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我们可看出勃拉姆斯独特的性格特点在他的创作生活和作品中,总是如影相随般留下了蛛丝马迹,他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程度在作品中陆续出现

相关 About

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浪漫主义中期德国作曲家

2010-02-19 00:42 新芭音乐网 郭小苹

作者:郭小苹《音乐研究》 2007年第3期

    在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的性格与音乐创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曲家的性格特征常常会在作品中得以体现,并在音乐活动中形成自己较为稳定的音乐风格,这是作曲家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表现出的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即与他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音乐创作充满着矛盾与复杂性。在他的作品中,既有深沉严肃也不乏轻松幽默,既有粗犷的刚硬也不乏梦幻般的柔和。那么,他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以及在后天可塑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他的作品和创作过程中又有怎样的体现?本文通过简要追溯勃拉姆斯的人生之路,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与探讨。

    一

    人的性格形成有其客观规律,其中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性格形成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则是心理发展与性格形成的关键。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和睦家庭的亲切气氛,将使孩子的心理感觉、情感性格都得以正常的发展;而生活在矛盾重重、争吵不休的破裂家庭,孩子的心理会变得粗暴压抑,就容易形成一种内向、孤僻、抑郁的性格。勃拉姆斯的家庭正属于后一种,要研究勃拉姆斯独特的性格形成与特点,就有必要先去了解勃拉姆斯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

    勃拉姆斯1833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个乐手,会吹号和其他多种乐器。母亲是个裁缝,因家庭贫困,从小就每天做针线活到深夜,长大后又给富人当了多年女佣和缝纫工,四十岁仍待字闺中。1830年,勃拉姆斯的父亲与她成了邻居,两周后二人成婚。这是桩奇特的婚姻,此时勃拉姆斯母亲41岁,而他父亲才 24岁,二人年龄悬殊之大,为日后家庭的悲剧埋下了隐患。随着三个孩子的先后出生,家庭生活越来越贫困,夫妻经常为钱而吵架。勃拉姆斯的母亲不仅为人善良、贤慧,而且很能干。为了抚养孩子,养家糊口,她除了做裁缝,同时还开个小店铺补贴家用。目前,在国内出版的有关勃拉姆斯的生平传记著作并不多,其中部分著作还有误传。这里参阅勃拉姆斯的母亲在临死前用五天时间(1865年1月26至30日)写给勃拉姆斯的一封长达十页的亲笔信,可了解其家庭的部分情况。在信中,老人回忆并娓娓叙述了自己如何恋爱结婚,如何艰难抚育勃拉姆斯姐弟三人长大成才,可堪称勃拉姆斯的一部辛酸家史:“我们结婚时,你父亲工资少得可怜,我们只能租一个又热又小的房子住。我则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但我辛苦挣下的100马克却被你父亲拿去买彩票赌输了,你要知道,我要做多少精细的针线活才能挣到这些钱啊!但我从来不说他什么。”“那是一段多么艰难的生活啊,你父亲因穷困经常发火责骂家人,我和你经常在晚上相拥而坐伤心落泪,这个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像刚刚发生一样”,“你问我,爸爸为什么如此暴躁发火,我告诉你,父亲希望你们离开这个世界,他不想养你们了。你听了十分难过,我们抱在一起痛哭……”勃拉姆斯的母亲在信中还谈到,家里不仅贫困,最痛苦和不能忍受的是父亲还暗地里与初恋情人旧情重燃,直至女方的丈夫告上门来。这件事对她是个致命的打击。家庭的贫困,父母的不睦,成为勃拉姆斯日后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值得庆幸的是,勃拉姆斯的父母虽然生活贫困,却十分重视他们兄弟俩的教育,倾其所有让他们读书、学习音乐,并进入当地最好的学校直至中学毕业。据有关资料记载:1847年时,在德国汉堡城里的面包师一年的工资是156马克,农场工人一年的工资是110马克,而勃拉姆斯每年的学费是60至80马克.这还不包括他学习音乐(如钢琴、大提琴)的学费。勃拉姆斯七岁时被送到当地威望很高的音乐教师科塞尔(Otto Cossel,1813~1865)那里学习钢琴。后来为了省去路途时间,他们全家特地搬到房租较贵的住宅区,与科塞尔为邻。这里住的几乎都是音乐家,房租一年就是300马克。

    当我们了解了勃拉姆斯儿时的艰难人生及他如何走上音乐之路的情况,也就对他后来那种内向、孤僻的性格形成有所理解。在我们对其性格特点做进一步深入分析时,可借鉴心理学领域的观点进行研究对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1875~1961)曾提出了性格持续发展的观点,他认为人类有三个性格发展阶段:儿童、青年、中年至晚年。虽然性格在人生历程中留下一条变化的轨迹,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总有主要的性格特征占据主导作用甚至贯穿始终。因此,心理学家把人的性格特征分为四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格态度特征”和“性格意志特征”。性格态度特征的表现是:人对社会与现实的态度是热情、善交、情绪稳定抑或是孤僻、内向、情绪变化较大;性格意志特征则是自信和处事果断还是自卑、优柔寡断。如果对号入座的话,勃拉姆斯的性格特点明显倾向于后一种缺陷性格。

    勃拉姆斯在社交场合,常表现出他的上述性格特点。他外表粗鲁,但有人说他的粗鲁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并且他情绪易激动,口不择言,容易得罪人。特别在中青年时期,甚至为了不能容忍他人不同的艺术观点,常与人交恶。他与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1829~1894)的关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安东·鲁宾斯坦推崇德国浪漫乐派音乐家李斯特,而勃拉姆斯却早在1860年,与友人共同在《新音乐杂志》上发表宣言,反对以李斯特、瓦格纳为首的“新德意志乐派”。尽管此前他与鲁宾斯坦交情不错,可因为以后各自艺术观点不同,就使这对朋友分道扬镳。1872年安东·鲁宾斯坦到欧洲演出,指挥了勃拉姆斯为合唱与乐队而作的《胜利之歌》和《命运之歌》两部作品,但勃拉姆斯对此却十分不悦,他在1872年从维也纳写信给指挥家赫尔曼·莱维(Hermann Levi,1839~1916),抨击鲁宾斯坦“是个平庸,不负责任、粗糙的指挥家”。

    勃拉姆斯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是处事优柔寡断,经常处于矛盾未决之中,这也时常表现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众所周知,勃拉姆斯一直被认为推崇纯音乐,反对标题性音乐,而事实上他在创作中一直徘徊在标题性音乐还是非标题性音乐之间。例如在1870年,他为了答谢德国布雷斯劳大学授予他名誉哲学博士,创作了著名的《学院庆典序曲》,他的好朋友肖尔茨认为这名字太迂腐了,勃拉姆斯回信说:“我确实也不喜欢这名字,你有好的建议吗?”肖尔茨建议用Viadena,这是条环绕着布雷斯劳的河流的拉丁文名字,勃拉姆斯考虑再三,终究还是保持原来的标题,可见在命名音乐标题时他还是颇有讲究的。此外,1880年勃拉姆斯写信给肖尔茨,在谈到《悲剧序曲》标题时说:“你能帮助我吗?究竟是用‘悲壮序曲’、‘悲剧序曲’还是‘葬礼序曲’?我又再次无法确定用哪个标题了。”由此可见,勃拉姆斯并非在音乐创作中完全排除标题性音乐(以上两部作品均为标题音乐作品),只是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使他游移于这两种界限之间。

    人的性格实际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是人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分析与研究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学上常采取几种方法,如观察法、了解家庭史、作品分析法、个例阐述等。在此我们也尝试用观察事例的办法,研究勃拉姆斯的较明显的性格特点。

    勃拉姆斯的第三个性格特点是他多年来总是刻意避免在大庭广众露面。比如,著名音乐评论家、文学家德特斯(Hermann Diters,1833~1907)曾帮助出版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个人传记,是勃拉姆斯早期的朋友和狂热崇拜者,也是第一位撰写勃拉姆斯传记的作者。他早在1855年就与勃拉姆斯认识并成为朋友,可在1880年当他告知勃拉姆斯要为他写部传记,请他提供有关材料时,却碰了个软钉子,以至在他以后出版的勃拉姆斯传记中,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勃拉姆斯在1880年8月8日给他的回信中写道:“我确实不记得有关我自己的年份或日子,我总是不能找到旧时的信件,我要困难地补充说明,我不喜欢谈论我自己,同样也不喜欢读有关于我个人的任何文章。如果每一位艺术家、有名气或无名气的,都认真地提供大量个人隐私给记者,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很遗憾,我没有时间做这件事。”勃拉姆斯的内向、拘谨、不愿做公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此表露无遗,同时也体现了他谨慎、谦虚的美德。

#p#副标题#e#
    勃拉姆斯的第四个性格特点表现在他似乎喜欢和习惯于事物的矛盾对立并存及其多变性,平和协调反而会令他不安。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常可见音乐情绪的多变和速变,这就是勃拉姆斯独特的音乐创作特色之一。例如,1873年夏天,他完成著名的管弦乐曲《海顿主题变奏曲》,此曲被人称为“性格变奏曲”,因几个不同音乐情绪和性格的变奏组合而著称。乐曲的主题是从海顿未发表的作品《圣安东尼的合唱》中取得,勃拉姆斯据此写作了八段变奏与终曲,其八段变奏是八种不同性格音乐的不断转换:从优雅、轻快到沉思、悲伤,又转至热情、幻想,最后终结在孤寂、神秘的“幽灵变奏”。音乐情绪瞬间变幻莫测,大起大落。这就是勃拉姆斯独具性格特点的大手笔,也是他有别于其他音乐家的创作风格。

    二

    研究勃拉姆斯的性格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还有他的性格情绪特征带有某种指向性——情结(Complex),如恋母情结、偶像情结。这两种情结勃拉姆斯都具备了,并始终贯穿于他的整个人生,在他不少经典音乐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著名的精神学说中,极力推崇恋母情结,因为这种情结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情结。勃拉姆斯童年所处家庭环境,形成了他的恋母情结,他与母亲感情格外深厚,视母亲为自己的保护神。但这种深厚的母子情却导致他对其他女性的排斥,间接地影响他终身未娶。

    在婚姻悲剧问题上,除了恋母情结困扰着他之外,还有父母那婚姻悲剧使他从小心灵受到创伤,因此视婚姻如洪水猛兽,他甚至还奉劝自己的姐姐也不要结婚。还有个突出的例证,是他与舒曼夫人克拉拉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情愫,稳固地维系了几十年,直到克拉拉去世。克拉拉比勃拉姆斯大14岁,勃拉姆斯对克拉拉那母亲般的精神依恋更多于男女之爱,换言之,勃拉姆斯内心的恋母情结在克拉拉那里寻找到了精神归宿。这种恋母情结不仅使勃拉姆斯寻找到了精神支柱,而更重要的是激发和促进了他的音乐创作,他的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在克拉拉的鼓励和帮助下完成的。又如他那首优美动人的女声独唱《摇篮曲》,同样带有明显的恋母印记。歌曲优雅宁静,充满深深的母爱之情,描绘了一位慈爱的母亲轻轻爱抚孩子入眠的情景。这首歌曲是勃拉姆斯1868年为庆贺友人——法博夫人生育第二个男孩而写的。歌曲短小精悍,却有一股强烈的感人魔力,勃拉姆斯在歌曲中深深寄托了自己对已逝母亲的无限思念,也表达了他的心声,所以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谓“情到深处自动人”。

    1865年,勃拉姆斯年老多病的母亲去世了,他赶回汉堡奔丧时,曾给克拉拉写信倾诉自己万分悲痛的心情:“我无法告诉你这个灾难降临的消息……上帝安详地从我们身边带走了妈妈。”母亲去世,对勃拉姆斯是个沉重的精神打击,在与日俱增对母亲的痛苦怀念中,他想把这种受重创后的恋母情结在音乐创作中释放与寄托。经过三年的努力,1868年,一部堪称世界合唱的经典作品——《德意志安魂曲》诞生了。这部作品不仅是勃拉姆斯创作生涯的巅峰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心中一座纪念母亲的丰碑。其中第五乐章是首女高音独唱,是他特别敬献给逝去的母亲。勃拉姆斯曾告诉朋友,“在写(第五乐章)时想着妈妈”。克拉拉也曾谈到:“尽管他没有明确说过,但我们都知道,他写第五乐章是为了纪念他妈妈。”

    时间的流逝并未抚平他丧母的内心创伤,反而更激化了他的恋母情结,难能可贵的是,勃拉姆斯把恋母情结化为音乐创作的动力,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创作出了不少类似《摇篮曲》和《德意志安魂曲》这样精美与感人肺腑的作品。

    (二)偶像情结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具有一种崇拜偶像的心态,神圣不可亵渎。勃拉姆斯一生崇拜贝多芬,在他晚年居住的维也纳故居音乐室里,放着一台七尺的大三角钢琴,在钢琴的后面,摆放着一尊贝多芬的半身石膏塑像。每当勃拉姆斯坐下弹琴时,就好像听到身后贝多芬巨人的足音在激励自己与不幸的命运抗争。勃拉姆斯对贝多芬的敬仰与崇拜是由来已久的,早在1849年,当他在汉堡举办个人第二次钢琴独奏会时,就特地演奏了自己钟爱的贝多芬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以下是当时汉堡一家报纸对这次独奏会给予的高度评价:“年青钢琴家勃拉姆斯的独奏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他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可以预言,他将拥有辉煌的未来。”“他弹奏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自然而松弛,触键敏锐清晰。甚至在运用全身力气演奏时,声音也控制很好。”殊不知,从小崇拜敬仰贝多芬的勃拉姆斯,是用自己的心在演奏偶像的作品。1860年,他移居维也纳,人们发现,他的穿着打扮、走路姿态、外貌表情似乎都在模仿贝多芬,是位十足的贝多芬“Fans”,不仅求神似,也求形似。

    勃拉姆斯把贝多芬当做自己心中的偶像,坚定地崇尚古典主义理想,坚决捍卫古典主义音乐。他在音乐创作中注重浪漫主义诗意情感同古典曲式结构紧密结合,他的音乐以保护继承古典主义传统为己任。多年来他一直努力模仿贝多芬严谨的古典音乐创作手法,自称是在做一件“不带笑容的事”,在贝多芬这座偶像前他感到很自卑。勃拉姆斯曾告诉朋友:“我将永远也写不出一首交响曲,当我听到背后巨人(贝多芬)脚步声时,您想象不出这是种什么感觉。”一直到他44岁时,才终于创作出第一部交响曲。这部历时15年才完成的《第一交响曲》,运用了宏伟的古典曲式,作品结构严谨,手法凝练,遵循贝多芬那斗争一胜利的英雄主义创作模式写成。著名指挥家德索夫(Otto Dessoff,1835~1892)指挥了这部作品的首演,演出后获得人们的广泛称赞,很快就被誉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当有人指出它的终乐章的主题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相应主题极为相似时,勃拉姆斯说,“任何蠢驴都能看出这一点”。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承载着他生活的沉重与生命的价值意义,而贝多芬这神圣的偶像在他的音乐里,就如同在他那寂寞的心灵深处,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燃起了他对人生幸福的渴望烈焰,也照亮了他生命的长河,激励着他不断进发出生机勃勃的音乐创作动力与活力。

    综上所述,恋母情结与偶像情结在勃拉姆斯的性格中,具有较明显特征迹象,但勃拉姆斯对这两种情结把握得当,心态调整和谐,不仅从未出现偏激现象造成重大失误,反而在生活与音乐创作中,发挥这两种情结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在音乐创作中收获颇丰。这就是勃拉姆斯之所以成为大师的过人之处。

#p#副标题#e#
    三

    我们在分析了勃拉姆斯的性格特点后,再分析研究一首他创作的钢琴狂想曲,从中可较清楚地看到他那独特的性格特点在这部作品中的体现。此曲也堪称是他常用的音乐情绪多变快变创作手法的典范。

    勃拉姆斯一生仅创作了两首钢琴狂想曲,但都是经典性的作品。他的钢琴狂想曲无论是乐曲的形式结构和素材采用都与李斯特不同,乐曲主题旋律并非取自匈牙利民间音乐,而是他那独特的旋律语言——分解和弦,他充分发挥钢琴技巧,创造出华美绚烂的音乐效果。本文在此分析的是第二首《g小调钢琴狂想曲》(Op.79)。

    这首乐曲蕴藏了勃拉姆斯深厚的个人情感与敏锐细微的天性,音乐形象丰富感人,音乐情绪起伏变化快速直接,并富有自由与即兴的特点。明亮与暗淡、热情与悲伤两种不同情绪在音乐中强烈对置,快速转换,不做任何铺垫,音乐瞬间大起大落,但却转变得那么自然顺畅,不留任何痕迹。乐曲节奏鲜明、旋律简洁而富于对比,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这首钢琴狂想曲里,勃拉姆斯一如既往地遵循古典音乐传统创作手法,严格按照古典奏鸣曲式写作。值得一提的是,勃拉姆斯生活在 19世纪下半叶,那时浪漫主义音乐家的自由奏鸣曲式写作手法风靡一时,勃拉姆斯却不为所动,坚决捍卫古典音乐,严格遵守古典音乐传统,从这首钢琴狂想曲里,我们欣喜地闻到了古典音乐的馨香。

    这首乐曲创作于1879年,这一年对勃拉姆斯来说可谓是大喜大悲。在这一年里他荣幸地被德国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名誉博士荣誉称号,这对他可谓是人生一件大喜事。虽然他一生不喜沽名钓誉,但这一荣誉称号体现了人们对他音乐的喜爱与对他所做出的音乐成就的肯定,勃拉姆斯很欣喜地接受了这一特殊荣誉。但同样在这一年里,他最疼爱的教子——舒曼夫妇的儿子费利斯(Schumann Felix,1854~1879)因患肺结核病多年医治无效去世了。费利斯是舒曼夫妇最小的孩子,他秉承了其父母的音乐天赋,在音乐与文学上都表现出才华横溢,因此深得勃拉姆斯的喜爱,把他收为教子。费利斯的去世对勃拉姆斯是个沉重的精神打击,以至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郁郁寡欢,沉浸在痛苦回忆中,《g小调钢琴狂想曲》就是在这种个人经历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乐曲颇具人性与个人生活的感受,两种鲜明不同的音乐情绪同时并置对立,热情豪放的气概中卷裹着悲凉暗淡的气氛,似乎在揭示着勃拉姆斯当时那种大喜大悲交错复杂的心境。乐曲的开头,作曲家特地标上音乐术语(Moltn passionato,ma non troppo a11egro),意为热情但不要过分地快。作者似乎已在向我们暗示乐曲内容表现的复杂性与对立的两种情绪同时混合交织在一起。热情中包裹着压抑,欢乐中深藏着痛苦,乐曲的哀乐悲欢两种情绪瞬息变化完成,就如同幸与不幸的命运同时降临在他的身上。不做任何铺垫,没有任何前兆,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这首乐曲正是勃拉姆斯当时那种矛盾心境的袒露。写作这首钢琴狂想曲,作者有意选择了暗淡的g小调,似乎更适宜抒发内心悲喜交加的心境,可谓匠心独运。这首钢琴狂想曲为奏鸣曲式,乐曲的呈示部主题是建立在g小调上,曲调热情、流畅、宽广,由几组分解和弦级进排列构成,它经过勃拉姆斯神来之笔的巧妙安排,旋律由低到高,层层推进,热情磅礴地舒展开来,音乐情绪逐渐高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勃拉姆斯的旋律音调是发自内心的、纯真优美的,听了使人心旷神怡,这首钢琴狂想曲的主题旋律就是一个经典例子。9至13小节主部主题进行变化发展,节奏音型突然变得铿锵有力,有如号角吹响,战士整装待发,在群情激昂、热情高涨的音乐气氛中,更表现出坚定与果敢,音乐形象具有英雄主义豪迈气概。14至20小节是乐曲的副部主题a,用三连音建立起的旋律连绵不断,使音乐更趋紧张和神秘感。主部与副部在音乐情绪上对比鲜明,副部的音乐情绪直转而下,似乎从热情的沸点直线而降到了寒冷的冰点。副部主题a不断变化反复,表现着人不停地与命运作斗争,但不幸的打击接二连三袭来,终于陷入黑暗沉寂之中。正如勃拉姆斯曾在信中向克拉拉倾诉的:害怕经受命运对我多次的打击。在厄运与死神面前,作曲家彷徨悲观,情绪低落。副部主题b从21至32小节,此时主题旋律声部移到左手低音部,音色浑厚低沉,更烘托出音乐气氛的沉重感,作者似乎孤独地坐在黑暗中,默默地回忆那不幸的往事,逝去的母亲、教子,人生无常、命无定数,作者感慨万千,在音乐中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伤。这首狂想曲的发展部较长,有人把它形容成在朦胧的烟雾中弥漫着一股阴森冷气,使人听了格外沉重压抑。发展部的调性变化较多,并且注重钢琴技巧的发挥,双手弹奏的音区相隔较宽,跳跃大,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对音乐变化要求也较多。再现部是在85至98小节,作蓝家经过一番内心情感煎熬与痛苦挣扎后,此时又迅速回到热情高昂的主部音乐形象,调性也回到了主调g小调,与副部和发展部的悲伤音乐情绪鲜明对比,使人为之一振。可作曲家似乎余意未尽,又多加了个小结尾,使乐曲更趋完整和统一。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这首钢琴狂想曲是勃拉姆斯当时现实生活与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和折射,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烙印,同时在这部作品中,突出体现了勃拉姆斯独特的性格特点,造就了他运用音乐情绪多变快变创作手法,已是游刃有余信手拈来的高超境界。

    综上所述,我们可看出勃拉姆斯独特的性格特点在他的创作生活和作品中,总是如影相随般留下了蛛丝马迹,他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程度在作品中陆续出现,对勃拉姆斯性格特点及其音乐创作的深入研究,今后有待更多有识之士发表卓见。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