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走向明天的东艺人,正在总结自己的“12条军规”:“容易走的路看不到好的风景”“挑战就是机会,机会也是挑战”“顺势而为抓机遇,逆势而行是常态”……这些“军规”所透露的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令人对走向下一个十年的东艺充满期待!

相关 About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Shanghai Oriental Art Center 坐落于浦东新区

时间:2016-07-04 09:07 人民日报 任姗姗

一座“零补贴”的剧院,从无人知晓到被世界名团誉为“大本营”,被专家誉为“现代化剧院运营的典范”。

在全国大兴剧院建设的热潮之下,在很多新建剧院不得不依赖政府补贴求生存的现状下,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发展模式值得探讨。

关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林宏鸣的脑子里有一本数目清晰的账本。这个账本写满这座剧院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今年7月1日,剧院将迎来11周岁。身为总经理的林宏鸣已然“看”到了成立20周年时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15年东艺全年演出655场,观众人次突破63万;十年后,东艺的演出场次将达900场以上,年观众人次突破100万。”

一座“零补贴”的剧院,从无人知晓到运营11年,上缴政府、股东管理费和所得税近8000万。在全国大兴剧院建设的热潮之下,在很多新建剧院不得不依赖政府补贴求生存的现状下,东艺的发展模式因其特别,被专家誉为“现代化剧院运营的典范”。

跑在时间的前面

浦东丁香路425号,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地理坐标。

2005年7月1日,东艺在曾是一片农田的浦东丁香路开业。首场演出那天,连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丁香路在哪儿,观众好不容易“跋涉”到剧场,却被调侃像是去了趟苏州。那时,有人预言:“不要说让观众买票,就是每天免费拉一两千人去也坚持不了多久。”

同房地产业一样,“地段”同样是剧场生存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林肯艺术中心、巴黎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这些享誉世界的剧院无一例外都建在城市的文化核心区。然而,在我们这个现代化剧院建设的后发国家,“地段”却成了很多新建剧院的短板——新建剧院往往作为新城规划的一部分,不仅建在城郊,远离成熟的文化区,有的连交通、餐饮等配套设施也不健全。这成了许多新建剧院共同的“尴尬”。

与同在沪上的上海大剧院相比,东艺恐怕先天不足,没有政府补贴,又位于上海“文化沙漠”的浦东,但平均年龄30岁的东艺运营团队凭着一股敢闯的精神,果断以市场思维破题。2005年11月,运营还不到半年的东艺就制造了一个“大新闻”——把世界名团柏林爱乐乐团请到浦东丁香路。当时,柏林爱乐乐团演出两天的成本为1200多万,而那时全国所有剧院全年运营经费超过千万的还不到3家,这无疑是一场冒险。胆大的林宏鸣向董事会立下“军令状”,亏损就卖自家的房子。最终,两场票房收入超过700万,柏林爱乐乐团为东艺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攻克柏林”也成了这家新生剧院破冰起航的转折点。

东艺人不仅敢想,而且想得更远。在东艺,战略和思路永远跑在时间的前面。东艺从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五年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已步入第三个“五年”。就在今天,东艺如约发布2016/17演出季,同时在售的演出有147台193场,总票数达25万张。这个日子,一年前就向社会公布了。“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装修房子的经历,装修房子要先有设计吧?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长远周全的想法,要成功只能靠运气,而运气是最不靠谱的事情。”作为东艺“掌门人”,林宏鸣最有成就感的就是,“11年来,东艺没有走过弯路,东艺的品牌项目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而这得益于我们走的路、做的事想得明白”。

“还有几个世界名团没来过”

一位东艺的会员曾在微博上自豪地说:“东艺可以倒过来数数了,还有几个世界名团没有来过。”

的确,东艺的成名与世界名团的青睐不可分割。目前,世界十大交响乐团都曾到访东艺,这里还是国内第一家同时举办世界两大顶级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的剧院。从世界十大到世界前三十,从聚焦名团到聚焦曲目,从规模效应到持续升温,如今在世界名团的目录册上,东艺人的工作就是“画句号”。去年3月,首次率洛杉矶爱乐乐团来华演出的指挥家杜达梅尔在临行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有机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这样严肃而有声望的舞台上与观众一起分享音乐,我感到骄傲”。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直言:“为上海能有这样国际水准的剧院感到震惊”。东艺的老朋友、在此亮相9次的青年钢琴家郎朗,把自己定义为东艺成长的见证者,“我见证了它从一座外观新颖美丽的剧院,成长为中国顶尖级的艺术殿堂”。

东艺的成名根本上源于对自身的定位准确。众所周知,上海有着高雅艺术的优秀传统和丰厚土壤。1879年,中国也是亚洲第一支交响乐团诞生在上海,中国第一部歌剧、第一部电影、第一部话剧也都首先诞生在上海。独特的历史和当代的发展,让上海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内地城市。于是,东艺选择了交响乐,以世界名团擦亮自己的品牌。

在林宏鸣看来,东艺11年来只专心做三件事情:节目、营销、服务。通过一场场演出、一个个品牌,让“听交响,看名剧,到东方”成为东艺在观众心里的坐标。可是,他们并不满足。今年4月,东艺与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时隔一个月再下一城,5月17日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共同发布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声明。

东艺与二者要构建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比如,与维也纳爱乐乐团联手推动中国优秀青年音乐家与乐团的合作演出;策划费城交响乐团与中国乐团或音乐学院联合举行音乐会,筹建费城交响乐团乐手与中国优秀乐手组成室内乐组合;以及合作举办指挥大师班、乐手工作坊、古典音乐国际高峰论坛等。

身在浦东,心怀全中国。他们将自身的发展与上海实现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联系在一起。去年,东艺与陆家嘴金融城签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目标是共同将陆家嘴金融城建造成金融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双高”高地。“引荐世界名团,目的是推动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东艺正在筹划全国交响乐团团长、音乐厅总经理高级研修班,其“名团名家”情结始终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里是费交的第二个家”

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认为,“剧院是一个民族当着它面前的群众思考问题的场所”。东艺人深以为然,因此尽管面临经营上的压力,他们依然把公益放在重要的位置,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剧院,为演出市场培育观众,以艺术为媒提升国民素养。

“东方市民音乐会”从2006年7月开始举办,票价为30、50、80元,学生票仅15元。从最初的每月一场,每年以几何倍数增长,如今一年的观众近十万人次,累计来自50多个国家的演奏家和90余支音乐团体演出了40多种音乐样式。《芝加哥论坛报》曾评论:“这座剧院可以说是整个地区变革的重要文化推动力量”。

在林宏鸣看来,剧院不仅仅是艺术的殿堂,也是文化的课堂、精神的食堂和文明的教堂,应该打破剧院的围墙,走出神奇又狭小的空间。东艺与费城交响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合作中,公益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未来五年,东艺与费城交响乐团将积极推动音乐进社区进学校的计划,对上海的学生乐团提供帮助和指导;结合东方市民音乐会和上海市民文化节,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公益活动;还将联手维也纳爱乐乐团,举办维也纳爱乐乐团团史资料展览以及音乐夏令营等。对于未来,费城交响乐团全球事务副主席韩凯歌信心满满:“东艺就如同费城交响乐团的‘第二个家’,今后这里将成为费城交响在中国开展音乐活动的‘大本营’。”

走向明天的东艺人,正在总结自己的“12条军规”:“容易走的路看不到好的风景”“挑战就是机会,机会也是挑战”“顺势而为抓机遇,逆势而行是常态”……这些“军规”所透露的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令人对走向下一个十年的东艺充满期待!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