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威风堂堂进行曲》(又译作威风堂堂进行曲或威仪堂堂进行曲,英语: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作品第39号,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在1901年至1934年间创作的一组管弦乐进行曲。

资讯 Guides

威风堂堂进行曲 2008-10-20 11:08

简介 Introduction

由爱德华·埃尔加作曲的《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 Circumstance),又名《威风堂堂进行曲》,是风靡全球的著名管弦乐。总共包括埃尔加在1901至1903年间陆续完成的五首短小的进行曲,其中的第一首被公认为最成功,因而也最著名。现在,人们提到他的《威风堂堂进行曲》,一般都是指的D大调这一首。

在1897年的皇帝进行曲与清唱剧的表演之后,埃尔加才真正显露出他善于掌握英国仪礼乐曲特质的才华。从此之后他筹划了一系列的管弦进行曲,并以莎士比亚的名剧《奥塞罗》第二幕:“光荣战争的壮丽堂皇与骄傲”为标题,共计五首作品。第一首完成于1901年,在同年十月十九日利物浦的首演即相当成功,一周后在伦敦的演奏也同样受到热最的回响。有人批评埃尔加这首作品不能充分反应他的才华,但他说:我知道有许多人喜欢以音乐来庆祝,而我正是为这些人而创作。”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第一号威风凛凛进行曲》著名的旋律正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第一号威风凛凛进行曲慢速的一段是英国第二国歌。

被引用世界名曲之一,《第一号威风凛凛进行曲》慢速的一段被用在《海绵宝宝》的《街道巡查员》(第七集A)中海绵宝宝演讲时的一段画面上;也在英国动画片《怪鸭历险记》里经常出现(80年代出生的动画迷应该都看过这个动画),而且是在结尾的时候:还被用在迪斯尼《幻想曲2000》第七首无声动画片《诺亚方舟》(唐老鸭和黛丝主演)上被改编成一首变奏式进行曲。

赏析

威风堂堂进行曲》(又译作威风堂堂进行曲威仪堂堂进行曲,英语: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作品第39号,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在1901年至1934年间创作的一组管弦乐进行曲。这部作品包括以下六支进行曲:《D大调第一进行曲》《a小调第二进行曲》《c小调第三进行曲》《G大调第四进行曲》《C大调第五进行曲》《g小调第六进行曲》,其中前五曲是埃德加作为作品第39号发表的,第六曲则是未完成的遗作。每支进行曲的演奏时间大约是五分钟。

《威风堂堂进行曲》中最著名的是《第一号进行曲》,常被用作美国高中的《毕业进行曲》,经修改填词而成的《希望与荣耀的土地》则是英国爱国歌曲,也是为英王《加冕颂歌》的终章。而《第四号进行曲》经填词成为二战时的英国爱国歌,同时也是是宗教仪式上常用的退场曲目。

标题

该进行曲的标题“威风堂堂”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的台词:“……永别了,长嘶的骏马、锐厉的号角、惊魂的鼙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pomp, and circumstance of glorious war)!”

在《第一号进行曲》的总谱上,埃德加引用了诗歌《荣耀的进军》(The March of Glory)中的一段诗句作为主题句。他想借此表达的意思是,战争场面看似雄壮华美(pomp),但真实的战争环境(circumstance)则是则是枯燥而恐怖的。

曲目

《D大调第一进行曲》

题献

《第一号进行曲》创作于1901年,题献辞是“致我的朋友阿尔弗雷德·E·罗德瓦尔德以及利物浦管弦乐团的成员们”。

配器

2短笛(第二短笛即兴),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A调),低音单簧管(A调),2巴松管,低音巴松,4圆号(F调),2小号(F调),2短号(A调),3长号,大号,3定音鼓,打击乐器(大鼓,钹,三角铁,小鼓,马铃,手鼓即兴),2竖琴,风琴以及弦乐器

历史

1901年10月19日,阿尔弗雷德·罗德瓦尔德指挥的利物浦管弦乐团在利物浦举行了《第一号进行曲》的首演。两天后,亨利·伍德(Henry Wood)指挥的《第一号进行曲》在伦敦逍遥音乐会上进行了演出,观众反响热烈,使得乐团两次返场演奏了这支曲目,伍德形容“这是逍遥音乐会有史以来的首次”。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听完该曲后建议应该给这首曲子填上歌词使之成为一首伟大的歌。

1902年,埃尔加在为爱德华七世谱写《加冕颂歌》(Coronation Ode)时,对《第一号进行曲》的中段(trio)部分进行了修改,并由阿瑟·本森(Arthur Benson)填词,使之成为加冕颂歌的末乐章《希望与荣耀的土地》。

希望与荣耀的土地随后成为了一首广为传唱的英国爱国歌,并成为了英格兰队在体育运动中常用的一首国歌。在一年一度的逍遥音乐会上,这首歌曲也是保留曲目,并会按首演时的惯例演奏两次。

1905年6月28日,埃尔加应邀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接受音乐学博士荣誉学位,并指挥演奏了《第一号进行曲》。此曲在教员和学生中广受好评,因而被耶鲁大学采用为毕业典礼配乐,并逐渐传播至其他学校,通常在毕业典礼入场和开幕时进行演奏。目前,而几乎所有高中和部分大学会在毕业典礼上使用《第一号进行曲》的中段部分,因而它又被称作《毕业进行曲》。这一乐段在美国则直接被称作《威风堂堂》。

在意大利,此曲则被作为礼拜音乐,名为《上帝的荣耀教堂》(Santa Chiesa di Dio)。

曲式

《第一号进行曲》采用三部曲式,以引子:热烈的极快板开始,随后进入一个新的主题:强拍与短音节交替出现,而低音部则持续地奏出不和谐音。此时,弦乐队演奏一段富有节奏的旋律,并以升调和降调重复一遍,之后木管乐器加入演奏并重复整个部分。在进入中段之前,铜管乐器会在木管和弦乐的旋律上奏出高音,而打击乐器则会伴随巴松管发出有节奏的单音。其后,小号和长号会引导整个乐团进入最著名的中段部分。中段部分先由第一小提琴、四支圆号和两支单簧管以下属音G大调演奏主题,其后整个管弦乐队和竖琴加入演奏,重复这一主题,最后风琴也加入演奏,在D大调上再次重复主题。结尾部分则再现引子部分的轻快主题。

《a小调第二进行曲》

题献

《第二号进行曲》创作于1901年,题献辞是“致我的朋友格兰维尔·班托克”。

配器

短笛,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A调),低音单簧管,2巴松管,低音巴松,4圆号(F调),2小号(F调),2短号(A调)​​,3长号,大号,3定音鼓,打击乐器(2小鼓,三角铁,钟琴,马铃,大鼓,钹)以及弦乐器。

历史

1901年10月19日,《第二号进行曲》的首演在《第一号进行曲》之后进行,依然是由罗德瓦尔德指挥,利物浦管弦乐团演奏。两天之后,该曲也在逍遥音乐节上进行了演出。

曲式

《第二号进行曲》是六支进行曲中长度最短、结构最简单的一支。该曲以铜管乐器的一声巨响引起注意,随后弦乐器安静地奏出一个简单的断奏主题,其他乐器逐渐加入并突然达到顶点。这一主题重复一次后进入第二主题。第二主题由圆号和单簧管奏出,弦乐、铜管和钟琴随后加入演奏。接着开场主题重复一次,并由低音乐器引出中段部分。中段部分由木管乐器奏出简单愉悦的旋律,弦乐和铜管作出应答。其后中段重复一次,以渐弱的小鼓和圆号结尾。

《c小调第三进行曲》

题献与历史

《第三号进行曲》于1904年11月完成创作,1905年发表。题献辞是“致我的朋友艾弗·阿特金斯(Ivor Atkins)”。首次演出于1905年3月8日在女王大厅举行,埃尔加亲自指挥。

配器

短笛,2长笛,2双簧管,英国管,2单簧管(B调),低音单簧管(B调),2巴松管,低音巴松,4圆号(F调),2小号(B调),2短号(B调)​​,3长号,大号,3定音鼓,打击乐器(小鼓,中音鼓,大鼓,钹)以及弦乐器。

曲式

《第三号进行曲》的引子不同于其他进行曲活泼的氛围,而是刻意显得严肃。低音单簧管、巴松管和圆号伴随着音节间的鼓点,奏出低沉压抑的快速旋律,接着铜管奏出一个严肃的主题,进而是整个乐团的合奏。开头的阴沉主题再现,然后进入中段。中段部分以一段活泼的单簧管独奏开始,随后加入简单的弦乐伴奏,呈现出一个典型的埃尔加式弦乐主题。最后整个主题再现一次,并迅速结尾。

《G大调第四进行曲》

题献

《第四号进行曲》于1907年6月7日完成创作。题献辞是“致我在赫里福德的朋友G.罗伯逊·辛克莱博士(Dr. G. Robertson Sinclair)”。

配器

短笛(兼第三长笛),2长笛,2双簧管,英国管,2单簧管(B调),低音单簧管(B调),2巴松管,低音巴松,4圆号(F调),3小号(B调),3长号,大号,3定音鼓,打击乐器(小鼓,大鼓,钹),2竖琴以及弦乐器。

历史

《第四号进行曲》于1907年8月24日在女王大厅首演,埃尔加亲自指挥。该曲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第一号进行曲》,中段部分也成为了著名的仪式音乐。

该曲的中段首先被用于歌曲《国王之路》(The King's Way)中。这首歌是埃尔加1909年为了纪念伦敦国王路(Kingsway)的开通而写的,他的妻子是词作者。在二战中,这段乐曲则由艾伦·帕特里克·赫伯特(Alan Patrick Herbert)填词,成为了一首著名的英国爱国歌曲《自由之歌》(Song of Liberty)。1981年,在查尔斯亲王与戴安娜王妃的婚礼上,该曲被用作退场曲目。这对夫妇向伊丽莎白二世行过礼后,走出圣保罗座堂时,响起的音乐正是《第四号进行曲》。

曲式

《第四号进行曲》的引子部分主要是两小节旋律的不断变化呈现,中段部分的结构则类似于《第一号进行曲》。前八小节,中提琴和高音木管乐器在整个乐队的伴奏下演奏主旋律,随后铜管乐器和低音木管乐器加入再现主题。之后在一小段安静的旋律将全曲引入中段部分。中段部分先由小提琴、圆号和单簧管在下属音C大调上演奏主题,其后小提琴在其所能表现的最低音——G弦上拉奏,并由圆号、巴松和低音弦乐伴奏。而后整个乐队加入演奏D大调上再次重复这一主题和引子的主题。最后则由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的渐缓旋律结尾。

《C大调第五进行曲》

题献

《第五号进行曲》完成于1930年,远晚于前四号作品。题献辞是“致我在赫里福德的朋友珀西·C·赫尔博士(Dr. Percy C. Hull)”。

配器

短笛,2长笛,2双簧管,英国管,2单簧管(B调),低音单簧管(B调),2巴松管,低音巴松,4圆号(F调),3小号(B调),3长号,大号,3定音鼓,打击乐器(小鼓,大鼓,钹)以及弦乐器。

历史

《第五号进行曲》于1930年9月20日在女王大厅首演,由亨利·伍德指挥。两天之前,埃尔加在伦敦国王路大厅(Kingsway Hall)抱病指挥了该曲的录音版本。

曲式

《第五号进行曲》舍弃了引子部分,直接由一段充满自信的旋律展开到了中段部分。中段部分的起始类似《埃尔加第一交响曲》,只有一段安静的旋律。随后这段旋律变强并发展。随后开头的旋律又柔缓地再现了一次,之后中段主题经过发展又重现了一次。结尾部分的处理则类似于爱德华·格里格的《在山魔王宫中》。

《g小调第六进行曲》

历史

埃尔加于1934年去世,只留下了《第六号进行曲》的草稿,未能完成这套进行曲的最后一支作品。2005年,埃尔加遗产信托的律师将这份草稿及相关资料交给了英国作曲家安东尼·佩恩(Anthony Payne)。尽管得到了草稿并得知该曲的主题为“前途暗淡”,佩恩认为这些资料并不足以帮助他完成这部作品。幸而埃尔加的三张手写总谱在英国皇家教堂音乐学院被研究者发现,为佩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该曲的写作才得以完成。

2006年8月2日,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s)指挥BBC交响乐团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行的逍遥音乐会上首次演奏了这一曲目。首次录音版本则是由理查德·希科克斯(Richard Hickox)指挥的BBC威尔士国家管弦乐团完成的。

配器

短笛,2长笛,2双簧管,英国管,2单簧管(B调),低音单簧管(B调),2巴松管,低音巴松,4圆号(F调),3小号(B调),3长号,大号,4定音鼓,打击乐器(小鼓,大鼓,钹,马铃,钟琴)以及弦乐器。

使用的文化

TBS电视剧《天皇的御厨》(2015年版)片头曲。

改编版本

《威风堂堂进行曲》的钢琴独奏版本是由阿道夫·施密德和维克多·海吕哈钦森完成的。其第一号进行曲的钢琴二重奏版本则由施密德完成。该曲的风琴版本由埃德温·H·勒马尔和G·R·辛克莱改编,此外还有威廉·麦克维克的简化版本。此曲的军乐队版本是由M·雷特福德和T·康威·布朗改变的。英式铜管乐队版本的第一号作品(转至B调)则是J·奥德·休谟完成的。

《威风堂堂进行曲》后期被改编成电视动画《我们这一家》的片尾曲(“来て来てあたしンち”)。

第一号进行曲

D大调第一号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No 1 in D Major),是具有英国第二国歌地位的经典名曲。由英国作曲家埃尔加(Edward William Elgar,1857-1934)1901年创作,题献给指挥家罗迪沃尔德和利物浦管弦乐协会乐队,为所作五首同名进行曲的第一首。同年10月19日在利物浦首次演出,罗迪沃尔德指挥。数日后在伦敦演出时收到热烈欢迎,曾当场连续演奏三遍。

第一号威风凛凛进行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这支曲子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它是D大调,2/4拍,由有两种主旋律组成,一种速度较快,一种速度较慢,本曲以一个短小的引子作为开始。带入第一主题后,性格比较活泼,充满着生机,它是D大调的。华丽而威风凛凛的主部主题强有力地呈现出来;与主部主题形成巧妙对照的是乐曲中段那具有民谣之美的旋律。其中出现与引子基本相同的旋律,接着变慢速度,进入第二主题,主题转G大调,曲调庄严、带有颂歌的性质,它是由小提琴在G弦上演奏的。过后又加速度,重新进入第一主题,但是减去了重复的一段,其中又出现与引子基本相同的旋律,接着变慢速度,进入旋律与第二主题几乎相同,只是加强演奏了的第三主题,到结尾,速度加快,然后更快(piu mosso),有明显的铃的声音,最后结束。

由来

埃尔加这部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中段。这一旋律不仅被爱德华七世用作《加冕颂歌》,英国作家豪斯曼还为此写了抒情诗《希望和光荣的国土》。可以说,这段旋律在英国的地位,几乎与国歌一样神圣。此外,甚至在美国许多院校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也是在这支旋律的音乐声中领取文凭,就连几次英国皇室婚礼也演奏了这首《威风堂堂进行曲》,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随后,主部主题与中段主题相继再现,只是中段主题在整个乐队奏出的节奏型强调下,音响增强了,也更宽广了。最后又回到主部主题,并加快速度,干脆利索地结束全曲。

历史

曾经在1901至1903年间写过五首《威风堂堂进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Op. 39)。当1901年新完成的第一首在伦敦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首演时,全场听众为之疯狂,纷纷起立和大声喝彩,使音乐会无法继续,一直到埃尔加连续把这首曲子奏了三次,场面才平静下来。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提议作曲家把它加上歌词,於是成了英国人人会唱的《希望与荣耀的土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本来已经相当有名的埃尔加此时更加声名大振,不但被英王封他为爵士,美国大学还送给他名誉学位,英国节日大厅一连三日举行埃尔加作品音乐会,令他名利双收。

埃尔加对他所听到的一些用交响乐队演奏的英国进行曲,都不是十分满意的。他曾对人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交响乐队演奏起进行曲来,速度总是那么慢呢?难道稍快些的进行曲就不适合他们演奏吗?”于是,他决心写出一些适合管弦乐队演奏的,速度稍快些的进行曲来。

在首演奏的时候,它们那庄严、热情、带有英国特色、充满朝所的曲调,深深地激动着每一个听众的心。尤其第一首:D大调,更是受到人们普遍的赞扬。在演奏完之后,人们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加演一遍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以至不得不再奏第二遍、第三遍 ……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听到这支曲子,看到人们欢迎它的热烈场面之后,产生把这支曲子变成歌曲的想法。这个建议为作曲家所接受。第二年,诗人克利斯多夫·本森用《希望与光荣的土地》的诗为之填词,不久,在伦敦首次演出了大合唱《威风凛凛进行曲》,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因为这个贡调早已为人们所熟悉,歌词也容易记住,所以,台上唱完之后,人们很快也会唱了,台上,台下同声高歌,形成非常壮丽的场面。这支曲子使英国人引以自豪,他表达出英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英国,不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这首歌。

由于《威风凛凛进行曲》情绪庄重,很适于在重要仪式上使用,所以它又被称为《第一号仪式进行曲》,后来,在英国国王举行加冕礼时,作曲家还运用这一主题作为《加冕大典颂歌》的终曲。

来源

“威风凛凛”取自莎士比亚的喜剧《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奥赛罗的台词:“永别了 …… 属于战争的一切轰轰烈烈、威风凛凛的大场面!(“光荣,自豪和威风堂堂的战争”。)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埃尔加 - 威风堂堂进行曲 Op.39
作品信息
作曲 :埃尔加 1901-1930
编号 :Op. 39
时长 :0:28:00( 平均 )
体裁 :进行曲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12-12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