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勃拉姆斯的G大调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通常被称为“雨之歌”(作品78),作品具有倾诉般的旋律和浓厚的感

相关 About

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浪漫主义中期德国作曲家

2009-08-30 17:39 新民晚报 周炳揆

勃拉姆斯的《雨之歌》

勃拉姆斯的G大调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通常被称为“雨之歌”(作品78),作品具有倾诉般的旋律和浓厚的感情色彩。勃氏发表作品时年46岁,是他在音乐创作上的辉煌时段——他的第一、二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均已发表。不过,史料记载勃氏早在20岁时曾写过一部小提琴、钢琴奏鸣曲。但勃氏对此曲不甚满意,拒绝发表。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雨之歌”是勃氏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小提琴、钢琴奏鸣曲。

    “雨之歌”的主题音乐和勃氏早先献给克拉拉·舒曼的两首名为“雨之歌”的艺术歌曲(作品59)密切相关。这两部作品在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舒曼逝世于1856年,勃氏暗恋克拉拉,但从未向她正式表白。1872年勃氏和克拉拉参加波恩“舒曼音乐节”,就把这两首“雨之歌”献给克拉拉。这一年,克拉拉可谓命运多舛:她被迫将儿子送入精神病医院,女儿Julie不幸早逝,小儿Felix又患了肺结核病。因此纪念舒曼的音乐节,对克拉拉而言不啻是旧伤重提。她在那几天的日记中写道:“这些天我受够了苦……‘雨之歌’日日夜夜地停留在我的脑际,它的悲哀的旋律是伤感的,难以描述的……”

    1878年,勃氏专程去意大利西西里岛看望在那里养病的Felix,还请了一位内科大夫共同前往,希望能对Felix的病情有所帮助。但大夫还是确诊Felix来日无多。回国后,勃氏立即着手创作其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作品78)。全曲分三个乐章,而在第三乐章,他直接运用了作品59号“雨之歌”的主题。在第一、二乐章也多处可见作品59号的影子。显然,关心克拉拉的孩子是勃氏创作此曲的初衷。但是细细品味作品78号,就会发现它并不单纯是一首抒发悲哀情调的乐曲。它有一些精细的乐句和行云流水般的旋律,使人隐约感受到勃氏在《第二交响曲》带给人们的抒情的、田园诗般的风格。作品78号和第二交响曲,还有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勃氏在风景如画的奥地利沃特湖畔的乡村写就的。勃拉姆斯贴近大自然,他的创作深受环境影响,作品78号就是一个明证。

    1879年2月14日,勃拉姆斯在法兰克福把作品78号献给克拉拉。当时Felix刚去世。他在给克拉拉的信中谈及写作此曲,是希望能给Felix的记忆里留点什么。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克拉拉遭受如此创痛的时候,勃氏的这封信却彬彬有礼,并不具个人情感。他说:“我恐怕这支曲子会使你厌倦,你可以把结尾压缩得短一点。”

    这就是勃拉姆斯。他克制,不事声张,含着眼泪微笑。或许这正是我们喜欢勃拉姆斯音乐的原因。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