《老实人》都不是《女人心》那种严格意义上的歌剧,两者都针对百老汇的观众。威尔是希特勒铁蹄下的柏林难民,早已把古典事业抛诸脑后,而伯恩斯坦是俄国移民后代,他只想赚钱付账单。他的护照被国务院没收,没有管弦乐团愿意雇佣他这样一个悲天悯人的左派当音乐总监。《老实人》让他能够躲进一个幻想世界,那时尼克松不是美国副总统,有良心的艺术家不会因为非美活动而被国会传讯。两部歌剧都动用了音乐剧的平民主义手段,提出了其他媒介无法找到渠道发表的争论。威尔在处理《迷失在星空下》的种族隔离主题时去世,伯恩斯坦的下一部作品是《西区故事》,讲街头帮派斗争中的爱情悲剧。50 年代的歌剧在主流对话中占据一席之地,它对于世界的境况有重要发言权。也许这正是罗伯特·卡森版《老实人》的争议之处。这个版本于 2006 年圣诞节在巴黎首演,之后米兰的斯卡拉剧院取消了三方合作协议,因为看到影射三位世界领导人乔治·布什、托尼·布莱尔和贝卢斯科尼的演员穿着国旗颜色的游泳衣站在台上。在《老实人》制作人同意删去影射娈童癖牧师的部分后,米兰恢复了合约,但斯卡拉剧院演出的评价毁誉参半。英国国家歌剧院在参与三方合作前的确考量了很长时间。

问题一部分来自台本。《老实人》的原始台本是美国最没有幽默感的剧作家莉莲·赫尔曼(Lilian Hellman)写的,歌词作者是诗人理查德·威尔伯(Richard Wilbur),他之前一首歌词都没写过。在联邦调查局渗透进乐团卧底的传言下,他俩都逃出了百老汇,甚至离开了纽约城。18 年后,哈罗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委托休·惠勒(Hugh Wheeler)做一次大改,于是斯蒂芬·桑德海姆的新歌词在整个台本中就好像红衣主教在脱衣舞俱乐部中那样触目。1982 年,伯恩斯坦为纽约城市歌剧院进行了再度修改,并于 1988 年同意苏格兰歌剧院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的版本进行第四次重写,由约翰·威尔斯(John Wells)执笔。这绝不是一部言词神圣不可侵犯的作品,任何与它有染的人都可以假设得到了作曲家的首肯。然而卡森改变了全剧的基调,他所暗示的东西是原剧完全没有想过的。伯恩斯坦的《老实人》是对一块土地充斥着冷酷的统治者、学术蠢才、贪婪的投资人以及空虚的精神表示极大的愤懑。而卡森的版本成了一部反美宣言,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被拼成了“西方的失败”(West Failure),每次插科打诨都在猛批伊拉克战争。在这个基因突变的版本中,美国成了最糟糕的国家,而我们作为伦敦、巴黎、米兰三方合作的观众,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远离美国、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欧洲。

如果要说卡森相信什么,大概是后现代虚无主义,视觉践踏理性。他用同性恋侍者、腐败的石油商人、拉斯维加斯的新娘这些电影老套来掩饰情节的漏洞,其场景从艾森豪威尔时代转到肯尼迪再转回去,不确定到底该栖身何处。

我们无法期望英国国家歌剧院要求明星制作人把话说明白。这种要求的缺席不光瓦解了该版《老实人》的可信度,也揭露了制作人主导的歌剧产业的问题。不久之前歌剧还能问出定义世界境况的危险问题,如今的后现代制作人却拿插科打诨糊弄我们。

诺曼·莱布雷希特:著名古典音乐评论人、专栏作家。十余本关于音乐的著作被翻译成 13 种语言, 其中包括全球热销的《大师神话》和《谁杀了古典音乐》。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