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许多人眼里,提起钢琴家,除了肖邦,就是李斯特。肖邦生于1810年,李斯特在一年后出生,好像上帝特意让两个钢琴巨擘、双子星座,相继降临人间。

相关 About

李斯特 Franz Liszt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

2011-10-21 06:09 东方早报 郑菁深

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0.22-1886.7.31

在许多人眼里,提起钢琴家,除了肖邦,就是李斯特。肖邦生于1810年,李斯特在一年后出生,好像上帝特意让两个钢琴巨擘、双子星座,相继降临人间。

1811年10月22日,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的雷汀小镇。

李斯特的出生颇有传奇色彩,就在那天晚上,一颗彗星从屋顶上空越过,弗朗茨呱呱落地了。

灵童现身

6岁那年李斯特已经会弹琴了,常常到钢琴边听父亲弹奏,一副全神贯注的模样。不久李斯特就钟情于钢琴,须臾不离,不知疲倦地练习弹奏,几乎损害了他的健康。有人问他今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他指指贝多芬画像说:“像他一样!”父亲相信这是真的,弗朗茨一定能像莫扎特、贝多芬一样成为大音乐家。

弗朗茨进步神速,很快就不满足于那些简单重复的曲子,力求弹奏艰深复杂的乐曲,并根据自己的构思来表现。转眼一年过去了,厄登堡将举办一场音乐会,邀请弗朗茨在音乐会上献艺。老李斯特觉得这是儿子露脸的好机会,一口允诺。

音乐会举办那天,整个音乐大厅座无虚席,前面的节目结束了,最后轮到弗朗茨。在热烈的掌声中,一个小男孩很镇定地走上台,毫不怯场,向观众行了个礼,走到钢琴旁。他先弹了几首小品,观众发现这个小家伙果然出手不凡,抱以赞许的掌声;然后他就开始即兴地自由弹奏,是几首乐迷都熟悉的曲子,又赢得一阵热烈的掌声。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父亲兴奋至极,想着让小李斯特在艾斯特哈齐亲王面前献艺。这时,亲王也得知一个名叫弗朗茨·李斯特的小男孩的钢琴演奏倾倒了无数观众,当即邀请李斯特父子到他的府邸举办一场音乐会。于是,弗朗茨的声誉不胫而走,而且当地一些贵族慷慨解囊,为弗朗兹提供教育经费。

1820年底,李斯特一家来到维也纳,拜访了钢琴家、作曲家卡尔·车尔尼,请求收下弗朗茨这个学生。车尔尼让李斯特演奏一首贝多芬的奏鸣曲,听后不觉大吃一惊,脱口而出:“你可以成为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加伟大的钢琴家。”此后便不收分文地给这位神童上课。

车尔尼的悉心指导,加上自己刻苦勤奋,让弗朗茨在维也纳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中大显身手,简直轰动了整个音乐之都。演出第二天,维也纳一份颇有权威的报纸刊登了一篇音乐评论,惊呼:“上帝是否与我们同在?”就连贝多芬在家中听了弗朗茨弹的一首巴赫的《平均律》后,都感叹:“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小家伙!”后又对弗朗茨表示:“努力吧,孩子,你会成功的。”

被女人支配的一生

李斯特的生活道路是坎坷曲折的。他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刻苦,登上了音乐艺术的巅峰。博得当时王侯贵胄的青睐,得以跻身上层社会,交游于贵族士绅、名媛佳丽之间,同时也接触进步人士和下层民众。他追求真理、同情正义,但有时又悲观失望、彷徨惆怅,最后把精神和希望寄托于宗教上,成了一名音乐神父。

在他的生活里,音乐是他生命的支柱,但他又是异性狂热的追求者和迷恋者。从另一方面来说,弗朗茨·李斯特确实也是那些淑女名伶的崇拜偶像。因为除了他惊世骇俗的才智,他的外貌气质也足以使那些崇拜者匍匐地下。

有人如此描绘李斯特:他的面部瘦削苍白,似乎是禁欲主义者的模样,而容貌却显示出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之美。眼睛深沉而敏锐,那高高的、具有刚毅线条的额头,配以高突而柔和的鼻子;嘴巴尽管紧闭,却给人以丰满的感觉,两颊处深深的酒窝,仿佛藏着取之不尽的情爱之泉。也许,这张脸就是为女人而生的。

在那时的巴黎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巴黎最美丽的女子是阿尔丰西娜·迪普莱希。迪普莱希一副贵妇人模样,身材高挑、苗条、妩媚,一张完美无瑕的脸蛋,带着忧郁的微笑,有着天使一般的眼睛,完全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版本,谁见了都不能不动心。

1845年,在一次李斯特的音乐会上,他演奏了贝多芬的《升c小调奏鸣曲》,到了柔板段落,曲调异常伤感忧郁。动人的乐曲飘荡大厅,听众们眼里含着泪水。此时,钢琴家的目光投向了坐在包厢里的迪普莱希。迪普莱希觉得内心激奋,不能自抑,曲终后她站了起来,手中拿着鲜花。李斯特知道,别人望而却步的女人,如今为他而倾倒。

李斯特和迪普莱希的热恋开始时是幽秘的,鲜为人知。这位匈牙利伟大的浪漫主义钢琴家和作曲家,在与“茶花女”迪普莱希的爱恋中,就如他的钢琴演奏风格——热烈、洒脱、浪漫而又狂放。

尽管迪普莱希疯狂地真心爱着李斯特,爱他的气质、风度和绝世才华,但李斯特很清楚她的身份。她出生寒微,其实是巴黎的一朵交际花。他和她有过一段如胶似漆、刻骨铭心的情爱,而李斯特只是把她作为点燃自己音乐创作激情的玫瑰色的薪火而已。他不会与她缔结秦晋之好,不会带着她周游欧洲巡回演出,他因音乐灵感而爱迪普莱希。

1847年2月3日,年仅23岁的迪普莱希不幸被肺结核夺去生命,结束了花样年华,她的财产被变卖。大作家小仲马把这个凄美浪漫的故事写成小说,塑造了一位有良知的失望者的浪漫派典型人物,这就是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茶花女》。

迪普莱希死后一年多,李斯特完成了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死之舞》,那恶魔般的嘲弄,震耳欲聋的声响,表现了在极度的讽刺中,受着惨烈折磨的灵魂,在强大的宿命面前痛苦地挣扎。那一浪又一浪的宣叙乐中,爱情的主题,奏出了肉体和精神交融的旋律,似乎迪普莱希的灵魂在弗朗茨手指下的琴键中升华。爱情、灵魂和音乐完美融合。《死之舞》当属李斯特的传世之作。

有人说李斯特狂热迷恋异性,没有女人他将一事无成。甚至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尼采也说:“李斯特就是‘追求女人的艺术’。”这恐怕言过其实了。李斯特最钟爱的是音乐,他的花团锦簇般的爱恋故事,其实是他音乐生涯的一部分,就如他最后皈依宗教一样。

马里奥山的隐士

功成名就、财富剧增的生活,却让李斯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忧郁愁闷,过度演出的劳累使他神经紧张疲乏。他亲眼看到他敬仰的贝多芬清贫潦倒,被封闭在悲惨的世界里,莫名哀伤。他渴望独处、渴望清净,多读一些书。不过他却身不由己,只有每天清晨在教堂做弥撒时,才能在轻柔温暖的管风琴声中默默沉思,获得片刻安宁,慰藉心灵躁动。

随着李斯特的亲人和大部分亲密友人的相继离世,他越来越感到寂寞孤独,声望越高越感到虚空。这时的他,开始过起隐居的生活,不再接待客人,搬到马里奥山上的圣母小隐修院居住。李斯特一起床就到小教堂去听弥撒,做祷告。他已经脱离了世俗的爱,与他在一起的只有天使以及他已经了却心愿的作品和被他吸引来的教士。他在山上与隐士们隐居了三年,听从教皇的建议学习神学,写出了预言似的和阴沉收敛的音乐,如《阴霾》、《哀歌》、《伤怀》、《厄运》等等,都与死亡相关,蕴含着他绝望凄凉的晚年心境。李斯特的母亲在得知儿子成为一名教士后,混浊的眼睛里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显然李斯特并没有成为一个专职的教士,他先后去了佛罗伦萨、维也纳、巴黎、莱比锡、安特卫普、慕尼黑和魏玛、布达佩斯等城市,参加各种音乐活动。1885年底回到罗马,他感到精疲力竭,连他自己也说“活得实在太累了”。1886年初,年逾古稀的老人在罗马举办了第一场李斯特作品音乐会,在这次音乐会上他作了最后一次公开演出。

不久,李斯特突然感到身体十分虚弱,但仍执意去拜罗伊特参加外孙女的婚礼。在火车上他气管炎复发。1886年7月31日,瘫倒在床上多日的李斯特嘴唇嚅动了一下。人们俯下身子,听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特里斯坦……”《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剧院正要上演的歌剧。这是李斯特最后一句话。午夜时分,在女儿柯西玛家里,大音乐家李斯特魂归天堂。

次日,人们把李斯特的遗体安葬于拜罗伊特公墓,他的全部遗产只存下:一件长袍、几件衬衣和手绢。就在这时,修道院里的钟声响起,李斯特的灵魂在空中飘逸……

李斯特说:“我虽然对匈牙利语知之甚少,但我一定可以获得承认,我从出生到死亡,从里到外确实是匈牙利人,因此,我急于倡导匈牙利的音乐。”因此,他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反映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他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就是为马扎尔民族命运所写的民族史诗。李斯特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体裁——交响诗,为作曲开辟了新的途径。

李斯特是音乐成就了爱,还是爱成就了音乐?去听他的不朽乐章吧,相信会找到答案。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乐评人,著有《聆听永恒》一书)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